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绘蓝图 乘绿向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6 21:58 2

摘要: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照亮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0年后,内蒙古电力集团以“绿”为笔、以“电”为墨,在祖国北疆绘就一幅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壮美画卷。作为自治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集团公司深耕新能源建设、守护草原生态、赋能绿色经济,用行

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照亮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0年后,内蒙古电力集团以“绿”为笔、以“电”为墨,在祖国北疆绘就一幅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壮美画卷。作为自治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集团公司深耕新能源建设、守护草原生态、赋能绿色经济,用行动诠释“每一度清洁电力的诞生,都是对绿水青山的深情守护”。本专栏将全景展现集团在“双碳”目标下的创新实践,记录内蒙古电力集团在智能电网建设、科技突围创新、绿电消纳送出等方面迈出的坚实足迹,讲述蒙电人“点绿成金”的初心使命。

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春雷唤醒神州。20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强化数智赋能,加快新质生产力运用,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数据“说话” 电网有“智”

2024年11月26日,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响沙湾沙漠,耳字壕500千伏“数字孪生”智能化变电站启动送电,标志着蒙西电网在数字技术核心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站利用关联运维相关数据的三维信息模型搭建实时三维立体场景,实现三维场景的可视化展示、智能操作、智能巡视、智能安全等运维业务应用,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数智化坚强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当前,电网数智化建设正从技术探索的“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场,展现了数字经济时代能源革命新图景。

内蒙古电力集团秉承“数字蒙电”发展定位,坚持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增效,夯实数字支撑,深化数字应用。

按照自治区要求,结合“双碳”和数字能源发展目标,内蒙古电力集团牵头建设内蒙古能源(电力)大数据平台,围绕现代煤化工、风电装备、光伏装备、新能源汽车、稀土、有色金属、生物医药七大产业链复合数据,通过开展能源数据分析,深度挖掘大数据价值,拓展“电力数据+”等应用,服务自治区能源绿色清洁低碳转型和智慧能源体系构建。

划着手机、轻点屏幕,账单推送、节能改造,能效提升、耗电减少,电费支出“少”起来,低碳转型“快”起来……这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场景,依靠一张能效账单已成为现实。

内蒙古电力集团在蒙电E家APP上增加“能效账单”功能。基于不同类型企业客户用电特性,从电量电费、峰谷、综合电价等维度,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综合能效分析服务。在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用电建议的同时,方便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和设备改造计划,引导企业从“减能”转向“节能”。

科技“突围” “驭网”有术

暮色中,当第一盏灯亮起,监控屏上的实时发电曲线勾勒出“两山”理论的蒙电答卷。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电网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量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新能源发电量居全国省级电网中第二位!新能源发电量占比35.6%,相当于每3度电中就有1度电是绿电。

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征程中,攻克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是核心挑战。数智化技术为破解能源安全、经济、清洁的“三重挑战”提供实践路径。

作为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新型电力系统“网源荷储”关键调度技术研究,经过两年的协同攻关,现场部署了国内首个省区级“网源荷储”一体化协同调度平台。

此外,“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区域电力系统协同发电及消纳关键技术”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项目解决了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区域电力系统面临的源网协同规划难、新能源主动调控手段有限、火电机组灵活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省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发电。

要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满足稳定供能需求,以储能为代表的灵活性调节电源是核心突破口,同时还需要数字技术的加持。

内蒙古电力集团积极发展储能产业,成功建成自治区首座10万千瓦级、20万千瓦级大型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呼和浩特市可镇、包头市百灵储能项目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2年,额济纳“源网荷储”微电网示范工程以构网型储能为支撑,成功构建世界首例全新能源种类、全负荷品类的广域可离网运行纯新能源电力系统。

2024年,在此项工程中首次应用的“支撑广域新能源电力系统并离网稳定运行的构网型储能一体化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该装备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实现了直属企业和内蒙古电网侧首台(套)装备“零”的突破,开辟了电网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携手攻关 “破题”有道

2024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吹响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集结号。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牵头建设的大青山实验室正式授牌,实质运作,填补了自治区省级实验室空白。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企业重点实验室,大青山实验室将与浙江大学、三峡陆上新能源、包钢集团等区内外创新单位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共同实施“可再生能源制取低碳零碳燃料”重大项目,探索绿电就地转化消纳的新路径。

在构建产业生态方面,内蒙古电力集团立足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依托科技兴蒙合作机制,主动融入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共建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试验研究基地。

2024年,围绕储能本质安全与运行,新能源就地转化等领域的技术难题,内蒙古电力集团获批8项自治区级科技项目,获得自治区级项目数和经费规模创历史之最,成为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攻关的主力军。

其中,内蒙古电力集团携手怀柔实验室、南方电网公司、清华大学等创新团队,共同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重点任务——“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外送关键技术”项目,攻关沙戈荒腹地百分百新能源大规模、远距离外送消纳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当前,面对前所未有的周期性变革,绿色低碳转型按下加速键,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蹚入深水区。内蒙古电力集团将顺应时代之变,拥抱数字能源新变革,乘数智之势,擘画数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TODAY蒙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