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艾肯网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国内中央空调单元机市场下滑态势显著。尽管 19.2%的市场占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 17.8% 的下滑幅度,不仅大于中央空调行业整体颓势,更凸显出单元机在市场结构性调整中承受的深度压力。显然,这一市场的下滑是内外部因素双重作用的
据艾肯网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国内中央空调单元机市场下滑态势显著。尽管 19.2%的市场占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 17.8% 的下滑幅度,不仅大于中央空调行业整体颓势,更凸显出单元机在市场结构性调整中承受的深度压力。显然,这一市场的下滑是内外部因素双重作用的必然结果。
作为中央空调行业核心驱动力的房地产市场,其持续萎靡直接导致单元机配套项目大幅减少。2025年上半年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住宅投资下降10.4%;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降幅达 19.6%。同时,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达21.3个月,三四线城市更是超过 30个月。房地产开发节奏的放缓,使得单元机在新建住宅领域的装机需求大幅缩水。
从家装市场来看,消费分层加剧让作为中央空调入门级产品的单元机,面临着多联机与分体机的双重替代。在高端市场,随着消费者对中央空调认知度的提升,多联机凭借更优的性能成为偏好选择,而单元机在智能控制、健康功能等方面的技术上限相对不足。在低端市场,分体式空调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和更低的安装门槛,在注重基础冷暖功能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分流了部分需求,再加上新的家电补贴政策倾向,进一步推动预算有限的消费者选择分体式空调。
渠道销售市场方面,受房地产市场及项目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单元机传统依赖的工程代理商与家装经销商信心持续走弱,由此会产生选择采取 “快进快出” 策略的倾向,不愿囤货压货,这也对单元机的销售流转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行业强制标准升级以及原料成本上涨形成的“双重挤压”效应尤为突出。2025年2月实施的《热泵和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标准,要求单元机能效水平提升至 APF3.6以上,较旧标准提高约20%,这意味着部分老旧生产线需完成技术改造,而生产线改造成本迫使一些小型厂商退出市场。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电解铜价格同比上涨12%,冷轧钢板价格上涨8%,直接导致达标单元机生产成本增加,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单元机在价格敏感市场的竞争力。
整体来看,单元机市场呈现“头部集中、腰部混战、尾部淘汰” 的格局。从主流品牌格局来看,单元机市场依旧以国产品牌为主导,而格力和美的进一步巩固其“双寡头”领先局面。
格力以30%以上的市场占比稳居行业榜首,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积淀深厚,旗下单元机产品 APF 值普遍达到 3.8-4.0,不仅远超强制标准门槛,更规避了能效升级带来的淘汰风险,提高了其产品可信赖度;二是渠道网络形成立体覆盖,在三四线城
市广泛布局,为中低端客户提供了可靠消费渠道。
美的凭借20%-3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其差异化优势集中在智能化与场景化创新,搭载智能系统的单元机可实现与全屋家电联动。此外,在华东、华南等地的精装房配套项目中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在渠道方面则注重线上和线下的双重驱动。
第三梯队品牌有海尔、日立、海信、奥克斯、大金、三菱重工海尔、东芝、麦克维尔、开利、三星、三菱重工、积微GCHV、iCongo、三菱电机等,这些品牌的竞争焦点各有其势。
海尔以“节能+健康”为核心,其搭载自清洁功能的单元机在医疗机构项目中拥有一定优势,同时通过旗下高端子品牌切入别墅市场,填补其高端市场空白;日立、大金等外资品牌凭借深厚变频技术优势和用户基础占据高端商用市场;海信、奥克斯主打性价比策略,凭借广泛的品牌知名度在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商业体中占据优势。
来源:时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