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催收火了!16个人干出1个亿收入,又拿了4.3亿融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6 16:01 2

摘要:在金融科技领域,AI技术正在掀起一场效率革命。美国初创公司Salient凭借其多语言AI催收Agent,成功将债务回收率提升了22%,并为客户节省了巨额合规成本。本文将深入剖析Salient如何利用AI技术重塑贷款服务行业,从车贷市场切入,逐步拓展到更广泛的金

在金融科技领域,AI技术正在掀起一场效率革命。美国初创公司Salient凭借其多语言AI催收Agent,成功将债务回收率提升了22%,并为客户节省了巨额合规成本。本文将深入剖析Salient如何利用AI技术重塑贷款服务行业,从车贷市场切入,逐步拓展到更广泛的金融服务领域,并探讨其背后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潜力。

这几年,还不上钱的美国人越来越多。美国家庭债务飙到18万亿美元,逾期率创下十年新高,催收需求被硬生生推上风口。

在国外,银行催收依旧停留在人工拨号、纸质记录的年代,效率低、成本高、合规风险还大。

在此背景下,一个只有16人的初创公司Salient杀了出来。它用多语言AI催收Agent,把债务回收率拉高了22%,还帮客户一年省下1200万美元合规支出。

上线不到18个月,Salient就做到年收入1400万美元。前不久,它又完成了6000万美元融资,由a16z领投,经纬创投、Michael Ovitz和YC跟投,投后估值冲到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

今天,乌鸦君就来聊聊这家用AI重写贷款服务行业的公司。

这几年大放水,美国的家庭债务一路走高。

根据最新统计,2025年一季度,美国家庭欠债高达18万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23年美国有1.31亿个家庭。换算下来,每个家庭负债高达13.74万美元,相当于100万人民币。

高杠杆遇上全球经济波动,还不上钱的美国人越来越多。

2025年一季度,美国家庭债务逾期率达到4.3%,学生贷款的严重逾期率更是飙到8%。相比之下,2024年底国内上市银行消费贷不良率只有1.49%。

在这种环境下,催收成了美国银行的刚需服务。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催收这事可没你想得这么简单。

传统催收效率低,培训成本又高。催收员要花数十甚至上百小时学习法规,打电话时平均拨3~5个才能接通一个,接通后还要层层核实身份、确认欠款,流程冗长又低效。

催收太激进,又容易被消费者保护局重罚。美国法律对借款人保护极严,催收需遵守隐私、沟通频率、破产保护等一系列规定,这大幅推高了银行的合规成本。

催,又找不到既高效又安全的办法。

不催,实打实亏钱。

这时,AI贷款服务公司Salient出现了。

Salient专注用AI提升贷款全流程效率,而在贷后环节,催收是最先切入的突破口。

它推出了一个多语言(英、西、葡、越)语音Agent,能通过语音、短信、网页等渠道发起催收对话,并即时回应“我欠多少”“能缓缓吗”等高频问题。

AI会基于借款人的历史互动记录(比如接电话的时间、沟通习惯)自动调整话术与联系时机,在到期前主动提醒。

同时,Salient还有着非常强的谈判意识。遇到“顽固”客户,AI还会测试不同谈判策略,比如换措辞、强调特定条款,快速找到最可能让对方点头的方案。

比如,借款人真要还不上了,Salient会参考借款人资料和贷方规则,主动协商可行的还款方案,如减免利息、违约金减免、分期付等。

借款人可通过语音/短信/网页立即查看、接受新计划及支付链接,无需等待人工审批,大幅提升配合度。

这套组合拳效果立竿见影。

据Salient用户报告,平均通话时间缩短14%,每天能处理40万通电话并提供7*24小时服务,人力成本暴降。更重要的是,借款人支付完成率提高22%,挂断率减少17%。

更难得的是,在把钱要回来的同时,Salient也把合规风险降到了最低。

为了保证催收行为的合规,Salient把“合规”写进了代码里。

首先,“熟读”相关法律法规。在处理单个呼叫之前,它会接受有关大量法规的全面培训,包括CFPB(消费者金融保护法)、FDCPA(公平债务催收法)、FCRA(公平信用报告法)、TILA(诚实借贷法)、UDAAP(不公平、欺骗性或滥用行为法)。

其次,考虑到不同州的法律差异,Salient会依州法律动态调整,例如纽约州规定晚8时至早9时不得拨打收债电话,无需人工干预。

美国《公平债务催收法》规定

这些举措,确保Salient的每一次催收提醒、谈判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免除银行遭受诉讼罚款风险。

对于特殊还款情况,Salient系统里专门装了“保护征信”、“处置抵押物还款”、“个人破产”的功能模块。(美国对个人破产的判定较为宽松)

若催收未果,Salient会自动整理清晰、合规的沟通记录,为后续法律程序提供有力证据,证明银行已尽责催收。

在整个流程中,银行始终掌控风险。

Salient可无缝对接主流支付和贷款系统,提供实时仪表盘,监测债务回收、拖欠趋势与潜在违规点。截至目前,它已识别超3.5万起违规行为,标记3000万美元的潜在欺诈。

Salient催收模块的数据看板,聚焦有效客户触达和承诺还款两项

既能把钱要回来,又不踩合规红线,Salient很快赢得了银行的青睐。推出仅18个月,这个16人团队就实现了1400万美元年收入。

在相对谨慎保守的金融科技行业,这样的成绩相当罕见。

在商业化跑出好成绩的同时,Salient的切入点也颇有讲究。

成立之初,公司没有选择覆盖整个消费贷,而是瞄准了占美国消费债务约9%的汽车贷市场。

这一选择源于CEO Ari Malik的经历。

此前,Ari在特斯拉的汽车贷部门任职时,亲历贷款行业服务的低效,他看中了用AI实现贷款自动化的潜力。

汽车贷的特性,几乎为AI量身定做:

借款人资料标准化程度高(收入、车辆估值等),AI能快速生成个性化还款方案,催收节点明确,方便流水线式处理。

加之,该领域由Westlake(美国最大的私人车贷公司之一)等头部公司垄断,形成相对集中的市场格局。这意味着,单点突破即可快速实现规模化复制。

Salient最初只是想做个AI自动拨号的工具,但随着技术迭代和对痛点的理解加深,团队意识到,产品完全可以升级成AI驱动的全流程贷款服务平台,而当时市场上几乎没有对手。

团队配置让扩张有了底气。联合创始人Mukund Tibrewala(Ari的高中同学,曾任职Dropbox、Airtable)擅长代理式工作流和“合规优先”AI架构,让Salient从单一工具跃迁为平台型产品。

左Ari Malik,右Mukund Tibrewala;来源:YC Root Access, Youtube

关键转折来自标杆客户Westlake的认可。

2024年中期,Salient与Westlake开始合作。在此后一年时间里,Salient与超300万个独立借款人合作,处理了超10亿美元贷款交易,并且不到两年就实现正现金流。

这300万借款人的行为数据也铸就了Salient的核心壁垒,通过对这一数据的结构化解析,包括还款记录、通话响应率、协商偏好等,基于还款方案接受率动态优化谈判策略,形成独特的金融Agent。

借标杆案例,Salient接连拿下了EXAR、American Credit Acceptance等汽车贷以及美国三大上市银行。

客户的反馈是最有力的证明。

车贷公司Westlake表示,借款人投诉减少、合规风险几近归零,一年省下1200万美元;CPS则表示收款策略更精准,现金流和信用表现同步改善。

Salient的高速起量并不是孤例,这几年AI放贷正迎来全行业的加速周期。

Abound最新财年收入涨151%至6680万英镑、利润暴增25倍;Upstart季度收入同比涨56%,预计2025年收入冲击10亿美元。

长远来看,Salient瞄准的并不仅是做一款高效的贷款工具,而是要成为美国贷款行业的“记录系统”。

催收只是起点,这套模式还有望延伸到反洗钱、保险理赔、跨境支付等更多高合规场景。

投资人看中的,正是它在金融工作流中的深度嵌入能力,用“重度垂直AI+闭环数据”重塑流程,让合规从消耗成本的负担,转变为企业的核心壁垒。

文/朗朗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乌鸦智能说】,【乌鸦智能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