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爱的谐音”!被全网点赞的广州老板,是个有故事的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4 07:38 1

摘要:视频中,一名拖着行李箱的内敛少年在饭店门口犹豫许久后,鼓起勇气走进这家位于番禺区钟村街的猪脚饭店内,低声说了一句“我想要一个2号餐”。老板娘心领神会,默契地为他盛上一份满满的饭菜,未有多余追问。少年吃完后,离开前向老板和老板娘深深地鞠了一躬。

近日,一段关于广州“2号餐”的暖心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视频中,一名拖着行李箱的内敛少年在饭店门口犹豫许久后,鼓起勇气走进这家位于番禺区钟村街的猪脚饭店内,低声说了一句“我想要一个2号餐”。老板娘心领神会,默契地为他盛上一份满满的饭菜,未有多余追问。少年吃完后,离开前向老板和老板娘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无声的一幕,揭开了这家饭店里一个持续了近十年的温暖约定。

23日,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的添记隆江猪脚饭店,采访了其老板黄展护,了解“爱心2号餐”背后的故事。

初衷:“2号餐”做代号,让受助者少些窘迫

在这家饭店的门口,常年张贴着一个暖心的提示牌,上面写着:“如果你在广州找工作,生活暂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跟我们的店员说:‘要个2号餐。’不用不好意思,吃完直接走就行。”这份特殊的“2号餐”,并非菜单上的菜品,而是一份免费的、饱含善意的暖心餐。

店面前的提示牌让人感到温暖

谈起设立“2号餐”的初衷,黄展护向记者回忆道,最初他和妻子主要承包工厂盒饭,那时就常常看到一些生活困难的人悄悄进来寻找剩余的饭菜充饥。一次次目睹这样的场景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和妻子商量,决定以一种更体面的方式提供帮助。

“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也有不好意思开口的时候,”黄展护说,“用‘2号餐’这样一个暗号来代替‘免费餐’,或许可以让他们少一些窘迫,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尊严。”

坚守:这份爱心“2号餐” 已坚持了近10年

黄展护是一名退役军人。2003年,黄展护从部队退役,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一直秉持着“一定要规规矩矩做人”的信念。

此后为了谋生,他干过很多行业,便利店、奶茶店、大排档、烟酒批发等都有涉及,直到2016年,他开始经营饭馆,如今已经有将近十年。尽管经营的领域不断转换,但军旅生涯中坚守的这份信念,一直让他保持着乐于助人的初心。于是,“2号餐”成了需要帮助的人与店家之间一个温暖的默契。只要说出这三个字,就能享用一顿热气腾腾、足以抚慰人心的饭菜,无需任何成本,也无需任何解释。这份善意也通过言传身教得以延续。

现如今,黄展护刚高考完的儿子利用假期时间,也在店里帮忙,他会特意提醒儿子和店员们:“如果有人要吃2号餐,不要多过问,直接让他们进店免费吃饱。”在他看来,给予帮助的同时,维护对方的尊严同样重要。

黄展护的“2号餐”已经做了将近十年

经历:在番禺打拼17年,曾受人帮助度过难熬日子

这份默默的善意,他们已经坚持了快十年。接过“2号餐”的人,有初来广州闯荡的年轻人,也有暂时陷入困境的中年人。黄展护告诉记者,“2号餐”很少出现“回头客”,黄展护更愿意相信,许多人已经凭借这份小小的助力走出困境,重新出发。

这份近10年坚持的背后,也源自黄展护自身的经历。他透露,自己于2008年就来到番禺打拼,十几年来在洛浦、大石、市桥等地都有过从业经历。初到大城市时他也曾感到迷茫和无助,正是那时,本地的房东通过免租、少收租金的方式,帮他度过了最难熬的阶段。

这份雪中送炭的温情,他一直铭记于心。“自己淋过雨,所以选择为别人撑伞。”黄展护说道。如今,他选择用“2号餐”的方式,将这份爱悄悄传递下去。

黄展护和妻子正在为客人准备餐食

餐厅老板:“‘2’也就是‘爱’的谐音嘛!”

在他看来,广州是一座充满温情的城市。这里不仅有着浓浓的城市烟火气,其实还有很多家像他这样默默提供爱心餐的饭店。他认为,是广州这种向上向善的城市氛围,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城市温度”,也鼓励着像他这样的个体工商户去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2号”这个数字时,黄展护憨厚地笑着说:“‘2’也就是‘爱’的谐音嘛。”他告诉记者,自己没想着做多么伟大的事,只是希望哪天有人饿着肚子、难以启齿时,还能推门进来,有底气地说一句“要个2号餐”,就能吃上一口免费的热饭。

不限分量的“2号餐”不仅管饱也管“暖”

“2号餐”从来不只是一顿饭,更是一句无声的“我懂你”,一份小心翼翼的体贴,不仅鼓励着每一个暂时身处逆境的人,也让他们在温暖的城市氛围中重拾前行的勇气。这份持续了近十年的善意,正默默滋润着广州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广州不止一家爱心“2号餐”

本报曾报道,在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德兴社区清河东路313号,一家名为“八迎潮味”的汤粉店门口,也张贴了一张暖心告示:“如果您在广州暂时遇到困难手头不便的情况下,您可以来小店,告诉我们服务员,点一份‘八迎汤粉’我们不会收取您任何费用,希望您在将来您有能力的日子里,能伸出援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份无声的承诺,店主赖游龙已默默践行了整整一年多。

谈及设立免费餐食的初衷,赖游龙眼眶微红。早年打拼时,他也曾经历过囊中羞涩、举步维艰的日子,曾有好心人对其伸出援手,让他记住了这座城市的温度,这也成为他创业后始终难忘的回忆。

而在广州大道北边上一家餐馆,如果点单时提出要一份“一号餐”,服务员会心照不宣,端来一碗堆满肉料的啫焗鸡饭、支竹牛腩饭或猪杂汤粉,全单免费。“一号餐”由饭店创始人戴家洪设立。他是一名“95后”,来自肇庆,2016年前后,他只身来到广州打工。窘迫之时,一位饭店的老板请他免费吃了一碗卤肉排骨饭。后来,他打工、创业、开饭店,心怀感恩,便为有需要的人设立了免费的“一号餐”。

从打工仔逆袭成饭店老板,从20多平方米开到了有三家分店,戴家洪的饭店成了附近的“街坊饭店”,而来份“一号餐”也成了这家饭店和食客之间的温暖暗号。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练洪洋、谭敏 通讯员:雷澍宇、张成锟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万宇澄、雷澍宇、张成锟、陈彦明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