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导带领96名员工,做出260亿+上市公司!|IPO直通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7 13:01 2

摘要:自2025年3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IPO直通车”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IPO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直通车”,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IPO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2025年3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IPO直通车”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IPO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直通车”,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IPO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直通车”将是您洞悉IPO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科创板日报》8月17日讯(编辑 梁又匀)近日,创新药研发公司银诺医药正式登陆港股。上市首日,公司股价单日涨幅达206.48%,股价报收57.25港元,总市值261.5亿港元。

受港股生物医药投资热潮影响,银诺医药打新期间收获了5364倍超额认购。尽管该倍率并非2025年最高打新认购倍率,但已明显高于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一众消费投资热期间头部企业打新倍率。

在投资者热情的背后,银诺医药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在2025年初成功获批上市。这也使得银诺医药成为亚洲首家、全球第三家掌握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技术的企业,打破了糖尿病治疗、肥胖治疗领域礼来、诺和诺德的技术垄断。

据透露,公司当前正在开发的管线包括,针对肥胖和超重、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等依苏帕格鲁肽α适应症,此外还有另外五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

财务数据显示,长期亏损、零营收的银诺医药凭借新药上市首次实现创收。截至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累计营收3814.4万元,但由于研发及其他成本支出,最终其仍亏损9787.5万元。

全球首批GLP-1研究者,华人教授归国创业

当前,格鲁肽类药物常常因其减肥功效而为不少消费者追捧,不少国内医药厂商纷纷尝试入局。相较于国内多数厂商选择的基于国外成熟靶点进行药物改良、推出自己的“格鲁肽”,银诺医药背靠其创始人的学术成就,选择了“十年磨一剑”的原研策略。

在创办银诺医药前的20年,创始人王庆华在海外潜心研究糖尿病相关治疗方法,积累下一系列学术成果。1999年,王庆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博士后,并一路升至学校生理学系副教授,同时出任多伦多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直至辞职创业。

除了在学校内任职,王庆华还是全球知名究机构班廷百斯特糖尿病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而班廷百斯特糖尿病研究所则是全球最早发现胰岛素、GLP-1的科研基地。

作为糖尿病医学研究界“大佬”,王庆华已在基础医学和转化医学相关领域累计发表110+篇论文,刊发于《PNAS》、《糖尿病》、《糖尿病学》和《细胞代谢》等多个顶级科学期刊。

2002年,王庆华率先发表GLP-1治疗T2D(2型糖尿病)的体外分子细胞机制以及体内调控机制,成为全球首批研究GLP-1的学者之一。2007年,他最早提出了利用重组融合蛋白工程技术生产长效GLP-1以治疗T2D的策略。

据银诺医药公司发展历程显示,在充分见识到GLP-1在糖尿病、神经系统药用价值和技术应用前景后,54岁的王庆华携技术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创业,于上海张江药谷成立研发中心。作为外籍归国研究专家,王庆华还在复旦大学出任特聘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同时他还被任命为复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

2017年,王庆华主持研发的“依苏帕格鲁肽α”入选中国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课题,次年“依苏帕格鲁肽α”便正式启动了临床Ⅰ期研究。作为自主研发的原研药产品,王庆华始终牢牢掌握着该药品的中国及全球专利。

在此后的5年间,“依苏帕格鲁肽α”的临床试验每年稳步推进,至2023年“依苏帕格鲁肽α”终于完成在中国境内针对T2D的Ⅲ期临床试验。同时,该药物在美国的研究申请也获批通过,为全球发售做准备。

抢在银诺医药上市前,“依苏帕格鲁肽α”于2025年1月正式通过中国药监局审批,成为国内T2D治疗的新选择,商品名为“怡诺轻”。除了降血糖,怡诺轻也凭借其全球同类上市药物中最长的半衰期,成为治疗糖尿病期间超重、过度肥胖等难题的重要助力。

据悉,专门针对非糖尿病的超重、肥胖患者的“依苏帕格鲁肽α”减重版药物研发已完成临床Ⅱ期的验证,即将进入IIb/III期临床研究,进行最终的大规模长期安全性试验。

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背后,是王庆华领导96人团队。截至2025年5月末,公司旗下的研发团队共计37人,多位核心团队为国内生物医药研发背景。而公司新组建的全职商业团队总计29人,重点聚焦国内电商渠道的药物销售。

招股书显示,在一家头部电商平台,怡诺轻上市后第二个月搜索指数同比上升40%。有报道显示,今年618大促期间,怡诺轻在京东、阿里分别取得“内分泌用药第7名”和“GLP-1药物第3名”的成绩。

二十余家投资机构坐镇,累计融资15亿+

尽管“依苏帕格鲁肽α”糖尿病、减肥应用市场前景广阔。但财报显示,在该药物正式上市前,银诺医药并未取得任何营收,与此同时还在以每年数亿元的速度持续烧钱研发。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年营收均为0,仅有“其他收入及收益”一栏显示公司每年都曾获得1500万元~2000万元的收入。该部分收益主要来自银行理财收入和政府补贴。

与之相对的是,银诺医药2022年至2024年间,每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67亿元、4.92亿元和1.03亿元;公司同期实际亏损分别为3.01亿元、7.33亿元和1.75亿元,最终累计亏损达12.09亿元。

因此,除了不断推进临床测试与实验室研发,融资成为公司经营的重要议题。不过在2014年成立之初,银诺医药仍然是昆药集团旗下子公司,王庆华仅为其中的联合出资方,以知识产权入股。

随着王庆华研究的深入、烧钱速度增加,银诺医药正式引入外部投资机构。与此同时,原母公司昆药集团也在Pre-A轮的首次对外融资中套现1.66亿元离场,将权益分别转给王庆华和新入股的投资机构。

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银诺医药总计完成融资4次,历史参投机构超20家,累计融资约15.14亿元,期间还曾尝试冲刺A股上市。

在参投的多家机构中,同创伟业、兰亭投资旗下基金分别参与了银诺医药Pre-A轮、A轮融资,分别投资6500万元、1.18亿元,最终分别持有公司3.81%、5.55%股份。值得一提的是,同创伟业创始人郑伟鹤、黃荔夫妇通过其在海外注册成立的Cowin China Fund Ⅱ单独在银诺医药Pre-A轮参投3500万元,最终独立持有公司5.81%股权。

除了上述机构外,KIP旗下多支基金通过在Pre-A轮投资5500万元的一次性出手,取得了银诺医药公司9.14%股份,至今仍是除创始人王庆华、员工持股平台之外的最大机构股东。

尽管有众多投资机构的“保驾护航”,银诺医药仍需要不断尝试新的融资策略。在完成A轮融资的一年后,2022年12月银诺医药与中信证券签订A股上市辅导协议,并很快在2023年初获得备案受理。

不过该申请并未有更多进展,银诺医药反而很快推进了B轮、B+轮融资。在B+轮融资完成后,银诺医药的估值达46.5亿元。

据银诺医药解释称,鉴于港股将为其提供一个获取外资、吸引多元化海外投资者,同时提高其形象及市场知名度的国际平台,公司决定转赴港股上市。

目前,银诺医药已完成上市,且核心药物商业化正式起步,但不论是产品竞争压力还是新药研发压力,都仍有不少挑战需要面对。

从市场占有率上看,截至2024年,三种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即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的市场份额占全球GLP-1糖尿病药物市场的83%。尤其在中国,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旗下的诺和泰、诺和力、诺和忻几大降糖药物市场占有率达84.8%。

银诺医药虽然已凭借新药杀入该竞争市场,但其作为国产原研药的领先优势并不会持续多久。据悉,信达生物旗下的“玛仕度肽”今年6月已获批上市,正面与海外药企竞争减肥药赛道。更多国产GLP-1药物也已处于临床Ⅱ期、Ⅲ期阶段,有望在未来几年陆续上市。

对此银诺医药研发、商业化的重点仍然高度依赖对依苏帕格鲁肽α的调整与研发,其他候选药物距离提交审批仍然有数年的距离。招股书表示,本次上市融资所得的6.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有90%将投入伊苏帕格鲁肽α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与当前的商业化。

来源:科创板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