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诗与酒始终如一对孪生兄弟,相生相成,交织出无数动人的篇章。诗人王巧英的三首诗作——《饮河套王酒》与《诗与酒》二首,正是这一传统的当代回响。透过她笔下的酒香与诗意,我们得以窥见中国酒文化那深厚而多元的精神内核。
杯中的诗,诗中的魂:马学林赏析解读王巧英诗作中的中国酒文化镜像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一)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诗与酒始终如一对孪生兄弟,相生相成,交织出无数动人的篇章。诗人王巧英的三首诗作——《饮河套王酒》与《诗与酒》二首,正是这一传统的当代回响。透过她笔下的酒香与诗意,我们得以窥见中国酒文化那深厚而多元的精神内核。
(二)
《饮河套王酒》一开篇便将读者带入“百代芳华古酒楼”的历史纵深中。这里的“古”不是陈旧,而是时间的沉淀,是文化记忆的累积。“豪情天赐草原游”点出了酒与地域的特有关联——河套王酒诞生于辽阔草原,承载着游牧民族的奔放与热情。诗中“倾壶一尽宾欢饮,把盏三巡话畅投”的描写,精准捕捉了中国酒桌文化的精髓:酒是社交的媒介,是情感交流的催化剂。三巡过后,陌生变为熟悉,拘谨化为畅谈,这正是中国酒文化中“以酒会友”功能的生动体现。
(三)
更妙的是“塞上琴歌翻碧浪,良宵篝火解千愁”二句。这里酒不再是单纯的饮品,而是具有疗愈功能的文化符号。在琴歌与篝火的映衬下,酒成为化解忧愁的灵丹,是精神压力的释放阀。中国酒文化中这种“借酒消愁”的传统,可追溯至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王巧英以当代语言延续了这一主题。
(四)
《诗与酒》二首则更多展现了酒与文人雅士的精神联结。“朋来一聚彩云边”起句便超凡脱俗,将饮酒场景诗意化、理想化。“雅赋千杯气浩然”巧妙地将饮酒的豪迈与赋诗的雅致结合,体现了中国文人“酒壮诗胆”的传统。酒能释放被礼教约束的自我,激发创作灵感,这一点在李白“斗酒诗百篇”中已达极致,王巧英则以“把盏饮秋情似岳”继承了这一脉络。
(五)
“自古吟诗酒入弦,从来唐宋沐歌莲”二句,直接点明了诗酒结合的历史渊源。唐宋是中国诗词与酒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王粲、苏轼、李清照等大家无不将酒入诗、以诗咏酒。王巧英在这里展现了对文化传统的自觉承接,“笔下星光万古悬”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文化永恒性的坚信。
(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求语醉抛砖句,但愿温馨互畅宣”的结句。这里超越了单纯的诗酒狂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文化理想——酒不应是滥饮无度的借口,而应是心灵交流、情感畅宣的媒介。这种对酒文化的理性反思,使王巧英的诗作具有了当代意义。
(七)
纵观三首诗作,我们能看到中国酒文化的多重面向:既是豪情奔放的草原篝火,也是雅致含蓄的文人雅集;既是历史传统的当代回声,也是情感交流的现实媒介。酒在中国文化中从来不只是饮品,更是情感的表达、文化的载体、艺术的催化剂和精神的家园。
(八)
王巧英以诗人的敏感和文化的自觉,捕捉到了酒文化中的这些精髓。在她的诗中,我们看到了酒如何连接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艺术。这种连接超越了时空限制,使当代读者依然能在杯中品尝到千年文化的醇香,在诗行间感受到永恒情感的温暖。这正是中国酒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王巧英诗作的价值所在——它们不仅是文学的创作,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喧嚣现代生活中,依然能找到那一方诗酒交融的精神家园。
【附件】:
(一)王巧英原创作品
(1)
饮河套王酒
文/王巧英
百代芳华古酒楼,豪情天赐草原游。
倾壶一尽宾欢饮,把盏三巡话畅投。
塞上琴歌翻碧浪,良宵篝火解千愁。
醉乡神酿名遐迩,浓烈盈怀慰客留。
(2)
诗与酒
文/王巧英
朋来一聚彩云边,雅赋千杯气浩然。
把盏饮秋情似岳,吟霜送节曲同涓。
菊馨风度迎诗客,松韵才华益友贤。
墨染笔笺收语笑,飘飘万里动琴弦。
(3)
自古吟诗酒入弦,从来唐宋沐歌莲。
云端神翼千秋接,笔下星光万古悬。
展卷挥毫开锦路,举杯酌韵逸词渊。
不求语醉抛砖句,但愿温馨互畅宣。
(二)作品来源
草原雄鹰诗社2025第28期同题作品展播【组诗词:酒香总欲共诗香】作者/草原雄鹰诗社诗人。草原雄鹰诗社,原创草原雄鹰雅涵
(三)王巧英简介
王巧英,呼和浩特市人,从小喜欢文学、喜欢草原,心在草原,情在内蒙。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草原雄鹰诗社创始人,草原雄鹰诗社社长。笔名雅涵。诗词作品多见诸报刊和网络。诗词作品常发表于报刊及网络平台,代表作包括《茶》《酒》《家》等,曾获多个奖项。
四、作者简介:
马学林,男,回族,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文化艺术博士,国家一级诗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格律诗词),国学家、文学家、汉学家、改革先锋艺术家、当代中国百强诗人、当代中国诗坛杰出诗人、当代杰出文艺工作者;世界孔子学院终身名学誉院长、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终身名誉主席;获中国当代十大文化学者荣誉称号、获首届人类文明大赛文化艺术类金获、2022年获中共中央在党50周年纪念章、2025年亚州地区艺术先锋、获亚州国际艺术勋章;获联合国文化艺术丰碑奖、艺术评审委员会终身副主席,世界艺术影响力领袖。到2025年8月写有两万三千多首格律诗。同年4月获(雅集京华《第八届百家诗会》一等奖,被授于“新时代诗词文化践行者”荣誉称号;5月获大美东方第三届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荣获“中华文化永固杯终身成就奖”、并被授予“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与传承人”、“国宝大师”荣誉称号;
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马学林著《百首诗词颂时代楷模拜四俊》200首诗);6月,获第四届矛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金奖”;7月,获中共中央颁发“七一勋章”和“七一勋章证书”;还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社、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六部委共同授“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被诺贝尔文学研究院聘“终身文学顾问”;论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楹联的美学思想研究》入编中国楹联学会《非遗里的楹联优秀论文集》,并获优秀论文证书。8月,获中国CCTV央视新闻官网终身荣誉顾问(厚德载物,德艺双馨)—(2025年8月24日于银川)。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8月24日
来源:草原雄鹰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