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化新重庆“含绿量”有多高?8月12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由央媒和市级媒体组成的媒体采访团将陆续走进16个区县,挖掘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奏响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编者按:
现代化新重庆“含绿量”有多高?8月12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由央媒和市级媒体组成的媒体采访团将陆续走进16个区县,挖掘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奏响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上游新闻记者推出《活力中国调研日记》系列报道,及时捕捉呈现调研采访中发现的有益经验、有效做法和亮点成就,充分展示重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生动实践。
8月16日下午,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的目光聚焦南岸区,走进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制冷”)。相比工厂过去给人的刻板印象,美的制冷几乎以一年一变样,刷新着这里的“智能”速度,以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诠释着另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
美的制冷工厂里的光伏储能电站。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美的制冷将“绿色基因”深植于研发、生产、管理的全链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碳排放强度下降32.5%,年贡献绿电约460万度,减碳约2620吨,超过25项绿色工艺技术落地应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00吨。
美的制冷工厂里的生产线。
走进美的制冷的生产车间,采访团的媒体记者同行们注意到,与传统制造业印象不同,这里空气清新,环境整洁。“我们追求的不仅是达标排放,更是‘近零排放’和资源高效利用。”公司环保负责人介绍道。
美的制冷将绿色理念贯穿污染防治全过程。
水污染防治:通过工艺优化和深度处理,实现了生产废水中重金属含量降至0,所有废水废气排放均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确保合规和有效控制。
大气污染防治:投入先进治理设施,生产废气处理率达到95%以上,尤其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源头替代、过程控制和高效末端治理,实现VOCs产生量大幅降低80%。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固废环境影响。
采访团记者参观美的制冷工厂。
而在美的制冷厂区,一片片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据悉,该企业已完成7MW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并结合1.2MW储能电站,有效平抑用电波动,大幅提升企业绿电使用占比。这套“光储一体”系统年均可贡献约460万度清洁电力。
美的制冷工厂里的生产场景。
中国日报科技主编苑庆攀参观了美的制冷工厂后表示,重庆的工业如此发达,令人侧目。尤其是绿色环保理念在工厂发展建设上的具体实践,让人耳目一新,值得点赞。
自动化搬运车。
记者手记:
在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制冷设备工厂,更是一座用科技与匠心打造的“绿色智造”标杆。轰鸣的机器是效率的象征,更是智能化、低碳化运行的体现;厂房屋顶的光伏板不仅收集着阳光,更积蓄着企业面向未来的绿色动能;方寸屏幕间跳动的数据,是数字化为绿色发展注入的精准灵魂。
从一滴水的纯净,到一缕气的洁净,再到一度电的绿色,美的制冷用实际行动证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绿色是永恒的底色,智能是强大的引擎。当“零碳工厂”的愿景照进现实,当“绿色供应链”串联起产业未来,我们触摸到的是重庆制造业向“新”提“质”、逐“绿”前行的坚定步伐和澎湃活力。这,正是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最富科技感、最具含金量的“含绿量”。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实习生 魏则霖
来源:上游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