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2年5月4日,我在太岳区3000多人参加的纪念“红五月”的集会上,作了如何根据中央整顿“三风”精神,结合太岳具体情况进行整风的报告,号召全区党政军民立即掀起学习整风文件、开展整风运动的热潮。7月,太岳区党委制定了整风计划。从8月起,全区干部开始学习整风文
(六)太岳根据地的整风运动
1942年5月4日,我在太岳区3000多人参加的纪念“红五月”的集会上,作了如何根据中央整顿“三风”精神,结合太岳具体情况进行整风的报告,号召全区党政军民立即掀起学习整风文件、开展整风运动的热潮。7月,太岳区党委制定了整风计划。从8月起,全区干部开始学习整风文件。但是由于日军的连续“扫荡”,根据地军民不得不以极大的力量投入反“扫荡”作战,所以整风文件的学习时断时续。
1942年9月1日,中央发出《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即“九一决定”)。根据这个决定,1942年9月成立了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邓小平同志为书记。太行分局领导太行、太岳、冀南、晋豫四个区党委。10月21日,太岳、晋豫两区合并,我任合并后的太岳区党委书记兼太岳军区政委。不久,中央又任命我为太行分局委员。为了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我们在太岳区采取了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建立各级党委对所辖地区一切斗争和工作的真正核心领导。二是从组织领导上彻底解决野战军与地方军的关系。野战军抽调若干团队作为军分区骨干,加强了军分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的建设。
1943年1月25日至2月20日,太行分局在河南省涉县温村(现属河北省)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通称温村会议)。会上,邓小平同志作了《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与今后对敌斗争的方针》的报告和会议总结,李大章同志作了《过去群众工作简单回顾与今后的工作方针》的报告,彭德怀同志代表北方局作了《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三个中心工作》的报告。
这次会议开了20多天,用整风的精神,总结了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鲁豫地区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为了首先在高级干部中统一思想,取得认识上和行动上的一致,会议开始之初,先召开了部分领导同志参加的小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开会以前,我曾经把刘少奇同志关于革命根据地建设规律的意见—即在军队打开局面后,就应广泛发动群众,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向邓小平同志作了汇报。小平同志很重视,要我们到会上把这些意见“吹一吹”。我在会上作了几次发言。各区党委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对刘少奇同志的意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表示同意。在讨论中,各区党委特别是我提出了抗战初期缺少对根据地建设规律的认识的看法,不料触怒了彭德怀同志。他声色俱厉地批评说:“这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我们各区党委都感到不能接受他这个指责。
经过认真深入的讨论,会议对一些重要问题取得了共识,充分肯定了过去工作的成绩,指出了缺点。最后邓小平同志写好结论后,把我叫去说:我这个结论是妥协的结论,目的是不要再争论了,你看怎么样?我说:我了解,同意这个结论。小平同志在结论中,对根据地建设的规律,群众运动的规律,发动群众与巩固统一战线的关系,党与群众团体的关系,政府在群众运动中的地位,关于村级工作等问题,都作了科学的回答。小平同志在总结中指出:(1)敌我双方都已经进入有计划有组织的斗争阶段,今后的斗争将更加巧妙而尖锐。今后的斗争,将不仅是军事力‘t的竞赛,而且是全副本领的斗争,不仅斗力,更主要是斗智。(2)在对敌斗争中,要掌握住持久战与敌强我弱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原则应该是削弱敌人,保存自己,隐蔽积蓄力量,准备反攻。(3)敌我斗争的胜负,决定于人民,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政策。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能帮助人民想办法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的利益,谁就是群众爱戴的领袖。(4)一切政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必须紧紧掌握住扩大中日矛盾的原则,要掌握中日矛盾的实质,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阶层的一切抗日人民对敌斗争.巩固根据地,需要发动广大的基本群众,同样地也需要各阶层的团结,两方面都不能忽视。(5)根据地建设(包括武装、政权、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与对敌斗争,具有不可分离的联系性。没有根据地,就不能坚持对敌斗争;没有对敌斗争的胜利,也不可能建设和巩固根据地。(6)敌我斗争的形势是敌进我进。这种犬牙交错的复杂斗争,要求我们细心地了解敌人,善于发现敌人的活动规律,善于利用缝隙钻敌人的空子,以争取对敌斗争的主动。(7)坚持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指导原则,发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8)认真实行“一元化”,从组织上保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敌占区的领导与各种工作的密切配合。(9)不仅要争取抗战胜利,而且还要以建设根据地、坚持敌后斗争去示范全国,影响全国,争取战后团结建国。因此,一切政策不仅要照顾到根据地本身,而且要照顾到对全国的影响。(10)五年来,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正确执行了党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指示的结果,因此,每一个干部在自己的工作中,对于党中央和上级的指示,必须精细地研究,并使之运用于自己的工作环境。
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报告和总结,我们对建设根据地与对敌斗争的关系,建设根据地与发动群众的关系,抗日战争过程中抗战与建国的关系,统一战线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根据地建设中武装、政权、群众、党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自觉的理解。
温村会议是一次用整风精神总结晋冀鲁豫根据地历史经验的会议,又是一次全区深入开展整风运动的动员会议,会议提出了1943年认真开展整风运动的任务。从此1,太岳区的整风运动进入了精读文件、联系实际、普遍进行“三风”检查的阶段。
1943年5月31日,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纪念杭战六周年宣传工作的指示,指出:“根据目前国内外情势,抗战六周纪念之宣传应该集中于我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之英勇壮烈,并说明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的原因,借以击破‘游而不击’、‘封建割据’及交出军队、政权之类反动宣传。因此,除中央将有宣言发表外,各战略根据地负责同志均须做文章。下列各同志均请作文:周恩来、林彪、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聂荣臻、吕正操、程子华、贺龙、林枫、朱瑞、罗荣桓、陈毅、饶漱石。各同志之文章题目由新华总社另行通知,一般的文长不要超过五千字,多作生动活泼之描述与分析总结,少用枯操无味之表格统计。
文章望于六月廿日前经新华社电台发总社,经中央审定后统一广播发布。”根据中央书记处的要求,我写了《太岳区抗日根据地是怎样坚持抗战的》一文,7月3日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回顾太岳区五年多抗战的历史,说明由于坚持了对敌斗争,与群众密切结合,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坚持统一战线,有效地贯彻各项政策,太岳区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根据地比以前扩展了一倍以上,根据地的各项政策制定出来了,各种制度建立起来了”。尽管黑暗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曙光已在眼前,太岳区军民已经“准备妥了克服这些困难的一些条件”。如前所述,我们冲破黎明前黑暗的武器,就是党中央提出的十大政策。正如1943年10月1日毛主席在他起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中指出的:“我党在各根据地所实行的各项政策中,举其现时最切要的,共有十项。这十项政策就是:第一、对敌斗争;第二、精兵简政;第三、统一领导;第四、拥政爱民;第五、发展生产;第六、整顿三风;第七、审查干部;第八、时事教育;第九、三三制;第十、减租减息。.......只要全党同志认真地实行了十大政策,我们就一定能够造成许多有利条件,达到克服困难迎接光明之目的。”
中央要求这么多各个方面的负责同志,一同写文章,并在报纸上统一发表,我当时就感到这是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个创造。这种宣传形式,至少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或一个重要时刻,就某个或某些重要间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党的主张,在人们中形成一个舆论声势,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二是各地区各方面的负责同志,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不同的侧面,具体地生动地阐明党的方针政策执行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这就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加深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这样做,还可以集中有力地驳斥敌对势力的造谣攻击,在国内外澄清是非,以正视听,扩大我们党的影响。这种宣传形式,后来用得少了,以至不用了。我以为这是有些可惜的。有时视形势需要用一用,我相信会是很有助益的。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