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NAS玩家来说,折腾影音可以说是每位用户的必备技能,毕竟设备花了上千元,如果只是用来搞存储确实有点亏,所以在NAS上搭建媒体库,为我们提供高品质的观影体验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回本选择。
对于NAS玩家来说,折腾影音可以说是每位用户的必备技能,毕竟设备花了上千元,如果只是用来搞存储确实有点亏,所以在NAS上搭建媒体库,为我们提供高品质的观影体验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回本选择。
目前绿联、极空间,以及飞牛这些新势力NAS还是很懂咱们国内群体的,在保证最基本存储需求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娱乐体验,尤其是它们在影视应用方面的表现就非常不错,并且也确实吸引了众多用户为此买单。
但是对于群晖、威联通这类传统NAS,或者自组Unraid这种第三方NAS系统,想要管理媒体库可能就需要自己折腾了。比较知名的有Plex、Emby、Jellyfin这种第三方的媒体库管理工具,一套流程下来繁琐不说,还可能出现各种未知问题(比如说因为网络不通无法刮削,或者没办法做到跨平台播放)。
所以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最近发现的国内大佬开发的一套专为影音爱好者打造的开箱即用、功能强大、且支持跨平台管理与播放的媒体库工具『Cinemore』,看看它是怎么一站式管理和播放我们NAS中的媒体文件的。
提前透漏:该工具分为免费版和付费Pro版,两者区别文章最后会提到,并且也会有我个人对于收费的一些看法~
Cinemore是一个媒体库的管理程序,可以帮助我们整合存储在本地、NAS 和网盘中的影视资源,为我们提供一站式刮削、管理、与播放的媒体库管理程序。
和同类型的Plex、Emby、Jellyfin工具相比,Cinemore配置起来更简单,管理起来更灵活,使用起来更方便,更适合咱们国人影音爱好者上手体验。
Cinemore官网地址:https://cinemore.com.cn/zh
Cinemore主要亮点包括:
全源整合:支持SMB/FTP/WEBDAV多种协议,一键连接本地、NAS、以及各大网盘资源,打造统一媒体库。极速刮削:可在30秒内完成400+影视文件的元数据匹配,精准度达98%,并支持手动修正识别错误。多维分类:按影片类型、风格、年份、语言、分辨率等多维度自动归类,并自动生成系列电影。跨平台播放:支持iOS、安卓、Apple 电视端、安卓TV版客户端,同一ID还可实现全端进度同步。内网穿透:无需公网IP也可远程直连家中NAS,就算外出也能流畅播放NAS中的高清4K影视。权限管控:可以设置不同的独立账户,每个账户拥有专属播放列表、观看历史和个性化推荐。需要说明的是,Cinemore是支持双模式运行的:
1,本地模式:作为单独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各大客户端,直接管理手机或者网盘,以及局域网中的影音文件;
2,私有云模式:作为私有云服务部署在支持Docker功能的NAS上,直接管理本地或者局域网中的影音文件。
对于我们NAS玩家来说,私有云服务部署是最直接,也是最高效的选择,所以接下来的教程和体验,也是基于此模式下进行的,至于演示的设备,依然是我手头主打的极空间NAS。
先在文件管理器的Docker目录新建一个convertx的文件夹,然后在该文件夹下再建一个data子文件夹用来映射配置文件和数据缓存的持久性。
在新增项目页面自定义项目名称,输入以下 Docker Compose 配置信息后点“创建”按钮:
services: cinemore-server: image: cinemore/cinemore-server:latest container_name: cinemore-server ports: - "8000:8000" # 项目打开端口,冒号前面请勿和本地冲突 volumes: - /path/to/data:/app/data # 冒号前面为data子文件实际路径 - /path/to/media:/media # 冒号前面为媒体库实际路径 restart: unless-stopped以上代码需要根据注释自行修改,没有注释的默认即可,镜像的拉取需要自行解决网络问题。其它品牌的NAS粘贴过来之前建议使用AI工具优化一下,以防止格式问题造成的无法识别。
顺便说一下,volumes映射的路径需要使用“查询路径”查找到真实路径直接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个人觉得极空间这里对于新手小白已经是相当友好的操作了。
如果有更精细化媒体库映射需求的,官方也有详细的映射说明。
部署好之后就能看到容器已经正常运行中。
项目初始化:
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浏览器【IP:端口】的方式打开服务器的后台Web页面,进来之后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管理员账户。
然后就可以开始添加文件源。因为我们在部署的时候已经关联了NAS中的媒体库,所以可以看到它已经识别到了一个本地可用源。
(通过添加文件源这里可以看到:除了本地源,它还支持SMB/FTP/WEBDAV多种协议的共享,以及支持阿里云盘、115云盘,以及123云盘的挂载服务,并且开发者也说了,后期会通过更新的方式支持更多的网络协议与网盘服务)
然后我们随意对文件源命名,就能直接“连接”。
连接之后它就能识别到媒体库内的所有文件夹。因为我关联的这个媒体库已经将电影、电视剧分好类,这里直接勾选即可。
刮削与整理:
在“任务”这里可以看到刮削的进度和状态,因为我关联的这个媒体库资源不是很多,所以它竟然在3s之类就全部刮削完成,刮削速度确实快的离谱,遗憾的是还有2个未匹配。
点进去之后看了下是命名不规范导致的,所以手动修改正确的命名之后就能顺利刮削了。(如果有刮削错误的,我们也是需要通过手动修正的方式重新刮削)
在回到“任务”,可以看到已经没有问题,全部刮削完成。
然后在媒体库中就能看到最终的刮削效果,主打一个简洁美观。媒体库展示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多维分类与影视海报墙。
多维分类:分类方面确实够细致且全面,它可以按照影视文件的类型、风格、年份、语言、国家和地区、分辨率等多维度自动归类与筛选。影视海报墙:根据分类展示所有符合的影视海报封面,除了常规的影视名称与上映年份,还有评分展示,这个倒是中规中矩的。先看电影方面的刮削详情,展示的除了有剧情简介,以及文件信息等,还有不同风格的影视海报,这个情绪价值还是值得称赞的。
然后是剧集方面的展示,它这里竟然直接给到了分集简介,作为一个刚起步的媒体库管理工具,这一点说实话是很难得的。
不得不说,它在刮削方面确实挺厉害的!但是有点也必须吐槽下:这么漂亮的海报墙,竟然不能直接播放!虽说它只是一个服务端,但是不能直接播放感觉有点违背传统认知,希望个后续开发者能和Plex、Emby、Jellyfin一样,加上播放功能就完美了~
其它功能:
考虑到NAS中的使用场景,Cinemore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用户权限管理问题。比如说我们除了刚开始设置的管理员账户,还可以添加普通用户与儿童账户,且这两个用户都可以设置单独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账户的过期时间。
除此以外,这两个账户还支持:
普通用户:添加黑名单确保某些影视内容不可见儿童账户:添加白名单确保指定内容可见另外Cinemore还支持无公网远程直连访问(也就是P2P模式),不过根据官网说明,这个功能需要docker使用host模式,且NAS和移动设备都处在IPv6网络下才可以。
我目前这边没有这个条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部署之后自行体验,有问题可以反馈下,等待开发者处理就可以了。
前面说过我们因为在NAS上部署的是服务端,所以目前还不能直接播放。播放需要Cinemore客户端,好在它的客户端目前还算完善(Windows客户端也即将上线),几乎也算全平台了。
我这里以安卓端为例,在谷歌应用市场安装好Cinemore APP并打开,进来之后会有两种模式让我们选择。因为我们今天部署的是私有云模式,在选择私有云模式之后,可以选择扫码的方式一键直连部署在NAS中的服务器。
PS:据说安卓端的开发进度比iOS端慢半拍,所以理论上iOS端要比现在的安卓端体验上要好一些,有兴趣的小伙伴请自测~
可以看到APP端的Cinemore显示效果还是非常高端大气的,除了我们看到常规的电影、电视、系列分类,在顶部位置做了动态轮播,包括高分与近期热门新作。
另外它也支持将系列电影自动合并在一起(比如说我NAS中的“钢铁侠”三部曲就安排在一起了),详情页展示的也非常详细,除了大幅海报,还有影片信息、简介、以及演职人员表,同时如果是剧集(电视剧),还有单独的分集简介与剧照,观影的情绪价值绝对拉满!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贴心的是它还有一个合集分类,它会根据影片的风格、播出平台、制作公司、演员和导演为我们进一步分类,其中风格还给到了超十种不同类型的分类,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观影需求。
播放方面普通的我就不用测试了,直接播放更高规格的杜比视界,可以看到Cinemore支持的不错,不管是画面的色彩,还是声音,全部解码正常,遗憾的是目前还不支持 ISO、BDMV 格式的原盘播放,这个据说后续会安排。
在播放界面除了常规的进度条快进快退,还支持倍速,字幕,音轨设置,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是安卓客户端的原因,个人觉得可设置项有些偏少,还可以加入码流,画面比例等更细致化的设置。
不过它在字幕方面的设置倒是非常的详细,除了可以自由选择内嵌字幕与个性化的字幕设置,还能加载外部字幕与字幕在线搜索(字幕在线搜索需要提前配置好opensubtitles和assert的apikey)。
另外如果在播放剧集(电视剧)的时候,它的分集展示也非常赞,对于喜欢选择和跳片观影的用户非常友好!
前面说了,Cinemore是分为免费版与付费Pro版,两者在使用体验上几乎一致,主要区别是免费版每天只能播放3次,且只能添加一个文件源地址以及私有云服务,而付费Pro版则没有任何限制。(貌似目前每天只能播放3次的限制只是IOS端,我这几天使用安卓端还没这个限制~)
付费Pro版的收费标准为连续包月8元,连续包年72元,终身买断258元。好消息是我这边找到开发者申请到了推广福利“早鸟价”,使用推荐码“starkc ”即可享受到半价折扣,以及7 天的免费无限制体验资格。
最后来谈谈关于这个项目收费我个人的看法:
也许很多小伙伴会对收费有抵触情绪,但是从长远来看,付费不仅意味着更好的品质和服务保障,也是一个好的工具持续发展的关键,毕竟这年头用爱发电想要长久真的很难。
从另一方面来讲,Cinemore与同样付费的竞品Infuse来说,价格其实已经相当亲民。虽说在功能体验上目前可能还有些地方不够完善,但Cinemore毕竟刚面世不久,很多功能正在不断更新和优化。与其等待一个完美工具的出现,不如趁现在优惠支持一个“潜力股”,毕竟等到它真正崛起的那一天,受益最多的还是我们自己。
当然,有条件和有能力的也可以继续折腾其它免费方案也未尝不可,毕竟不花钱才是最香的。至于绿联,极空间,以及飞牛的用户基本就不用考虑它了,因为这些品牌的 NAS 本身已经自带了非常强大的媒体管理和播放功能,完全能满足我们日常的观影需求了。
来源:数码小能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