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日韩国军队在两国边境突然用大口径机枪向朝鲜士兵开火,但朝方坚称当时施工人员只是在加固边境设施,并无挑衅意图。三天后朝鲜才公开此事,而这一事件恰巧发生在李在明计划访美前夕,加上此前韩美刚结束联合军演,让双方矛盾迅速升温。
19日韩国军队在两国边境突然用大口径机枪向朝鲜士兵开火,但朝方坚称当时施工人员只是在加固边境设施,并无挑衅意图。三天后朝鲜才公开此事,而这一事件恰巧发生在李在明计划访美前夕,加上此前韩美刚结束联合军演,让双方矛盾迅速升温。
朝方解释说,他们那天在边境施工是为永久处理障碍物,属于日常维护,且早前已向美国通报,特朗普方面也确认作业范围在朝鲜境内。但韩方似乎未收到相关信息,直接开枪警告,朝方因此指责韩国蓄意制造紧张。
韩国军方至今没正式回应,外界猜测他们可能认定朝鲜在修建防御工事,或是为配合李在明访美前的强硬姿态。有分析指出,这事可能涉及美韩情报沟通漏洞——特朗普那边说了,但首尔这边没收到或选择性忽视。
朝鲜劳动党副部长金与正直接开炮,称韩国前期停止传单、广播等缓和举动纯属虚伪,真正目的是在舆论上占优。她提到的另一个证据是,刚结束的美韩军演被朝鲜视为侵略预演,而韩国却称这是防御训练。
这起冲突背后的时间线耐人寻味。李在明上台后确实叫停了一些刺激朝鲜的举动,比如送回朝鲜漂流民、停止扩音广播。朝鲜也同步停止对韩广播,双方一度看似在缓和关系。但李在明宣布首访去美国后,金与正立刻翻脸,称韩国不可信。
关键分歧点在于双方对“挑衅”的定义。朝鲜认为加固边境设施合理合法,韩国则怀疑这些工程可能威胁自身安全。有种可能是特朗普那边的通报没传达到李在明团队,或者李明知情却选择强硬回应。
眼下局势微妙。韩国若承认误判,会影响总统信誉;若坚持朝鲜先挑衅,又难证明确凿证据。而朝鲜通过此事把矛盾焦点引向外部,可能掩盖内部经济问题。
国际上看,美国借机强化对韩军售,中国则需在传统盟友朝鲜与战略对手韩国间保持平衡。有观点认为,边境争议区域本就存在法律灰色地带,技术手段如无人机监控或许能减少误判。
年轻人看这事儿,就当是场多方博弈的政治戏码。李在明夹在美朝中间,既想发展经济又得顾及安全,哪边都得罪不起。朝鲜则继续用冲突转移国内视线,这套路玩了几十年。
边境枪声响起时,施工朝鲜士兵是否真的没越界?韩方开火是否接到错误情报?这些问题只有当事方最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小摩擦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毕竟两边都需要个强硬理由撑场面。
来源:福德诵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