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叫戴维·克尔。我是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唐纳德·W·克尔中尉的次子。1943年至1944年间,我的父亲作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一员,与中国战友并肩作战,投身于对日空战。在一次任务中,他的战机在香港上空被击落,是当地村民和东江纵队的战士救了他。”
Transparency
“大家好,我叫戴维·克尔。我是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唐纳德·W·克尔中尉的次子。1943年至1944年间,我的父亲作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一员,与中国战友并肩作战,投身于对日空战。在一次任务中,他的战机在香港上空被击落,是当地村民和东江纵队的战士救了他。” 在8月22日举行的“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启动仪式上,举办《克尔日记:东江纵队营救援华美军飞行员克尔中尉脱险纪实》简体版赠书仪式。受邀出席活动的戴维·克尔,现场追忆父辈抗战往事,分享出版《克尔日记》的目的及意义。
戴维克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东江纵队的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毗邻港澳,东江纵队在抗战期间,发挥统战优势,团结民主党派人士、爱国的华人华侨以及抗日盟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被称赞是“一支对同盟国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事业有卓著功勋的队伍”。营救美国援华航空队飞行员克尔中尉,正是东江纵队与盟军合作抗日的生动缩影。
东莞市相关单位获赠书
由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出版的《克尔日记》记载了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中尉唐纳德·W·克尔在1944年2月11日执行轰炸香港启德机场任务时战机被日军击落,后获港九大队营救的历史,从美国军人的角度观察整个救助过程及游击队的工作,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父亲希望我们了解这段历史,而我们也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中国的朋友们,并借此表达我们的谢意。”戴维·克尔说。
东纵后人获赠克尔签名《克尔日记》
这份在烽火中结下的革命情谊,不仅传为佳话,更在下一代的血脉里悄然流淌、绵延至今:2009年,戴维·克尔和家人专程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并向纪念馆捐赠了克尔当年在华作战时穿过的美军飞行员军衣及照片等实物;2015年7月,《克尔日记》中英文对照版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举行首发式,戴维·克尔和家人出席见证。时隔十年,戴维·克尔又一次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见证《克尔日记》简体版首发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羊城晚报联合东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重走东纵路、重讲东纵故事”广东(东莞)万里红道主题活动中,为了感恩当年东江纵队各队友对父亲唐纳德的救命之情,戴维·克尔专程从美国赶赴东莞参加此次活动。
2019年,被救飞行员的儿子和当年救人的东纵队员女儿再相逢(资料图)
彼时,戴维·克尔还遇到了当年参与救助其父辈的东江纵队队员后人陈小燕,两人聊起当年父亲们的故事,相谈甚欢。“当年我父亲是救助飞行员工作的第三棒,和戴维的父亲在隐蔽的山洞里相处了两个多星期。”陈小燕的父亲陈勋是东江纵队的队员,当年29岁的美国飞行员迫降香港,东江纵队专门制订了缜密的营救计划保护飞行员安全,他负责的工作就是给隐藏在山洞里的克尔中尉送食物补给并加以照顾。陈小燕告诉记者,父亲当时才16岁,活泼大胆,和克尔中尉相处得非常融洽,两人还互教对方学习自己的语言,友谊深厚。
“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启动仪式现场,戴维·克尔情真意切地说。
统筹|余宝珠
文|记者 石梦卓 余宝珠
图|记者 王俊伟
视频|王俊伟 叶何湘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