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疯狂突围,吴华夺差点顶不住,“战利品”关键时刻立大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19:42 2

摘要:1948年12月12日这天深夜,粟裕还是觉得不放心,越过华野二纵的司令部,把电话直接打给了二纵六师的师长吴华夺,亲口下达了死命令:“你们的阵地一定要寸土必争,不准后退一步”!其实就算没有首长这个电话,开国少将吴华夺也明白,能不能守住郭楼,事关淮海战役全局,看来

1948年12月12日这天深夜,粟裕还是觉得不放心,越过华野二纵的司令部,把电话直接打给了二纵六师的师长吴华夺,亲口下达了死命令:“你们的阵地一定要寸土必争,不准后退一步”!其实就算没有首长这个电话,开国少将吴华夺也明白,能不能守住郭楼,事关淮海战役全局,看来只能拼了!

从12月12日到14日,是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最为凶险的时刻:中野对黄维兵团的总攻,已经发起了整整一周时间,却迟迟不能解决战斗,敌第十二兵团的困兽犹斗,迫使华野不得不继续增兵双堆集。

这就意味着,包围杜聿明集团的兵力非常紧张了!华野此时用于围困陈官庄地区的部队,只有八个野战纵队以及较弱的两广纵队,满打满算不超过25万人,却要死死围住20多万敌人,颇感吃力。

为了防止杜聿明突围,粟裕已经把手头能用的部队,通通调上去了:渤海纵队第7师、冀鲁豫独立旅,甚至还包括野司警卫团,可见兵力的紧张程度!

更危险的是,在黄维的不断求援和南京的严令下,杜聿明正督促邱清泉兵团向南发起猛攻,企图突破华野的包围圈,靠近双堆集地区解救黄维,如果让这两坨敌人实现合流,后果不堪设想。

邱清泉实施突击的主要地段,正是二纵六师防守的郭楼!“邱疯子”知道形势危急,把突破华野防线的任务,交给了老部下邓军林,这是第5军系统的一员悍将,时任第二兵团第70军少将副军长兼96师师长。

邓军林还有个职务,兼任第一快速纵队司令官,手底下重装备最多,且第96师的战斗力仅次于第200师,邱清泉动用这支部队的意思,是真打算玩命了!

一、邓军林亲自上阵!

邓军林毕业于中央军校第六期(并非传说中的黄埔五期),还在陆军机械化学校受过训,确实算挺能打,当年抗战时期的昆仑关战役,团长邓军林就表现得非常悍勇,深得杜聿明和邱清泉的器重。

遂一步步擢升其为第96师的副师长、师长,这个师原属第5军序列,后扩编为70军,淮海战役打响后,邓军林又被晋升为副军长,战役后期,第70军军长高吉人负了重伤,杜聿明又亲自任命邓军林为代理军长.

半个多月时间,居然连升二级,可见倚重程度,并且第96师还是第一快速纵队的编成基干,快速纵队相当于机械化师,步兵实现车载,还加强有战车营、重炮团和工兵团,是邱兵团的主要突击力量。

按邱清泉的意思,只要邓军林率部在郭楼撕开一个口子,第二兵团主力便可一拥而上,突破华野包围圈,进而靠近双堆集救出黄维!

郭楼是华野二纵防守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个阵地距离陈官庄,也就是杜聿明的总部所在地,只有4公里!无论是阻敌突围还是日后发起总攻,都是绝不能放弃的要点,二纵司令员滕海清,因此把装备最好的六师,一早部署在这里。

接到粟裕的电话后,六师重新调整了兵力调整,吴华夺决定以火力最强的第17团,接替原来坚守郭楼的第18团,同时将另外两个团布置在郭楼两翼的后方,随时增援17团的作战,纵司还派来一个加强营,作为师属预备队。

二纵首长考虑,邓军林所部重装备多,进攻时还有坦克加持,为支援一线步兵作战,必须加强炮火,遂将纵队炮兵团、野司特别增调的特纵两个炮营,全部配置在郭楼阵地侧后,组成了一个火力强大的炮兵群。

邓军林那是真卖力气,12月13日拂晓,亲自来到前沿进行抵近观察,发现郭楼的前面,有一个叫李楼的小村子,村西南建有一条防水的土堤,极具战术价值,可以作为攻击郭楼的支撑点,而且华野防守兵力不多。

邓军林当即下令军属榴炮营、师属山炮团同时开火,掩护96师287团夺取李楼,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一个团整整攻了一上午,几次接近村子边上,都被我17团的一个连打了回来,不得不停止攻击。

邱清泉的催命电话来了,大骂邓军林督战不力,还扬言要毙了287团的团长,邓军林有苦难言,只好亲自驾驶坦克,督率287团继续进攻,又经一个下午的激战,付出数百人的伤亡后,总算攻占李楼。

邓军林初步得手后,立即以李楼为依托,再调第288团投入作战,在七辆坦克的掩护下,向郭楼西北角发起猛攻,打算一鼓作气突破包围圈冲出去!

二、吴华夺死战不退!

郭楼不是李楼,这是粟裕亲自下令,绝不许放弃的阵地,17团指战员奋勇作战,至黄昏时分,连续击退了敌人的两次猛攻,邓军林强攻偷袭均不能奏效,在陈官庄观战的邱清泉又骂娘了,然而蒋军不善夜战,只能停止进攻。

邓军林没有歇着,狡猾地派出几辆坦克,掩护步兵一直推进到华野阵地前200米处,连夜挖掘交通壕,作为第二天攻击的出发阵地,同时调来了第32师一个团,准备以四个团的优势兵力,一举突破郭楼。

滕司令员清楚邓军林来者不善,也调来四师的一个团进至郭楼后方,作为六师的预备队;而吴师长发现敌人的企图后,当即命令16团、18团从郭楼两侧出击,驱逐了挖交通壕的敌人,然后将壕沟全部填平。

(吴华夺在朝鲜战场)

12月14日这天,邓军林同时展开四个团,对郭楼发起猛攻,第5军的炮兵也开火助战,整个郭楼被炸成一片残垣断壁,前面是坦克开路,后面的敌人一拨又一拨冲上来,至为疯狂,二纵六师死战不退,战斗非常激烈。

面对敌人的坦克和重炮,六师能够守住阵地的关键,是身后有强大的炮火支援,二纵为打好郭楼这一仗,把二线各师各团的迫击炮全都调上来了,连同纵队和特纵的炮兵,在郭楼方向集中了82毫米迫击炮以上的火炮100多门!

因此郭楼之战,敌我双方的炮火密度,以及战场火力强度,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都是非常罕见的,而华野炮兵射击的精度力度,明显压过了敌人,上午11时左右,第288团的一个营刚刚展开,即被华野炮火杀伤大半。

邓军林在第5军系统号称“战将”,有股子不要命的劲头,激战中亲乘坦克,一直开到郭楼阵地前的鹿砦区,一边指挥坦克开火,一边督令各团不计伤亡,连续发起冲锋,颇有些“靠前指挥”的架势。

然而在华野战士的顽强阻击下,在华野炮火的猛烈打击下,进攻一次次被粉碎,邓军林这天还是无功而返,杜聿明和邱清泉知道第70军确实尽力了,也不好再斥责什么,只是要求次日进攻不得停歇。

到12月15日中午,双方激战正酣,华野的炮火突然稀疏起来,邓军林趁机指挥部队猛扑,终于在郭楼东北角撕开一个口子,战场形势一下子危急起来,如此关键时刻,到底出现什么状况了呢?

须知如此猛烈的炮火,意味着大量的炮弹消耗,尤其是二纵各部队的迫击炮,数量多射速快,敌人的进攻又是一波接一波,不停开火的结果是,两天下来炮弹见底了!

三、战利品立下大功!

炮弹供不上,后方炮群停止吼叫,前线指战员只能用轻武器对付敌人的坦克大炮,六师的防守变得更加困难,郭楼眼看守不住。吴华夺师长焦急万分,把电话打到纵队司令部,询问炮兵什么时候能恢复火力。

滕司令员告诉吴师长稍安勿躁,炮弹马上就到!原来在淮海战役之初,二纵曾经迫使敌杂牌第107军投诚,军长正是当过汉奸的孙良诚,这个军的装备不咋地,二纵根本看不上眼,但是该军辎重团,居然配备了30辆美式卡车!

也不知道孙良诚是通过什么关系搞来的,总之全部完好无损,通通成为了二纵的战利品,部队向南追击时,滕司令员特别命令,这30辆卡车必须在俘虏中配足司机,跟随纵队司令部行动,拉粮食拉弹药拉伤员,用处不要太多。

郭楼阻击战打响以后,滕司令员预料到,100多门炮的消耗是相当大的,于是早在12月13日,就把30辆卡车派了出去,全部开回徐州拉炮弹,重点是拉迫击炮弹,当然满载而归,战利品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

虽然路不太好走,卡车队还是在12月15日的午后,及时赶回了郭楼前线,华野的炮兵群重新发出怒吼,炸得敌人哭爹喊娘,吴华夺适时投入了预备队的一个营,成功封堵了东北角的缺口,郭楼阵地转危为安。

邓军林不服输,12月16日纠集兵力又发动两次次猛攻,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此时第70军的两个师,伤亡已达5000余人,基本丧失了进攻能力,尤其是汽油和炮弹,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毕竟靠空投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杜聿明长吁短叹,震惊于华野强劲的战力和火力,邱清泉也是垂头丧气,不再逼迫邓军林进攻,因为第二兵团再也无力发动攻势了,虽与黄维近在咫尺,却是永远不能会合了,只能转入防御。

其实黄维已于12月15日被俘,只是杜、邱还不知道而已,而郭楼一战,是杜聿明集团最后的一次突围尝试,此战过后,20万敌人被迫进入了长期固守阶段,华野的包围圈也越来越严密,杜集团末日的倒计时开始了。

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投入15个纵队发起总攻,至10日拂晓战斗已近尾声,华野某部骑兵连战士陆尤富等,发现有一股敌人向王白楼村村南逃去,于是打马紧紧追赶,抓获了一名身材高大的“上士”。

俘虏大叫:“优待啊,优待啊,我只是个上士“!然而负责审讯的干部,怎么看他都不像个大头兵,一番仔细搜查,终于找到了一张名片,上印“陆军第九十六师师长兼第一快速纵队司令邓军林”,随后又找来其他俘虏辨认。

被俘的“上士”再也无可抵赖,只好承认说“这就是我”,第5军悍将邓军林就此落网,再后来进了功德林,1963年被特赦。

来源:度度狼g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