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从中告状—告密—特务—酷吏的15件逸闻趣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6 20:03 2

摘要:最早有尧曾在门外支了一面鼓,如果百姓有事情想要说给他听,就去敲那面鼓。舜比尧要细心,认为许多百姓千里迢迢地赶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很是辛苦,于是“立谤木”,所谓“谤木”,就是安在路边,以供行人识别道路的标志,后人又称它为“诽谤木”。舜规定,每个人都可以在“诽谤木”上

1.最早有尧曾在门外支了一面鼓,如果百姓有事情想要说给他听,就去敲那面鼓。舜比尧要细心,认为许多百姓千里迢迢地赶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很是辛苦,于是“立谤木”,所谓“谤木”,就是安在路边,以供行人识别道路的标志,后人又称它为“诽谤木”。舜规定,每个人都可以在“诽谤木”上留下想说给他听的话,或者是讨论某人某事的是与非。所以最早的诽谤不是贬义词。

2.到了夏王朝时,政府派出一些官员手持一种敲击乐器(上部横向的中空共鸣器为细腰鼓状,与其细腰垂直,中间接一手柄)行走在全国各地的大路、小路上,敲击它以吸引百姓来报告事情和提意见以及论某人某事的是与非。这可能就是后来“告御状”的由来。

3.周武王的老爹周文王当年给商纣王打工,所以被商纣王软禁,就是因为有个叫崇侯虎的家伙向商纣王告密,说周文王对大王您杀掉的两个臣子发出了一声引人注意的叹息,于是,商纣王把周文王扔进监狱。周文王穷极无聊才写出了《周易》。这应该就是最早的告密。

4.到了西周,周厉王总做坏事,很怕老百姓背后搞小动作,于是重金聘请了卫国的女巫到大街上去查看百姓的言谈。搞得当时的百姓在路上不敢说一句话,即使是熟人见面,也只是用眼神做短暂的交流(道路以目)。稍不留意,就会被扔进监狱。结果,民怨沸腾,导致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放逐。这女巫已经有点特务的意思了。

5.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制订了很多变法条例,其中有一条就是“告奸”,也就是鼓励大家告密。当时的秦国人无时无刻不打起精神来告密,甚至包括自己的亲人。一旦告密,告密者得到的奖赏将是一个农夫十年劳动才能赚得来的钱,而且还有别的好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做妻子的告发了丈夫,那么妻子的财产可以不被没收,只没收老公的财产。

6.秦朝宰相李斯曾在秦始皇身边安插了卧底,某次,秦始皇在山巅看到李斯的车队超级豪华,就不怀好意地赞了一声:真是好啊。几天后,李斯的车队突然成了“迷你型”。秦始皇知道定是有人告密,便把身边的太监全部杀掉,重新换了一批。

7.项羽准备鸿门宴时,他的叔叔项伯跑到刘邦家里,把项羽要干掉他的计划全盘托出。刘邦这才有所准备,在鸿门宴上奇技百出,逃脱升天,这才有了后来的汉高祖(刘邦)。

8.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刘邦一贬再贬,最后到江苏淮阴当了个小侯爷。可刘邦仍然不放过他,有一天突然对朝臣们说,有人告密韩信谋反。韩信先被软禁,后来被吕后处决,而那个告密者到底是谁,没有人知道,可能连刘邦自己都不知道。只是自己老婆处死了韩信总该有个借口。

9.汉武帝发动的汉匈之战使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公元前117年,汉武帝任命一个叫杨可的大臣主持“告缗”,也就是,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杨可负责的机构,这个机构如同今天的信访办,接纳的人就是那些告密者。而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告发逃税的商人。三年后,汉武帝得到了以亿计的财物,田宅无数,商人中产之家破产不算,还要经历牢狱之灾。

10.武则天主政时期,一是主张全民告密,二是主张酷吏统治。有京畿飞骑(皇帝骑从)十余人在酒肆里喝酒,大家在谈天过程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因为有个骑从是刚从被废掉的中宗那里调过来侍奉新皇帝睿宗的,所以,他做了个比较,侍奉新皇远不如侍奉废掉的中宗所得奖赏多。他这话还没有人附和,座中就有一人起身而去。这几个当兵的还没有喝好,喝酒的人就全被飞驰而来的士兵捉了起来,那个做比较的士兵被斩,其他的人则以知情不报而被绞杀,那个在座位上起身而走的告密者则被提拔为五品官。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跟哥们吐槽领导保养小三结果掉了脑袋的恐怖。

11.徐敬业谋反被诛后,宰相裴炎因受牵连被武则天杀掉。某次,有个叫姜嗣宗的郎将(皇帝侍从官)到西京长安出公差,宰相刘仁轨向他问及东都洛阳最近的情况和他对裴炎被杀一事的看法,姜郎将说:“裴炎老小子还没有造反前,我早就看出他有些反常。”刘仁轨当即写了封给武则天的信,交姜嗣宗带回去。姜嗣宗回到洛阳后,把信交给武则天,刚回到家,就被特务们捉了起来,接着审问他当初知道裴炎要造反,为什么不告发?姜郎将大呼冤枉,有人把刘仁轨的信给他看,上面写的是:“嗣宗知裴炎反不告。”姜嗣宗这下可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结果被处死。

12.武则天时代,有专门的特务组织,在东都洛阳与西京长安活动的是梅花卫,该内相当于后来明朝的锦衣卫,武则天设立的目的为了查处违律违法的贪官污吏和不合武则天心意的人。在地方上,又有“不良人”,《唐五代语言词典》“不良”条解释为:“唐代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称为‘不良’,俗又称之为‘不良脊烂’,其统管者称‘不良帅’。”这些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告密和保护告密者。

13.写出“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的著名诗人宋之问可是唐朝文坛的奇葩。不过这人品性很值得怀疑。据说他曾当过武则天的情人,为武则天的情人张易之提过便壶,在张氏兄弟被诛后,他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次年春逃回洛阳,一个叫张仲之的朋友向他伸出援手,让他住在自己家里。张仲之忠于唐室,与王同皎(中宗之女安定公主附马)等人密谋除掉宰相武三思。想不到的是,宋之问偷听到了这件事,他居然不顾恩情,派自己的侄子宋昙暗中向武三思告密。武三思先下手,王同皎等人因为被告而被斩首弃市,宋之问居然因此而升官。

14.朱元璋还没有得到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特务政治了。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准备进攻江西袁州,就派了一特务到袁州守将欧平章那里打探消息。该特务在打探后回来报告说,欧平章年纪已老,不足畏惧。朱元璋有点不相信,问特务,“你真的进到袁州城?”回答:“是的。”“有何凭证?”回答:“欧平章门前的两个石狮子都缺了尾巴,是我断掉的。”后来,朱元璋攻克袁州,真的就到欧平章门前,检查石狮子的屁股,果然不见尾巴。

15.元末,大将徐达围苏州,朱元璋命傅友德领兵到济定,为的是防止有人从背后袭击徐达。在送行会上,让降将方国珍陪酒,还找十几个妓女活跃气氛。方国珍可能有点喝高了,就让妓女把外衣脱了陪自己。结果,酒席还没有结束,一群卫兵就冲了进来,把脱了外衣的妓女和方国珍拉到马圈锁了起来,等方国珍酒醒了,朱元璋亲自到来,先把妓女的鼻子削了,然后对方国珍一顿训斥。方国珍说道:“死则死,为什么要把我跟这种贱人锁到一起!”朱元璋怒道:“你不遵我分别贵贱,我就以此等贱人侮辱你。”方国珍到后来可能都不知道,这是有人告密,而告密者正是朱元璋专门派去的人。

未完待续…大家的支持就是小编写下去的动力

来源:梦虎说趣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