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巴蜀文化遇见南越风华,当千年文物遇见现代科技,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15日,“从巴蜀到南越——让文物‘活’起来”暨《广东省博物馆》新书发布暨科技赋能文物传承利用分享会在2025南国书香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书展四川主宾省馆隆重举行。
当巴蜀文化遇见南越风华,当千年文物遇见现代科技,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15日,“从巴蜀到南越——让文物‘活’起来”暨《广东省博物馆》新书发布暨科技赋能文物传承利用分享会在2025南国书香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书展四川主宾省馆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新书发布与前沿分享,探索科技赋能文物发掘、保护、研究与传承的新路径。
《广东省博物馆》一书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图书品牌“一本博物馆”系列的广东省分册,它以“馆书”的形式,将广东省博物馆“搬”到纸上。读者朋友们可以在书中“云游”博物馆,从南粤源流、海上丝路、粤山秀水到潮州木雕、陶瓷瑰宝,岭南大地的千年风华皆可尽收眼底!
全书图文并茂,从全馆32万余件文物中精选的230余件代表性文物,将其承载的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为读者朋友们打开畅览粤博、领略岭南文化的大门。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陈邵峰,以及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部长吴维羲这两位极具分量的文博专家,来为大家进行深度分享。
陈邵峰立足实践,详细分享了广东省博物馆在文物数字化保护、智慧博物馆建设以及沉浸式展陈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所开展的创新探索。他还深入阐释了科技究竟是怎样让岭南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的。陈邵峰指出:“在展览过程中,巧妙运用AI技术,凭借数字化手段突破以往单纯的文物展示模式,能够有效激发观众的自主思考,而数字化与展陈二者之间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吴维羲以享誉全球的三星堆考古发现为典型案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三星堆博物馆借助科技之力,在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出土文物修复与研究以及文化阐释与传播等方面的诸多实践。吴维羲还以三星堆博物馆的古蜀人AI体验项目为例,谈到其借助AI虚拟呈现技术,使游客能够与三星堆废墟场景中的古代虚拟人物进行互动。
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加持,文物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也更易于被青少年所接受,让考古不再晦涩难懂。同时,借助多种方式还能够引导读者对文物背后的故事进行合理的推理,为读者营造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次活动,两位嘉宾为读者朋友介绍了科技在文物的传承利用方面的种种尝试,让那些原本深藏于库房之中、沉睡在地下的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鲜活、更具互动性的方式走进公众的视野,融入大众的生活。
文|记者 孙磊 实习生 李雅慧图|主办方供图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