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国家的疆域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影响力,不同时期的疆域都有不同,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现在我尝试从时间和地理两个维度来分析,其实也是有重叠的地方。
一个国家的疆域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影响力,不同时期的疆域都有不同,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现在我尝试从时间和地理两个维度来分析,其实也是有重叠的地方。
提前申明两点,疆域是个动态的过程,也分为实际控制和羁糜控制两种,能够控制的疆域也取决于周边民族的实力。如明朝时期的女真部落,在明朝中后期,对东北的掌控程度就明显下降。
一、从时间来看
自从秦王嬴政扫六合统一天下后,“大一统”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历史对于具有开疆扩土之功的皇帝也总是高看一眼,评价也会相对更高一点。所以,从纵向来看,中华民族的疆域在不断扩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越来越强。
1.先秦时期。周王室的活动范围还是在中原地区,和周围的异族矛盾不断尖锐。如东边有徐淮等(东夷);南方有蛮族、粤族(南蛮或者荆蛮);西方有羌族戎族(西戎);北方有匈奴、狄族(北狄)。事实上,还有更多种族,只是和中原王朝的接触不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往北发展,齐国消灭东夷,楚国平定南蛮,晋国和秦国驱逐西戎。
2.秦帝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仅继承了六国的疆域,往北驱逐匈奴,攻克河套平原,还修筑了长城以抵御匈奴的反扑。往南征服了百越,首次将两广和福建纳入版图。
3.汉帝国。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开疆拓土,占据了河西走廊,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通道,还沿着设置了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统治今天的甘肃地区。(插句题外话,张掖古称甘州,酒泉古称肃州,这就是甘肃省的来源。)此外,汉武帝还征服南越,首次将云贵高原以及越南北部纳入版图。
汉宣帝时期,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开始了在西域地区确定了统治地位。事实上,中原王朝对西北的影响力有限,最多能实际控制的就是凉州了。凉州也就是今天的武威,自古以来有句话叫“西出凉州无故人”,也可以印证。一般而言,中原王朝实力下降后,第一个脱离管控的就是西域地区。
4.隋唐时期,又迎来了版图扩张的巅峰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将统治区域延伸到帕米尔高原、外兴安岭、朝鲜半岛、越南北部以及海南岛。
5.元朝时期,通过宣政院和行省的方式,首次将西藏和云南纳入中央直辖地,疆域更是异常广大。东北至库页岛,西北含新疆东部。
6.明朝时期,朱元璋北伐收复失地,相较于元朝,采取了战略收缩模式,对新疆和西藏失去实际控制。
7.清朝时期,我国版图也有向外拓展,不过要分为两个阶段。
清朝前期不断扩张,对周边区域的实际控制程度更深。在东北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消灭了准噶尔汗国,并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实际控制新疆。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制度确立主权,做到改土归流。
但是到了清王朝晚期,列强入侵,外兴安岭沦陷,台湾被日本入侵,藏南被英国觊觎(后来被印度惦记),香港澳门等地区被殖民。
民国时期,最让人痛心的是1946年外蒙古独立,从“秋海棠”到“雄鸡”。
以上是从时间线整理的脉络,可以清晰的看到版图的不断向外拓展。
二、从空间来看
从地理位置从东往西逆时针来看,也可以看到一些变化。
1.朝鲜地区。汉武帝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临屯郡四个郡,这是我们第一次实控朝鲜半岛。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崛起,朝鲜半岛开始脱离汉族统治。隋炀帝甚至三征高句丽最终导致隋朝灭亡。明清时期,朝鲜开始成为我国的藩属国。晚清,从日本入侵朝鲜开始,失去对朝鲜的控制。
2.外兴安岭。主要活跃的是乌桓、鲜卑、女真等部落,曹操曾经远征乌桓。两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崛起,还建立了很多政权(如前燕、西燕、北燕、北魏),一度统一北方。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相对毕竟消停。
可惜,唐朝后期爆发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然后又进入黑暗时刻(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尤其是契丹逐渐崛起,五代时期石敬瑭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不惜背上千古骂名:割让幽云十六州。
了解地理的都知道,我国地势是东低西高,分为三大阶梯。幽云十六州刚好位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界线,是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是农牧民族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军事要塞。
失去了幽云十六州,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毫无阻碍的踏平华北平原,在冷兵器时代为主的宋王朝根本无力收复失地。直到朱元璋北伐时才收复失地,此时,已经过去了整整四百多年。这要是换了别的民族,恐怕早被异族占领,再也无法融入汉文化了。
清朝的老家是东北和外东北,属于带资入股,扩充了我国版图。只可惜,晚清时期割让了外东北,让黑龙江从内河变成了界河。
3.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这片土地最开始是匈奴的地盘,两汉时期,成功将匈奴分裂。匈奴一部分向西迁徙,嚯嚯中亚地区;一部分向汉王朝投降,高光时期也是五胡乱华的主力。隋唐时期,匈奴不复存在,但是突厥开始崛起。两宋时期,蒙古部落逐渐崛起并被整合,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领导下,蒙古帝国几乎是占据大半个地球。清朝时期,蒙古高原还在中国版图上,直到1946年外蒙古独立。至少,内蒙古已经彻底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4.新疆。汉武帝时期,出于军事目的,派遣使臣张骞出使西域,这是最早的丝绸之路。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开始对西域进行管辖。到东汉时期的班超时期,对西域的影响力达到顶峰。
随着中原王朝的动乱,西域开始脱离控制。唐朝设置了安西都护府,管辖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安史之乱后开始无力控制西域。元朝时期,新疆被纳入统治范围,明朝时期,对西域缺乏影响力。
清朝时期,经过康雍乾三代努力,成功打败准噶尔汗国,扩充了土地。乾隆亲自命名:新疆。晚清时期,鸦片战争爆发,列强纷纷入侵,西北边陲饱受沙俄侵吞之苦。若不是左宗棠力排众议,自筹经费,成功收复新疆,后果将不堪设想。
5.西藏地区。即便是强如盛唐,也对盘踞在西藏的吐蕃王朝毫无办法。到了元朝和清朝(不包括明朝),开始逐渐加强对西藏的直辖统治。
6.云贵地区。最开始将贵州纳入我国版图的是秦始皇,他设置了黔中郡。元朝在云南行中书省,标志着云南第一次作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划分。
7.两广和越南地区。从秦汉到唐末,两广和越南北部始终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直属领土。但是从唐末开始,越南地区不愿臣服中原王朝。明朝时期,南越政权请求独立,被大明嘉庆皇帝改名为“越南”。直到清朝时期,越南还是我国重要的藩属国。
8.台湾地区。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大将卫温出海访夷洲,从此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联系逐渐加深。到了大航海时期,台湾先后遭遇葡萄牙和荷兰的殖民入侵,幸亏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成为了反清复明的重要据点。直到康熙时期,成功收复台湾。可惜,晚清时期,甲午海战失败,台湾被日本殖民。好不容易,抗日战争结束来到解放战争,台湾被国民党残余势力统治,直到现在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9.南海和东海诸岛。(就写这么多吧,你只有明白一点,当南海九段线划分的时候,周边还没有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你就会清楚主权到底归谁所有了)
就写这么多吧,其实也比较乱。大家多多理解。
来源:上进的柑桔n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