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孔肯雅热患者的自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6 21:17 2

摘要:“叩叩叩”,轻缓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穿着防护服的医生轻轻推开病房门,护目镜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小姑娘,恭喜你转阴啦!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今天就可以收拾东西出院回家咯!”

我叫漫漫(化名),今年22岁,广东佛山人。

七月的佛山很热,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但因为最近闹疫情,我出门时也总是长袖长裤,防蚊喷雾也喷的勤,没想到还是“中招”了。

7月30日,是我来到隔离病房的第六天。夏天天亮的早,窗外的树木很茂盛,总能听到外面的蝉鸣,无聊的时候我就盯着窗外发一会儿呆。

“叩叩叩”,轻缓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穿着防护服的医生轻轻推开病房门,护目镜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小姑娘,恭喜你转阴啦!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今天就可以收拾东西出院回家咯!”

“别急着动,关节痛还要再恢复几天呢。”护士姐姐闻声走过来,她戴着橡胶手套的手轻轻按住我的肩膀,“医生一会儿会给你开一些中药,回家坚持喝,继续调养好得快哦。”

患者出院前夕手臂上出疹子情况。受访者供图

回想起最近一周的经历,我觉得简直像做梦一样。

7月23日,我像往常一样从实习单位回到家中,吃完晚饭后,感觉自己的手臂很痒,像有小虫子在皮肤下游走,止不住地想挠。

我从小就是“招蚊”体质,被蚊子咬是常事,所以起初并没有当一回事。可是过了一会儿,我的手臂开始出现红疹,我开始怀疑,是过敏了吗?还是最近在佛山蔓延的基孔肯雅热?我心里咯噔一下,最近佛山街头巷尾都在说基孔肯雅热,症状不就是红疹、关节痛吗?

我抓了钥匙就往医院跑。抽血、验核酸、做检查,看着医生拿着化验单眉头微蹙的样子,最不愿面对的事实还是来了。“基孔肯雅热阳性,轻症,但得住院隔离观察。”

7月25日,我住进了医院。刚住院的那会儿,心里忐忑,也不断回想:每天出门长袖长裤,防蚊喷雾随时喷,蚊子到底是怎么钻了空子?

我完全不记得什么时候被叮咬的。医生说基孔肯雅热有12天的潜伏期,要追溯感染源确实困难。她也劝我不必太过担心,仔细地向我解释了现在的病情,“小姑娘别怕,你这个情况我们见多了,按时吃药很快就能好。”

住进定点医院头两天,症状像藏在暗处的猛兽,一点点露出獠牙。体温总在37.5度到38度之间徘徊,不高,却让人浑身发沉。腿上的红疹连成一片,痒得夜里睡不着。直到7月28日清晨醒来,摸额头时突然觉得清爽了,掀开被子一看,红疹淡了不少,酸痛也减轻了,只剩下小腿还有点沉甸甸的。

“你这是典型的轻症。” 医生查房时翻着我的病历本,笔尖在纸上沙沙响,“这次疫情大多是轻症,和你的情况差不多,但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要注意,他们容易出现并发症,反应也会大一些。”

同病房的张阿姨这两天精神也好了很多,她刚住院时总偷偷抹眼泪。“我家经济条件不太好,也不知道治这个病都用的什么药,贵不贵,能不能负担得起。” 她攥着衣角叹气,前几天总追着护士问药价,眉头就没舒展过。后来护士长拿着药单专门来一趟,指着单子上的条目一条条说:“阿姨您看,这几种都是医保里的,医生都给您选的性价比高的药,放心用。”

住院治疗的这些天,我喝的药里有西药、有中药,按时服下后,那些难熬的夜晚也变得温和起来。后来才知道,这次疫情里,不少医院都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医生每天给基孔肯雅热患者开出的药物之一。受访者供图

出院那天,护士姐姐反复叮嘱我注意事项:“回家要继续吃药,防蚊措施一定要做好。如果有任何不适,随时可以打科室电话咨询。”她说话时,睫毛在护目镜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认真得让人心头发暖。

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我深吸了口气,空气里有青草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进小区时,保安大叔从门卫室探出头:“漫漫回来啦?社区昨天刚在绿化带撒了灭蚊药,楼道也消过毒,放心住。”

后来了解到,和我同病房的患者也都陆续回了家,看着新闻里说,佛山市疫情快速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全省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连续下降趋势,我也打心眼里高兴,大家都熬过来了,真好啊!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