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跌了,怎么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18:23 2

摘要:其中一些内容虽然之前通过文字也分享过,但用视频串起来讲,对于朋友们理解这个估值模型的运转逻辑,使用方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用时二十多个小时,拍了一条十分钟的长视频,很辛苦,但是有收获。

分享在视频专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主页查看。

其中一些内容虽然之前通过文字也分享过,但用视频串起来讲,对于朋友们理解这个估值模型的运转逻辑,使用方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甚至继续深挖这个模型的过程,就能解决很多朋友在投资上的疑问。

[呲牙]

比如最近收到最多的问题。

银行股跌了,开始调整了,跑不赢牛市,怎么办?

我之前反复说过,银行未来很可能跑输大盘,朋友们可能觉得我是说着玩儿的。

其实在牛市到来之前,就应该把这个问题想明白。

一个是,银行在牛市开始前,就大涨过了。

新加入的资金,新加入的股民,根本不敢随意参与这个板块,在他们的视角下,估值无所谓,价格信号,价格的短期表现,更重要,他们认为很多银行股,看起来已经涨了一倍还多,不可能再涨了,太贵了(实际不贵),比如农业银行这样的。

​[衰]

其实从绝对估值的角度,我们知道很多银行并不贵,但新的资金不愿意参与,那也没什么办法,甚至大家认为这里存在很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因为新的资金不买,所以老钱为了在牛市不踏空,本来也有很多获利盘,也在卖出银行,导致了银行的短期调整,各种因素都有吧,银行的基本面其实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没必要太担心。

这个其实纯纯就是心态的问题,如果只是因为市场的一些看法,或者是新股民的偏好,就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我觉得是非常不成熟的,不利于长期赚钱。

第二,股价短期下跌,反而会增厚我们的长期收益。

通过《极简估值模型2.0》的使用和推演,你可以轻松的发现,PB的下跌,对于我们这种愿意长期持股的真价投来说,其实是好事,并不影响最终价值的兑现,甚至还会增厚我们持有过程中,分红复投的收益。

​[呲牙]

这一点,下一期视频的进阶内容中,我可能就会讲到了。那么以持有净资产的角度去持有股票,心态会好很多,不要老想着去掏别人的兜儿,可以慢慢等钱送过来,等待市场的价值发现过程。而且我觉得,等其他板块涨过一轮,银行是可能有补涨的,早涨晚涨,早晚要涨,不要着急。

手把手教您做估值:极简估值模型2.0

这一点就属于反复使用估值工具,就能想明白的事。对于我来说,如果银行整体回调,再次出现一个非常值得参与的,诱人的估值,我会毫不犹豫把杠杆仓位打上去。现在3.2%的融资利率,就是为这些机会准备的。

​[狗头]

第三,要以仓位配置的逻辑去思考问题。

我想问一下,从低估值的,便宜的,没什么风险的银行跑出去的资金,你准备配置哪些行业和板块呢?卖出低估值的板块,买入偏高估值的板块,从大方向上看,是不是本身就有点儿问题?如果是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板块,还好,我自己也同时覆盖了好几个成长板块,但是有的朋友没有经过太多研究,对其他行业是缺乏了解的,这个时候盲目扩大自己的投资范围,并不明智。

当然了,这个东西,劝了也是白搭,很多朋友在不同的板块之间搬砖,不断地进行仓位平衡调整的,没有问题,只是需要事先想清楚,自己整体仓位的预期回报率和对应的风险,提前制定计划,不要冲动行事。

第四,对于我选出的优质银行来说,还是坚持三年一倍的判断。

这个三年一倍,在大牛市的浪潮面前,可能有点儿不够看,可能跑输指数,可能在和其他股民的“收益竞赛”中落入下风,不过你要明白,赚的是低风险的,高度确定性的钱,是可以上大仓位的钱,这就是优质银行对于我们普通股民最大的意义。

我昨天在论坛里说,如果只有20万在股市,很多股民选择去投机,但如果有200万,就必须一定程度上去考虑风险和收益的问题,追求高收益的优先级就不那么重要了,而如果我有2000万呢?投机这种事,我就基本说拜拜了,说实话,经常做投机的人,很难积累到2000万。

而我认为,不管是有20万,还是200万,还是2000万,磨炼的都应该是价投的技术,加深对于行业和公司的理解,以及对估值方法的探索。当我只有20万的时候,就在为未来的2000万,甚至两个亿做好准备,这样我才能配得上自己未来拥有的财富。

​[呲牙]

否则怎么赚的,真的有可能再用同样的方式亏回去,因为能力配不上自己的财富。

这个在漫长的股市历史上,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大部分投机客,除非突然顿悟转向了投资,最后的结果大多不太好。

接着说回《极简估值模型2.0》的事情,这个视频里面我新加入的内容是,对于PB市净率、PE市盈率、ROE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核心关键指标之间,关系的解读。

很多朋友对这一套理论,没有系统学习过。

很简单,直接看公式:

PB=Price/Bookvalue,也就是价格/净资产;

PE=Price/Earning,也就是价格/盈利;

ROE=Return on Equity,其中Equity也是净资产,Return也是盈利,所以ROE=盈利/净资产。

你会发现,把PB、PE、ROE三个指标视作一个整体系统,他们描述的其实就是一个股票的净资产、价格、盈利,这三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可以相互转换。

PB=ROE*PE;

PE=PB/ROE;

ROE=PB/PE.

这三个公式要灵活使用,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股票当下的状态,也就是估值,可以认为,对于特定的PB,一个股票的ROE越高,盈利能力越强,那么它的PE也会越低,也就更有价值,更低估,更值得买入。

​[呲牙]

而我们的估值模型,是建立在PB-ROE框架之下的,刻意忽略了对PE的讨论,但其实已经隐含了PE因子的。

那么这里我们的目标就是反复找到那些高预期ROE,以及低PB的股票,对应的就是高预期投资回报率。

这一套理论太牛了,几乎能完美解决所有的银行股、券商股、保险股、基建股、资源股、公用事业股等价值股的估值问题,适用范围极广,我觉得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必须拿下。

下一期视频会做更深度的讲解。

对于我个人来讲,未来是一定会迁移去视频平台的,目前初步的计划是,文字做深度分享,视频先做一些投资理念的传播、普及。

但是最近逐渐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就是视频其实也可以做深度内容,只是大家平时看的主要是娱乐和嘻嘻哈哈的内容,真正想学一点东西,是可以找到高质量的视频的,可以主动做筛选。

文字的价值依然在线,文字的深度,对思维的启迪作用,肯定是视频内容比不了的,而做投资,是需要经常进行深度思考的。

感兴趣的朋友,两边儿都可以关注一下,内容可以互补,并不冲突。

​[呲牙]

短视频是大趋势,文字内容是基本功,但底层的东西,首先要有成熟的投资理念,要有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认识,能不断地找到预期差的部分,分享的内容才有质量。

来源:夏至198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