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揭露了素有“玉乡”之称的河南镇平,在直播电商中存在的严重售假问题。镜头之下,一个触目惊心的产业链,被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直播带货,又起风波。
前几天,央视财经的一则深度报道,揭露了素有“玉乡”之称的河南镇平,在直播电商中存在的严重售假问题。镜头之下,一个触目惊心的产业链,被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直播间里,那些“骨折价”的“和田玉”,很多根本就不是玉。它们可能是石英岩,是大理石,甚至是玻璃。这些原料,被成桶成桶地浸泡在刺鼻的化学药剂里,通过高温高压进行“炼制”,从而染上那一抹酷似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所谓的鉴定证书,也是假的。2块钱一张。直播中,主播和商家还联手上演着“砍价大戏”。他们一边用外人看不懂的手势,沟通着真实的成交价,一边激烈地争吵,为家人们谋取着“福利”。最终,大量的假货,流向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事件曝光之后,当地政府迅速介入,控制了涉事的主播和商家,关闭了直播间。
一场“严打”,似乎为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句号。
嗯。真是大快人心。雷池之所以是雷池,就是因为绝对不能碰。一碰,就要严惩。这样,正义才能得到伸张,市场才能得到净化。
可是……等等。等等。
这个故事,我是不是在哪里看过?类似的售假问题,为什么一再出现?我们为什么总在庆祝这样的“胜利”?
嗯。好问题。和你分享一点我的看法。
我们总觉得,抓人、封店、严打,把坏蛋清理出去,市场就能恢复健康。但其实,光是封杀、抓捕几个主播,是救不了“玉乡”镇平的。
因为,这不仅仅是几个个人的道德问题,更是整个行业的系统性困局。
什么系统性困局?
你可能知道,镇平这个“玉乡”,拥有超过10万名从业人员。年产销额,高达300亿元。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镇平本地,其实并不产玉。它在玉石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加工和集散中心。
换句话说,镇平的核心价值,在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而不是高附加值的原料、设计、品牌。
这就意味着,镇平要面对一个残酷的问题。
低价内卷。
当一个产业带聚集了大量同质化的参与者,又缺乏品牌区隔时,最直接的竞争手段,就是价格。
想象一下,一个镇平玉石加工作坊的小老板,他每天一睁眼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如何做出更有创意的产品”,而是“隔壁老李的价格又比我低了5块,怎么办”。
如果所有人都在价格的泥潭里肉搏,那他们抬头看到的任何一根稻草,都会被当作救命的绳索。
于是,当直播电商这根看似能通往全国消费者的“绳索”垂下来的时候,他们会拼了命地伸手去抓。
商家们抓住了直播电商,却发现,这根绳索的另一头,其实握在了“算法”的手里。
直播电商平台,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绝对中立的舞台。它的算法,就是一根目标明确的“指挥棒”。可能指向“用户停留时长”。可能指向“交易转化率”。算法本身没有价值观。它只认冰冷的数据。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场充满戏剧性冲突的“砍价表演”,远比一场平和、专业的玉石知识讲解,更有机会获得算法的推荐。
你的面前,有两个直播间。左边的,是一位从业二十年的玉雕师傅。他正拿着一块玉,耐心地讲解着密度、雕工、油润度。右边的,是一位“戏精”主播,正和摊主为一只手镯的价格“吵”得满脸通红。甚至快打起来了。
你猜,算法会把流量给谁?
大概率,是右边。因为右边的直播间,评论更多,互动更强,用户停留时间更长。
于是,算法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在客观上完成了一次筛选。
为什么“演戏”,就这么管用呢?
其实,是屏幕前的我们,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
我们都想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以前如此。以后也会如此。而玉石行业,就更不用说了。自古就有一种独特的“捡漏”文化。就是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淘到价值连城的宝物。而有了直播电商,“捡漏”也“方便”多了。
所以,守在直播间里,很多人期待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次“战胜”信息不对称的机会,一种“我占到了大便宜”的狂喜。
而主播和商家的“激烈争吵”,恰恰就营造了一种“我为你争取到了巨大的利益”的感觉,完美地满足了“捡漏”的预期。
从这个角度来说,“演戏”本身,就是一种精准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
所以,你看。
一个“内卷严重”的产业,遇到一个“奖励刺激”的算法,再碰上“期待捡漏”的消费者,一场大火,就在所难免了。
因为这3种困局,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系统性困局,并造就了一个典型的“柠檬市场”。
什么是“柠檬市场”?
一个二手车市场里,有保养得当的好车(桃子),也有满是问题的烂车(柠檬)。但是,作为买家,你从外表上可能根本就分不出来。那怎么办?你就只愿意根据市场的平均质量,出一个平均价格。这个平均价格,对于“桃子”车主来说,太低了。他不愿意卖。于是,他会选择退出市场。但这个平均价格,对于“柠檬”车主来说,是有利可图的。于是,他会选择留下来。
最终,市场上的好车,就会越来越少。烂车,就会越来越多。平均价格,就会越来越低。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
而镇平的故事里,直播电商非但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反而通过算法的介入,极大地加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进程。
算法,成了一台高效的“柠檬市场”制造机。
而这样的故事,也不是个例。
你可能也刷到过,在一些农产品直播间主播们不是在介绍产品有多好,而是在讲述一个悲情的故事,通过“帮帮我们”来完成销售。你可能也看到过,一些白牌化妆品,用着最夸张的措辞,宣传着最神奇的功效,收割着一批又一批的用户。
这些故事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类似的系统性困局。
所以,你甚至可以说,光是封杀几个主播,是救不了直播带货行业的。
那,怎么办?
捞几条看得见的死鱼,是没办法让一整条被污染的河流变清的。得对整个流域进行系统性的治理。
比如,产业带,不能再“各自为战”了。可以去建立统一的、由权威第三方背书的质量鉴定标准。可以去打造区域性的公共品牌和信誉体系。这样,消费者买的,才不是从某个不知名小作坊出来的产品,而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产地品牌”。
比如,平台,得把“信任”指标纳入算法核心。复购率,退货率,用户满意度,商家品牌认证等等指标,得有更高的权重。
比如,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得多一份清醒。因为我们的每一次购买,都是在为我们想要的世界投票。
严打,会带来安全感。但打掉几个坏掉的零件,是修不好一台设计错误的机器的。
镇平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
它照见的,不只是一个县的乱象。它照见的,可能是我们身处的,同样内卷严重的行业,可能是我们赖以生存,却规则模糊的平台,可能是贪图便宜的,我们自己。它教会我们的,是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
如果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那就是“系统”本身出了问题。
看清系统,我们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永远在重复昨天的“失败”和“胜利”。
胜利的烟花虽然绚烂,但燃尽之后,留下的问题,依然还在原地,纹丝不动。
而真正的进步,往往只会发生在烟花散尽之后,那场冷静而又深刻的反思之中。
你说是吧?
观点/ 刘润主笔/ 二蔓/ 歌平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第2695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抓取本文内容,用于训练AI大模型等用途
PS:亲爱的朋友,距离2025“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还有62天。
为了这场演讲,我一刻不敢停歇。我会把这一年咨询、参访、请教、游学的精华,浓缩成一场4小时的演讲,向你汇报。我为你准备了历年演讲的PPT、回放以及全文稿。欢迎你
线下门票也已同步开售,现在购买,还可以享受早鸟优惠价。
点击下图可以了解详情。10月25日,上海。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你真的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