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全面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十周年。回望河南各设区的市立法这十年,河南省各设区的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推出了一大批立足国家战略、切合地方实际、呼应时代需求、饱含民生温度的地方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十周年。回望河南各设区的市立法这十年,河南省各设区的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推出了一大批立足国家战略、切合地方实际、呼应时代需求、饱含民生温度的地方性法规。即日起,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主题策划,展现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中的法治图景和宝贵经验。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 从擦亮“国色天香”牡丹城市IP,到为洛阳母亲河伊洛河披上“法治护甲”,从守护“忠勇”象征的洛阳关林,到留住千年窑火“三彩”之光……近年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以一部部饱含匠心、满载民意的良法,精准回应时代命题,生动诠释“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的立法创新实践。
1986年,洛阳成为全国首批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之一。近四十年征程中,洛阳共立改废地方性法规96部。特别是近十年,紧扣发展所需、民心所盼,坚持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相统一,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创新立法,制定法规15部、修订9部、修改5部、废止6部,现行有效法规51部,为古都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特色立法:擦亮古都“金名片”
千年帝都,文化璀璨。如何以法治力量守护城市灵魂、激活发展动能?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的答卷清晰而有力:聚焦市委中心大局,立足洛阳深厚文化底蕴,以特色立法擦亮古都“金名片”。
2023年,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履职伊始,便高效推动《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落地生花。这部法规为牡丹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注入法治强心剂,迅速转化为实效:市区牡丹专项保护资金提升30%,牡丹基因库扩容60%,让“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盛景常驻河洛。
2023年12月26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现场
十年来,《洛阳市二里头遗址保护条例》为“华夏第一王都”划定保护红线;《洛阳市关林保护条例》助力关圣文化史迹申遗;《洛阳市伊洛河保护条例》守护城市“母亲河”碧水长流;《洛阳市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条例》以创新条款护航千年窑火,为“三彩”艺术注入法治薪火,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夺目光彩。
法治,正成为洛阳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底座。
开门立法:让民意成为立法“源头活水”
“群众的声音,就是立法的方向。”遍布全市的3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1个立法研究基地、4个专业立法小组,织就了一张立体化民意征集网。
在制定《洛阳市停车管理条例》时,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市委“网上问计”要求,针对违停执法、免费时长等焦点问题,设置网络专区征集问卷1700份、建议150余条。《洛阳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起草期间,调研组深入200余个小区“扫楼”听诉,“飞线充电”“电梯老旧”等痛点最终化为法规刚性条款。
《洛阳市民宿业促进条例》同样是凝聚民智的典范。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十余次深入省内外考察调研,召开20余场座谈会、论证会,广纳群言,确保条例“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助力洛阳民宿成为文旅新名片。
围绕让法规“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目标,洛阳人大开创性实施新闻发布会制度。截至目前,已召开5场新闻发布会,吸引30多家媒体同步直播,在线观看超百万,推发报道300余篇,阅读量数千万,实现“立法破圈”,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小切口”立法:直击痛点解民忧
面对“大块头”立法周期长、落地难问题,洛阳人大积极探索“小切口”立法新路,创新“法规+决定”协同模式,出台十几项立法性决定,实现“问题露头即响应,民生痛点速破解”。
聚焦住宅小区治理顽疾,洛阳打出“1+N”法治组合拳:以《洛阳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为主体,配套《关于规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的决定》《关于住宅小区治理的决定》等8项决定,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
一部仅12条的《关于“飞线”治理的决定》,让全市200余个小区告别“蜘蛛网”;一份聚焦“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专项决定,三年推动加装412部电梯。2024年《关于加强噪声扰民监管的决定》直击广场舞、夜间施工等矛盾,创新划定“宁静时段”,明确处置流程,噪声投诉办结率高达95%,投诉量三月内骤降45%。《关于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配套财政补贴,推动社区助老食堂从12家快速增加至127家。这些“小而尖”的立法如同精准的手术刀,高效切除了城市治理沉疴。
此外,洛阳人大坚持立改废并举,建立常态化法规清理机制,打包修改水资源、城市河渠管理等5部法规,废止体育经营活动管理等6部滞后法规,为制度体系“瘦身健体”,守护法治统一。
十年法治路,初心如磐。从守护古树名木的生态底色,到留住三彩文化的千年根脉;从伊洛河畔的法治屏障,到邻里中心的温情守护。每一部法规都是对民生的庄重承诺,每一项决定都是对改革的坚定回应。
当关林古柏与新厦共沐朝阳,当伊洛河鹭鸟掠过清澈水面,当创业园的键盘敲响“洛阳智造”序曲——法治已深深融入古都复兴的血脉,化作深沉磅礴的力量。站在新起点,洛阳人大将继续执立法之笔,在现代化建设的壮阔画卷中,奋力续写良法善治的时代新篇。(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宣传办公室/供稿)
“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郑州:良法善治谱写新征程中立法新篇章
“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开封:十载立法润汴梁 护航发展靓古都
来源:河南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