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4亿元国家资金注入,将在未来300天里,于巴音乌兰苏木、川井苏木等四个地区,启动一场针对退化草原与森林的全面修复行动。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草原即将迎来一场深刻变革。
2.24亿元国家资金注入,将在未来300天里,于巴音乌兰苏木、川井苏木等四个地区,启动一场针对退化草原与森林的全面修复行动。
这笔钱,总数2.24亿元。它来自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
核心用途非常明确:修复退化的草原,抚育现有的森林。
这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北工程)框架下的重要项目。
钱不会用在别处,全部指向生态恢复。目标只有一个:让乌拉特中旗的草原和森林重获生机。
工程地点锁定在乌拉特中旗的四个关键区域:巴音乌兰苏木、川井苏木,以及另外两个苏木。
这些地方的草原退化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修复。
时间紧迫而明确:整个工程计划在300天内完工。这意味着从开工之日起,大约10个月后,这片
草原将初步焕发新颜。
乌拉特中旗的草原,曾是牧民的生命线。但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因素,让部分草原“生病”了。
草长得稀稀拉拉,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沙土。草场退化,能养活牛羊的数量就少了。
牧民收入直接受影响。草少了,土地保水能力下降,风一起,就容易刮起沙尘。
修复草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
这笔巨额资金,将转化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
种草补播: 在草长得不好的地方,重新撒下适合本地生长的草籽,让光秃的地面尽快被绿色覆盖。围栏封育: 划出重点恢复区,暂时围起来,让草能不受干扰地好好生长几年,恢复元气。科学轮牧: 指导牧民合理规划放牧区域和时间,给草场留出休养生息的机会,避免再次被啃食过度。配套建设: 可能包括修建必要的牧道、水源点等,方便科学放牧管理和植被恢复。每一分钱,都用在恢复生态的关键环节上。
工程完工后,乌拉特中旗这四个苏木的草原,将发生看得见的变化:
草长高了,密了: 退化的草场将逐渐恢复植被覆盖,绿意更浓。牛羊“食堂”扩大了: 草场产草量提高,意味着能承载更多牛羊,牧民饲养有了更大空间。风沙被“按住”了: 茂密的草和健康的森林像一张巨大的绿网,能有效抓住土壤,减少沙尘扬起。水源更“稳”了: 植被恢复有助于涵养水土,改善小气候。牧民腰包更鼓了: 草场好了,养畜条件改善,牧民增收有了更稳固的基础。2.24亿元投入乌拉特中旗草原修复,是国家为北方生态安全与牧民长远生计落下的关键一子。
钱花在种草、护林、科学放牧这些实处。
300天后,当更丰茂的牧草取代裸露的沙土,草原的生机与牧民的希望将一同在乌拉特中旗的大地上生长蔓延。
来源:心理减压身心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