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娱乐时代:AI、短视频、短剧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与选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20:08 2

摘要:在探讨当今社会的网络使用习惯时,一个有趣的现象浮出水面:若以十年前的标准衡量网络成瘾,如今几乎人人皆可贴上“网瘾”标签。据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突破56.5亿大关,占总人口的68.7%,成年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稳定在6小时38分钟,这一数字多年

在探讨当今社会的网络使用习惯时,一个有趣的现象浮出水面:若以十年前的标准衡量网络成瘾,如今几乎人人皆可贴上“网瘾”标签。据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突破56.5亿大关,占总人口的68.7%,成年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稳定在6小时38分钟,这一数字多年未有明显波动。

然而,与十年前相比,互联网世界的新发明与流行趋势层出不穷,也随之带来了新的社会议题。过去,电视与搜索引擎曾被指责让人变笨,现在,短视频与人工智能(AI)又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本期杂志深入探讨了这一“碎片化”娱乐时代,揭示了无休止的短视频滚动、扣人心弦的短剧以及瞬间爆红的神曲,如何像狂欢节一般争夺着我们本已稀缺的注意力。

音乐行业也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经历了深刻变革,以Spotify为例,平台上一位名为“揽佬”的音乐人今年7月超越了周杰伦,成为热门话题。“揽佬热潮”背后,是互联网对音乐生态的重塑,它不仅培养艺人,更在批量制造“热歌”。短剧市场同样日益成熟,观众开始追随特定的“厂牌”,但制作公司对于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焦虑并未因此减轻。下沉市场的巨大流量,甚至吸引了一批拥有光鲜履历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成为团播主播、短剧编剧或运镜师等新职业。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或许应先冷静下来,深入探究那些令人欲罢不能的内容究竟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以及我们为何会沉迷其中。在批判之前,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机制,并以更成熟的姿态去面对这一现象。

杂志进一步分析了现代人的注意力问题,指出这并非能力下降,而是选择策略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通过多个案例,如“神曲”的诞生过程、微短剧的商业模式变化以及年轻人对下沉市场的态度,展示了互联网娱乐产业的多维度影响。

杂志还探讨了个人如何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保持自我,引用了畅销书《上瘾》作者尼尔·埃亚尔的观点,强调个体应承担起管理自身注意力的责任,决定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以及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一系列深入研究和访谈中,文章还触及了快餐业的变革、F1赛事的全球化转型、职场中的“妈妈岗”现象,以及AI对社会的潜在影响等多个话题。

通过这些丰富的内容,本期杂志不仅描绘了一个多元化、快速变化的互联网娱乐时代,也促使读者反思在这一时代中如何保持清醒与自主。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