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红军城东北方向的沙霍夫地区,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激烈上演。此地位于库切列夫亚尔高地脚下,是俄军向乌军侧翼穿插的咽喉要地,一旦俄军突破这一方向,乌军的后勤补给线将被成功切断,战局将发生重大转折。
在红军城东北方向的沙霍夫地区,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激烈上演。此地位于库切列夫亚尔高地脚下,是俄军向乌军侧翼穿插的咽喉要地,一旦俄军突破这一方向,乌军的后勤补给线将被成功切断,战局将发生重大转折。
乌军深知此地的重要性,派出了精锐力量死守。乌军精锐第 82 空突旅的 1 个营,以及国民警卫队第 4 旅的 1 营,在弗拉基米夫卡 - 沙霍夫地区筑起了一道坚固防线,顽强阻挡着俄军摩步第 39 步兵旅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势。
而在红军城东北部俄军突破口底部,乌军更是集中了 2000 多名特种部队、伞兵和亚速旅部队,试图强攻俄军突破口底部。一旦乌军得逞,红军城东北方向形成突破的俄军退路将被切断,穿插部队将陷入被包围的绝境。
然而,俄军在库切罗夫峡谷的防御力量仅有 4 个加强排的 150 人。这 150 名俄军守军与 2000 多名乌军精锐展开了反复厮杀,他们死守关键阵地,毫不退缩。为阻挡乌军切断退路并突破前方乌军防线,俄军战机向高地丛林乌军阵地连续发射 30 多枚 FAB 滑翔制导炸弹,试图夺取波尔塔夫卡河西岸的 164 号高地,这里无疑是红军城东北部战局的破局点。
与此同时,俄军各部队也在积极行动。第 51 集团军迅速出动,独立近卫第 1 摩步旅已经渗透到沙霍夫地区附近区域;第 8 集团军左翼部队在库切罗夫峡谷附近积极推进。增援库切罗夫峡谷 150 名俄军守军的俄罗斯增援部队,距离目标仅有 10 公里。俄军摩步第 9 旅、摩步第 110 旅、摩步第 39 旅战斗群正在攻击前进,一方面为被困俄军解围,另一方面打通前进交通线。
俄军此次大规模纵深渗透攻击堪称大胆而精妙,一下子出动 1 个旅进行如此深入且灵活的行动,着实令人惊叹。这背后既有普京政治允诺和金钱刺激的因素,也与乌军严重缺乏兵力密切相关。乌军整个前线人力供应跟不上需求,战线拉得过长,到处都需要人,只能进行重点防守。主力收缩在红军城后方,却给了俄军可乘之机,一个旅直接渗透进去 15 公里。虽然此次乌军主力及时反攻堵住了缺口,但俄罗斯高层已发现了乌克兰的致命缺陷,下一波俄军很可能发动更多穿插纵深作战行动。
战术对决:炸弹温压弹成阵地战利器
俄乌战场上的战术博弈愈发激烈,俄军越打越灵活,而乌军却越打越死板。乌克兰军官和步兵纷纷抱怨其集中指挥文化,这种文化常常扼杀士兵的主动性,导致大量士兵在毫无意义的行动中白白牺牲。将军们下令反复发动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正面攻击,在危险时刻,高级指挥官还经常拒绝被围部队提出的战术撤退请求,使得乌军有限的有生力量不断损耗。
反观俄军,如今已发展出一整套成熟的打阵地战战术。第一步,侦察无人机 24 小时全面搜索监控,电子战部队监控通信信号和指挥系统位置,为后续行动提供精准情报。在摸清前线阵地乌军分布后,俄军便会展开精确摧毁性打击。遇到乌军坚固阵地,先使用 FAB - 500 滑翔制导炸弹,若效果不佳,便换上威力更大的 FAB - 1500 滑翔制导炸弹。对于乌军坑道掩体,温压弹和空气燃烧弹则成为“杀手锏”,能将隐藏在其中的乌军守军彻底消灭。最后,俄军步兵小组骑着摩托车发起最后的阵地争夺战,灵活且高效。
当乌军出来反攻时,俄军更是毫不留情。FAB 滑翔制导炸弹、龙卷风、飓风火箭炮齐发,一个乌军小分队就可能吃到多枚大口径火箭弹。只要乌军进入屋子,航弹或温压弹便会接踵而至,即便躲在地下室也难以幸免。
乌军的战术则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无人机。进攻时用无人机,防御时还是用无人机。大型无人机可悬挂 16 - 18 枚迫击炮炮弹,还挂着防弹钢板冲锋,见到目标就炸。如今,俄乌前线双方都不会集结大规模部队进行进攻战斗,一次能有 20 人发动攻击就算大规模行动了。这种小规模、高频率的战斗模式,使得战场局势更加复杂多变,每一场战斗都关乎生死存亡。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松林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