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牺牲中国的利益,意大利为了讨好美国,可能在欧开启恶劣先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6 11:08 4

摘要:这个动作表面上说是为了“防止美国误会”,但背后却隐隐透出一股不寻常的气息。就在一年多前,意大利还在对中国释放出合作信号,甚至签下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备忘录,如今却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8月12日,一条看起来不起眼的消息在许多国际媒体悄然传播——意大利政府正在考虑限制中国企业在本国关键行业的投资。

这个动作表面上说是为了“防止美国误会”,但背后却隐隐透出一股不寻常的气息。就在一年多前,意大利还在对中国释放出合作信号,甚至签下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备忘录,如今却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为何意大利会突然对中国企业“翻脸”?这背后到底是美国的施压起了作用,还是意大利自己有盘算?

意大利这次的“反常操作”,会不会成为其他欧盟国家效仿的开始,从而彻底改变中欧之间的经济合作格局?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去年开始说起。去年七月底,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到访中国,当时场面和气,双方还签署了未来三年的合作计划。梅洛尼当时表现得很积极,声称愿意和中国加强合作,扩大双边贸易。

可没过多久风向就变了。意大利突然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并声称是“为了避免引发美国方面的误解”。

紧接着,意大利政府又对中资持股的倍耐力公司表示担忧,称其中化集团的股权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开始研究如何让中化主动或者被动地“退出”倍耐力。

倍耐力是意大利本土的知名轮胎制造企业,生产线遍布全球,是意大利制造业的代表之一。中化集团本是通过合法方式获得股份,并未插手公司经营,更没有进行任何政治操作。

可意大利方面就是咬定一点:只要有中资,就有“安全隐患”,就要“研究限制”,甚至呼吁“清退”。这一下子让外界看不懂了,难道之前的合作都是假的?

其实事情到这一步,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考虑了。欧洲多国在俄乌冲突中跟着美国走,经济上却吃了大亏。尤其是能源价格飙升、制造业成本上升,让不少国家财政吃紧,民众怨声载道。

意大利作为南欧经济体,原本就负债累累,这几年日子一直不太好过。但他们不是想着怎么稳住和中国的合作关系,而是打起了“投美换好处”的算盘。

说白了,就是想拿中国企业当筹码,去换美国的一句“理解”或者一点政策偏向。而他们挑的“靶子”,正好是那些已经在意大利深耕多年的中资企业。这些企业本来是来投资、建厂、搞合作的,给意大利带来了就业和税收。

可现在却成了“必须清理”的“威胁”。这番做法,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想要吸引外资的国家该有的态度。

不止如此,意大利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并不是孤立事件。这背后其实牵涉到了整个欧盟对华态度的摇摆。

就在意大利对中资出手的同时,欧盟也对两家中国银行实施了制裁,理由是“协助俄罗斯规避贸易限制”。这两家中国银行背后均有立陶宛资本的影子,与当地政府政策密切相关。

中国商务部迅速做出回应,把两家立陶宛银行列入反制清单。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对欧盟不合理制裁的直接回应,也是一次明确的立场表达。

谁挑起对抗,谁就必须承担后果。中国在这场博弈中保持了高度克制,但也明确表态——不能无限度容忍。反制不是目的,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企业合法利益。

意大利这边却没能从中吸取教训,反而继续往前冲。他们研究的限制措施不只是针对未来的投资,甚至连过去已经完成的收购都要“回头算账”。

就连那些签过合同、走完程序、已经在运营的项目,也可能面临强制撤资。这种做法,国际上一般称为“政治干预经济”。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毁约”。在中国企业眼里,这样的国家既不讲规矩,也没有信用。你今天说合作,明天就翻脸,那谁还敢来投资?

更离谱的是,意大利政府的动作并不只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背后的真实目的,是想要在中美之间“讨好一方,踩低一方”。

他们以为只要对中国出手,美国就会“另眼相看”,在关税、援助、投资方面给自己开绿灯。可现实是,美国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有心情顾得上意大利?

美国国债早就突破37万亿美元,连年利息都高得惊人。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对盟友的要求只会越来越苛刻,不可能因为意大利“牺牲中国”就改变既定战略。

意大利这笔账打得太精,结果可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方面损害了和中国的合作基础,另一方面也未必能讨到美国的“欢心”。

更危险的是,意大利这套操作如果被其他欧盟国家效仿,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合作环境也会急剧恶化。

到头来,受损的不是中国,而是整个欧洲的信誉和投资吸引力。中国一向主张互利共赢,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但并不意味着面对恶意行为我们就会坐以待毙。

如果意大利执意走下去,中国完全有能力采取“精准反击”。比如在奢侈品市场、机械设备甚至旅游领域实施限制,影响的将是意大利的支柱产业。

别忘了,中国是意大利奢侈品的最大消费市场。一旦市场失去,中国品牌影响力将断崖式下滑。说到底,意大利真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那就得准备好承担代价。中方不会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任人宰割。

意大利政府一边说要合作,一边却设障碍、搞限制,这种“两面派”做法,迟早会失去中国市场的信任。到时候想重新合作,只怕连门槛都进不去了。

欧洲的未来,不在一味讨好美国,而在于找到真正的平衡点。如果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商业契约和合作精神都无法保障,那谈什么双边关系、互利共赢?

中国不会因意大利的做法而止步不前,相反,这正是我们警醒、优化外部布局的机会。今后,中国将更加重视与真正可信赖的国家合作,减少对不稳定市场的依赖。

我们走自己的路,让那些短视的国家看清现实,才是最有效的回应。意大利试图通过牺牲中国企业的利益来博取美国欢心,不仅不明智,也极可能自食其果。

中国有底气、有能力、有手段捍卫自身权益,绝不会被某些国家牵着鼻子走。对于类似做法,中国也会有计划、有节奏地作出回应,让世界看到我们的立场和力量。

信息来源:

针对欧盟,中方决定反制!

2025-08-13 15:53·红星新闻

来源:巍律议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