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好一幅活力迸发的乡村振兴“实景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17:13 3

摘要:每天凌晨4点多,和平县合水镇彰洞村的空气中就弥漫出一股温润醇厚的豆香,村民熟练地用左右手配合,从锅里迅速挑起豆浆表面凝结的豆皮晾到竿上。

每天凌晨4点多,和平县合水镇彰洞村的空气中就弥漫出一股温润醇厚的豆香,村民熟练地用左右手配合,从锅里迅速挑起豆浆表面凝结的豆皮晾到竿上。

不远处,曾经堆满杂物的空地已变成精致的小花园,几位老人正悠闲地晨练。这豆香弥漫与洁净村景交融的画面,正是合水镇将“百千万工程”蓝图细化为生动现实的日常缩影。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和平县合水镇以典型村培育为抓手,聚焦腐竹产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关键重点发力,打造了一批生态宜居样板村,切实把“百千万工程”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金豆”生辉 激活产业命脉

合水镇是远近闻名的“腐竹之乡”。

合水腐竹具有豆香浓郁、色泽金黄的特点,合水镇将其视为产业振兴的“金钥匙”,决心让这缕豆香飘得更远。过去,村民多是零星分散加工,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为突破瓶颈,合水镇引入专业食品加工企业,推动作坊式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跃升。

走进合水镇中和村,传统的柴火灶还在使用,隔壁的空地正在清理,准备打造全新的腐竹工坊。返乡村民黄贡在外打拼多年,在电商运营和自媒体运营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源:“今年我想在示范带建设腐竹工坊,通过打造有吸引力的内容、利用直播带货、新媒体营销等方式,帮助我们‘合水腐竹’这块金字招牌走出大山,实现品牌价值的更大提升。”

当前,和平县正在建设“合水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合水镇彰洞村腐竹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区是其中的重要节点之一。该项目占地约243亩,计划总投资2.3亿元。其中,项目一期包括腐竹加工区、污水处理区,新建年产21.5吨/条传统工艺腐竹生产线80条、年产70吨(鲜腐竹)/套全自动腐竹生产线2套。“传统的生产线是纯人工制作,每人每天只能做100斤左右的腐竹。现在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后,1天可以生产6000斤腐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升。”和小豆食品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邱益道说。

“绿廊”焕颜 重塑家园风貌

产业富了口袋,美好家园更要留住乡愁。

走进合水镇沿江入景路提升项目现场,多台挖掘机正在清澈的合水河畔有序作业,远处可见绵延的青山与错落的客家民居。

据悉,和平县合水镇沿江入景路提升项目(围里桥风貌提升项目)是合水镇“合水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点建设项目,全长约1.2公里,起始于兴径村围里桥至合水镇老街止,包括路面加宽、弯道空地、河堤护坡、山坡防护、人行道以及观景台、凉亭等休闲设施。碧道建成后,游客沿河可骑自行车、可漫步,观景台和凉亭还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憩空间,让大家尽情体验青山绿水的生态之美。

近年来,合水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刷新乡村“颜值”:中和村大力开展乡村绿化工作,累计种植黄花风铃、万紫千红、桂树等700余棵,完成美丽庭院建设18户,完成城乡风貌提升23栋,生活污水治理处理率达100%;兴径村持续开展“六清三绿一改”“七比两看一提升”工作,对鸡鸭散养、“三线”杂乱、废弃棚舍等进行全面整治,村内道路和自然村公路硬化及路灯安装实现全覆盖。

兴径村依托良好生态发展特色民宿,彰洞村挖掘历史资源打造研学基地,中和村依靠山水资源大力发展农旅产业……从腐竹产业升级到环境长效管护,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振兴故事正在合水上演,一幅要素齐备、活力迸发的乡村“实景图”日渐清晰。

兴径村依托良好生态

发展特色民宿

彰洞村挖掘历史资源

打造研学基地

中和村依靠山水资源

大力发展农旅产业

……

从腐竹产业升级到环境长效管护

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振兴故事

正在合水上演

一幅要素齐备、活力迸发的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