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网络烂梗,正在废了你的表达力!多少人天天挂嘴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6 19:36 2

摘要: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各种缩写梗。什么“yyds”“xswl”“nbcs”……一开始看到这些缩写,我还以为是什么神秘代码呢!虽说它们在网络上传播速度快,能快速表达情绪,但仔细想想,真的很影响交流。就拿“yyds”来说,不管是夸美食、美景还是人,都来一句“yyds”,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打开社交软件,或者跟朋友聊天,到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梗,说来说去就那几句,感觉大家的表达都被这些烂梗给“绑架”了!

一、滥用缩写梗,交流全靠猜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各种缩写梗。什么“yyds”“xswl”“nbcs”……一开始看到这些缩写,我还以为是什么神秘代码呢!虽说它们在网络上传播速度快,能快速表达情绪,但仔细想想,真的很影响交流。就拿“yyds”来说,不管是夸美食、美景还是人,都来一句“yyds”,虽然简洁,但也太单调了吧!要是在现实生活里,你跟别人说“yyds”,对方可能一脸懵,还得花时间去猜你到底啥意思。

而且长期使用这些缩写梗,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当遇到一些需要详细描述感受的场景时,就会发现自己除了这些缩写,好像想不出别的词了。这就好比你去参加作文考试,总不能满篇都是“yyds”吧?

二、谐音梗玩过头,语言没营养

谐音梗也是网络烂梗的“重灾区”。“雨女无瓜”“有内味了”“夺笋啊”……这些谐音梗刚出现的时候,确实让人觉得挺有趣,有一种幽默的新鲜感。可现在呢,到处都是谐音梗,不管什么话题,都能给你谐音一下,感觉都被玩烂了。

很多谐音梗只是单纯为了搞笑,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涵和意义。它们就像快餐一样,吃起来快,但没什么营养。过度依赖谐音梗,会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空洞、肤浅,失去深度和韵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不能让这些没营养的谐音梗把我们的语言文化变得低俗、无趣。

三、情绪梗泛滥,思考被弱化

还有一类就是各种情绪梗,比如“emo了”“绝绝子”“破防了”。这些梗往往用来表达一些简单、直接的情绪,看似很方便,能快速传达自己的心情。但问题是,它们太笼统了,无法准确地描述出我们内心复杂的情感。

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只会说“emo了”,却不去深入思考自己为什么不开心,怎么解决问题。长期这样下去,我们的思考能力会逐渐被弱化,变得越来越情绪化,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而且这些情绪梗在网络上被大量传播,很容易形成一种负面的情绪氛围,影响大家的心态。

咱并不是说网络热梗就完全不好,一些积极、有创意的梗,确实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丰富我们的语言。但要是被这些烂梗占据了我们的表达,那可就麻烦了。大家不妨多读书、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在交流和表达的时候,尽量用更准确、更丰富的语言,别让这些烂梗废了我们的表达力!你们平时有没有被这些烂梗困扰呢?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来源:滑稽小丑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