美国国内一片哀嚎!特朗普现在后悔晚了,40艘货轮驶向中国,800万吨粮没有一粒来自美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3 03:00 1

摘要:最近航运圈有点不太平,不是因为台风堵了港口,也不是运费又坐了火箭,而是一批货轮的去向让人咂摸出点意思——40艘,装着足足800万吨粮食,目标明确指向中国。但翻遍船期表和载货清单,有意思的地方来了:这800万吨里,一粒美国产的都没有。

据环球网报道,最近航运圈有点不太平,不是因为台风堵了港口,也不是运费又坐了火箭,而是一批货轮的去向让人咂摸出点意思——40艘,装着足足800万吨粮食,目标明确指向中国。但翻遍船期表和载货清单,有意思的地方来了:这800万吨里,一粒美国产的都没有。

要知道,放在几年前,美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可不是现在这样。那会儿全球粮食贸易圈里,美国的大豆、玉米就像硬通货,尤其是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来说,一度是绕不开的选项。可现在呢?眼看着这么大一笔订单旁落,有人急了,隔空喊话想挽回点局面,结果市场根本不接茬。这事儿说小了是一笔生意的流向,说大了,其实是全球粮食供应链悄悄换了赛道。

为啥美国粮食突然不香了?说起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是好几道坎儿摞在一起,把路给堵死了。

头一道坎就是运输这关,简直成了死结。去年那场四级飓风过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港口算是遭了重。要知道,那儿可是全美60%粮食出口的嗓子眼,结果一停电就是四周多,码头机械趴窝,船进不来也出不去。有数据显示,就9月头那周,当地大豆出口直接归零,玉米出口更惨,比前一周掉了53%。这还不算完,国际航运成本从年初就没消停过,一路涨了40%,美国的谷物出口商手里有货,却订不到后续的船,眼睁睁看着订单跑了。一边是港口瘫痪,一边是运费飞涨,这粮食运不出去,再金贵也变不成钱。

比运输更要命的是政策自己拧了自己的胳膊。之前把粮食当谈判筹码,对别人家的商品加征关税,结果反手就被反制了——美国大豆到中国的成本一下子高了不少,算上关税和运费,比巴西的豆子贵出45%。这账谁都会算,进口商又不傻,自然要挑便宜的买。数据摆在那儿:新季大豆出口签约量才300万吨,创了20年最低,反观巴西,同期对华出口直接冲破5000万吨。更有意思的是,后来又出了些限制政策,不让中国投资者买农田,这一下彻底把信任给整没了。

中国这边干脆加速搞“进口多元化”,跟巴西签了1200万吨的长期协议,直接绕开了美国这条线。现在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仓库堆得满满当当,却没订单,有的实在没办法,只能把大豆倒了腾地方,看着都心疼。那中国的粮食进口,现在靠啥填补空缺?答案很明确:南美。

巴西这两年算是抓住了机会,成了中国粮食进口的主力。两国不仅搞了人民币结算,中国还投了120亿美元帮着升级港口和铁路。你还别说,效率真提上来了,巴西大豆到港时间压缩到45小时,比美国港口快了一倍。照这势头,今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估计能到1.2亿吨,要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5%,这可是彻底把“美国为主、南美为辅”的老格局给翻过来了。

阿根廷也没闲着,走了条不一样的路。他们不跟巴西拼大豆数量,专攻高附加值的豆粕加工,直接跟中国的饲料企业挂钩,今年上半年对华豆粕出口一下子涨了40%。更重要的是,现在都讲究吃得放心,中巴搞了“零毁林”可追溯体系,中阿还用上了区块链溯源,供应链透明了,大家自然更愿意买账。

除了找靠谱的进口来源,咱们自己也没闲着。国内的大豆种植搞了场“黑土革命”,黑龙江三江平原那边,无人机播种、转基因技术都用上了,亩产一下提了28%,今年产量能到2300万吨,自给率到了20%。国内榨油厂买国产大豆的量也多了30%,不用全指望进口了。还有饲料厂,琢磨出用合成氨基酸替代豆粕,一头猪能少用31公斤豆粕,全国一年下来,能省1400万吨进口需求。这两下一使劲,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自然就降下来了。

美国农业现在的日子,是真不好过。芝加哥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直接跌破了10美元/蒲式耳的成本线,现货价格一周就跌了10%还多。农民们种一亩地,得赔200多美元。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更吓人,全国大豆库存创了115年的新高,光每天的仓储费就240万美元。那些中小型农场主,扛不住的只能等着破产,农机贷款逾期的比例都到15%了,这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头一回这么高。

经济上的亏空还没补上,政治上的麻烦也来了。中西部农业州一直是共和党的票仓,现在倒好,37%的农场主说以后不支持了,开着拖拉机堵州议会大厦,要求赶紧跟中国重开农业谈判。这事儿对选举的影响,不用多说也能明白。更深远的是,美国在全球粮食贸易里的话语权,肉眼可见地在掉。美国大豆协会自己都承认,全球找不出第二个市场能替代中国的需求,想在东南亚、中东开拓新市场,又因为运费高、饮食习惯不一样,没什么进展。反倒是巴西,借着这波机会成了新的农业贸易枢纽,这说明以前“美国说了算”的时代,怕是真要过去了。

说到底,粮食安全这事儿,靠单一个供应商肯定不行,得多点布局,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这次800万吨南美粮食到港,不光是买了批货,更像是给“供应链韧性”这个战略做了次实战演练。而美国这边的教训也挺明显:把粮食当政治工具,耍霸权那套,最后坑的还是自己的产业。

现在看来,当巴西货轮的汽笛声盖过那些隔空喊话,当区块链溯源比单边制裁更管用的时候,全球贸易其实是在往“谁有效率跟谁合作”的本质上回归。那40艘货轮的航向,说不定就是个信号——旧的玩法该换了,新的格局正在慢慢成形。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