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方格固定黄沙,光伏板下长绿草,这场跨越四十年的人沙大战终于迎来转折——7月12日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我国正式宣布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近十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约3.65亿亩。
草方格固定黄沙,光伏板下长绿草,这场跨越四十年的人沙大战终于迎来转折——7月12日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我国正式宣布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近十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约3.65亿亩。
面对占国土面积27.4%的沙漠化土地,中国通过“三北”工程等系统性治沙行动,不仅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以上,更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在库布其沙漠,推土机推平沙丘,工人迅速铺设1米×1米的草方格沙障,沙棘苗迎风生长,远处光伏板下各种牧草连成一片片绿毯,这是中国治沙工程的标准作战场景。经过四十余年的攻坚,"三北"工程累计造林约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约
12.8亿亩,卫星遥感图显示陕西彻底挡住流沙,内蒙古林场覆盖率从5%飙升到88%,沙尘暴从年均37天降到9天
当世界气象组织警告全球沙尘浓度持续走高,中国数据引发国际关注,联合国三次颁发防治荒漠化大奖给中国,中国科学家卢琦更是凭借“三北”工程技术体系斩获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署评价“世界荒漠化防治还得看中国",这背后更是科技的创新与全民行动的双重力量
。在甘肃临泽县,土壤改良机器人自动分析沙地成分,无人机群单日可飞播造林50亩,效率是人工的8倍有余。库布其"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模式使植被恢复率达80%。更关键的是全民参与机制。从甘肃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坚守造林30万亩,到蚂蚁森林带动5.5亿网友线上种树6亿棵——治沙防尘已成全民行动
站在榆林瞭望塔,67岁的老治沙人张立强望着绵延的沙棘林感慨:30年前流沙埋到窗台,现在愁的是野兔啃树苗!草方格里的嫩芽连成绿海,这场绿色革命正在超越国界,当全球仍有20亿公顷土地退化,中国的治沙智慧能否点亮更多希望?
来源:大地量子TerraQu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