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对面坐着的是另一个自己,你该怎么赢?”——打仗最扎心的瞬间,就是知道对面那个人也读过同一本兵书,却还要分生死。
“如果对面坐着的是另一个自己,你该怎么赢?”——打仗最扎心的瞬间,就是知道对面那个人也读过同一本兵书,却还要分生死。
凯撒打庞培那天,庞培的骑兵先冲,凯撒直接让老兵蹲低,把长矛斜插土里,像一排拒马。
马一撞就翻,庞培的骑兵摔成滚地葫芦。
这招不花哨,就是预判了对方的预判,跟下棋提前算三步一样。
二战东线,曼施坦因和朱可夫互掐,两边都玩“包饺子”。
曼施坦因想兜苏军后路,朱可夫干脆把预备队往前顶,硬碰硬。
最后谁也没吃成谁,战线像被熨斗烫平,留下一堆烧焦的坦克壳子。
平局听起来不刺激,但两边都明白:再往前一步,就是全军覆没。
扎马那回,汉尼拔把战象放最前,西庇阿没硬刚,直接给步兵留通道,让大象冲过去扑空。
等象跑累了,罗马人从侧门杀出,汉尼拔的老兵再猛也顶不住背刺。
原来打败传奇的方法,是让他先出一拳,然后闪开。
滑铁卢那天,拿破仑的炮兵刚轰两轮,威灵顿的步兵就蹲洼地里啃干面包。
等普鲁士人赶到,威灵顿才站起来拍拍土:“行了,可以反击了。”不是拿破仑不会打仗,是那天他缺了时间——差两个小时,天就塌了。
楚汉相争最像职场内卷。
项羽每战必胜,但刘邦会发奖金:谁先打进关中,谁当王。
于是韩信、彭越、英布全去冲KPI,项羽再能打也架不住四面打卡。
最后乌江边,项羽把刀一横:“老子不卷了。”
说到底,顶级统帅的对决,拼的从来不是谁的兵多,而是谁先让对方“剧本”失灵。
凯撒敢把后备队放第一线,朱可夫敢把预备队当主力顶,西庇阿敢让大象先跑——全是反常识的“歪招”,却刚好掐住对面七寸。
下次看战争片,别只数人头。盯紧那个突然不按牌理出手的瞬间,那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来源:湖水里轻漾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