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液中的尿酸会通过肠壁细胞的转运蛋白被“泵”入肠腔。其中,ABCG2 转运蛋白是关键 —— 它不仅在肾脏表达,也在肠道高度表达,负责将尿酸从肠细胞“主动分泌”到肠腔,是肠道尿酸排泄的核心动力。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主要在肝脏生成后进入血液
随血液循环运输到排泄器官
肾脏是主要途径,肠道是次要途径
今天本文将从肠道排酸角度
为大家提供多种促进肠道排酸效率方法!
一、肠道排酸基本原理
1、尿酸通过肠道排泄的核心是肠黏膜细胞的主动转运与被动扩散:血液中的尿酸会通过肠壁细胞的转运蛋白被“泵”入肠腔。其中,ABCG2 转运蛋白是关键 —— 它不仅在肾脏表达,也在肠道高度表达,负责将尿酸从肠细胞“主动分泌”到肠腔,是肠道尿酸排泄的核心动力。
同时尿酸在肠腔的重吸收,分泌到肠腔的尿酸并非全部排出,部分会通过肠黏膜的重吸收转运蛋白重新进入血液(类似肾脏的重吸收)。
尿囊素几乎不被肠道重吸收,能直接随粪便排出,从而减少尿酸的重吸收量,增加肠道排泄效率。
3、粪便排泄的“最终清除”经过分泌、分解、重吸收后,剩余的尿酸会随肠道内容物(粪便)排出体外。肠道蠕动速度是关键影响因素:蠕动正常时,尿酸在肠腔停留时间短,重吸收机会少,排泄效率高。便秘时,粪便滞留肠道,尿酸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实际排出量减少。
促进肠道排酸一:饮食调整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尿酸在肠道的重吸收,并通过粪便排出。推荐食物: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杂豆、新鲜蔬菜(芹菜、菠菜、西兰花等)、菌菇类、魔芋、苹果(带皮)、梨等。每日摄入量建议:25~30克。4、适量摄入蛋白质无需严格禁绝蛋白质(如鸡蛋、低脂奶可正常食用),避免肠道营养失衡。
促进肠道排酸二:科学运动
2、优先选择“促进肠道蠕动”的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椭圆机等。这类运动强度适中,腹腔内脏器随身体节律轻微震动,可“被动”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加速粪便推进,且对全身代谢的提升更稳定。
4、运动强度:以运动时能正常说话为宜。过度疲劳会降低肠道供血,抑制蠕动。每次30-45分钟,每周3-5次,保持规律运动习惯。
5、运动后1小时内补充膳食纤维:如吃1小把熟燕麦、1个苹果(带皮)或1杯无糖酸奶。膳食纤维能吸附肠腔中的尿酸,与运动协同调节菌群。
促进肠道排酸三:药材煮水喝
2、土茯苓功效:甘淡平,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其除湿作用可改善肠道湿浊环境,辅助尿酸排出。用法:25克煮水饮用(可配伍薏米、赤小豆增强利湿效果)。注意:肝肾阴虚者慎用,避免与茶同服。
3、马齿苋功效:酸寒,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抑制肠道对尿酸的重吸收,适合湿热腹泻或便秘交替者。用法:干品15克(鲜品30克)煮水喝。注意: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多饮。
4、玉米须功效:甘平,能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其利水作用可增加肠道水分和粪便体积,促进排便,辅助调节代谢。用法:15~30 克,煮水代茶。
来源:痛风科黄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