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57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每年八月,黄桃如约而至。皮薄肉厚、酸甜适口,不少人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尤其是家里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中老年人,总觉得水果天然又健康,吃点黄桃不碍事。
可就在上个月,张阿姨因为脂肪肝加重住进医院时,医生第一句话就是:“最近是不是天天吃黄桃?”
张阿姨一愣:“黄桃不是养肝的吗?”
其实不少人都对水果存在误区,特别是像黄桃这样“甜到掉牙”的水果,吃不对,不仅不养肝,还可能让脂肪肝悄悄恶化。
很多人以为胖人才会得脂肪肝,瘦人吃再多也没事。其实不然。
根据《2022中国脂肪肝诊疗共识》,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超过29.2%,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体重正常,但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肝脏已经被脂肪“包围”。
北京协和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周毅教授指出,除了高油、高糖、高热量饮食,“过量摄入果糖”也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元凶。
而水果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果糖。
黄桃的热量并不算高,每100克约含43千卡,但糖分含量却不低,尤其是罐头黄桃,糖分含量更是翻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表明:过量果糖摄入会提高肝脏内脂肪合成速率,干扰脂肪代谢,诱发或加重脂肪肝。
这意味着,哪怕你吃的是“天然”的水果,如果吃太多,也可能让肝脏“雪上加霜”。
尤其是黄桃这类属于高糖水果的品种,其含糖量约为8%—10%,食用不当,血脂和肝酶水平都有可能被拉高。
那黄桃到底还能不能吃?
答案是:能吃,但要讲方法。
1. 控制摄入量,一天不超过100克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水果量控制在200—350克,脂肪肝患者则建议偏下限,每日不超过200克水果,其中黄桃不超过100克较为稳妥。
2. 饭后两小时吃,避免血糖骤升
黄桃属中高升糖指数水果,空腹食用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建议在饭后两小时,血糖较平稳时食用,减少对肝脏负担。
3. 拒绝罐头,首选新鲜黄桃
罐头黄桃多用高浓度糖水浸泡,含糖量远高于鲜果。脂肪肝患者应完全避免食用罐头类水果,优先选择新鲜、未加工的黄桃。
4. 配合膳食纤维摄入,减缓糖吸收
食用黄桃时,可搭配燕麦、坚果、酸奶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减缓糖分吸收速度,降低肝脏代谢压力。
除了黄桃,还有几类水果同样不宜多吃:
榴莲、香蕉、葡萄、荔枝:糖分和热量高,容易引起血脂波动。
西瓜、哈密瓜:虽然含水量高,但升糖速度快。
干果类水果(如葡萄干、香蕉干):糖分浓缩,单位热量高。
相对而言,苹果、柚子、圣女果、火龙果等低糖水果,更适合脂肪肝患者日常食用。
很多人控制饮食还不见改善,往往忽略了另一半——运动。
《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明确指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肝脂沉积。
哪怕每天快走30分钟、饭后散步、做做广播操,也比“只管嘴”来得更长效。
黄桃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护肝圣品”。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关键不在吃不吃,而在怎么吃、吃多少。
控制总量、掌握时机、避开加工、搭配合理,这四点做好了,哪怕是甜甜的黄桃,也能变成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最后提醒一句:任何一种水果,都不可能“养肝”或“治病”,真正起作用的,是你每天的选择和坚持。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果糖摄入与代谢健康相关性的系统评估报告》.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022中国脂肪肝诊疗共识》发布会资料.
来源:健康内科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