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笑容,AI修复了!今日中国,终如少年所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17:19 2

摘要:这张至少拍摄于1944年的老照片里,13名“女娃兵”仅留下黑白影像。她们稚嫩的脸庞,被岁月的斑驳吞噬了细节。直到今天,AI技术让这道被时光掩埋的微笑,穿越81年时光,再度鲜活绽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历史的硝烟散去,那些被战火模糊的青春面庞,是否还能被后人铭记?

不久前,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发布了一则寻人消息,让81年前13个女孩的故事,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她们,就是资中“女娃兵”。

这张至少拍摄于1944年的老照片里,13名“女娃兵”仅留下黑白影像。她们稚嫩的脸庞,被岁月的斑驳吞噬了细节。直到今天,AI技术让这道被时光掩埋的微笑,穿越81年时光,再度鲜活绽放。

13名女生弃笔从戎

家长写下“请战书”送女参军

在内江市档案馆里,静静陈列着13张泛黄的手写字据。“女五班张进维自愿从军,已取得家长同意,此据为证。家长张文炳”“曹达容自愿从军,已得家长同意,此据为证。家长曹极高”……纸页早已因岁月的洗礼变得脆薄,但上面“自愿从军”的字迹却让当年那些坚定的誓言依旧清晰可辨。

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工作人员高潞西回忆起初见这些字据时的场景,“我们收集抗战史料时翻到这些字据,当时就被深深打动了,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她们。”

成绩单上的秘密:她们本是学霸

寻找之路一开始就充满了坎坷。除了13个名字,再没有这些“女娃兵”的线索,关于她们的籍贯、年龄、去向等等信息,尽管工作人员把户籍档案翻了个底朝天,却依然没有头绪。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资中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周莉有了一个想法:“她们是学生,说不定学校档案里会有痕迹。”于是,“女娃兵”们当年就读的资中四维学校的旧档案被翻了出来。

几十卷档案,工作人员足足翻了半个多月,终于在《资中县四维中学第五班各学期学生考试成绩册及退学插班毕业证书等》的第一页,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名字:杨俊明、卢崇阶、王志云……13个名字全都在!

旧档案显示,这13名“女娃兵”的成绩都十分优异。以卢崇阶为例,国文98分、数学93分、化学98分……11个科目平均成绩达到了90.5分,妥妥的学霸!

9人确认

第10张疑似王志云档案待核

“我想起还有一卷相片粘存簿,那里面会不会有她们的照片。”资中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周莉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打开了照片档案,一张脱落的照片映入眼帘。而照片背面的字,更让工作人员们惊喜万分:“罗泉井兴隆街学生姚仕竹,年龄十三岁,家长姚庆明。”这正是13名“女娃兵”之一!顺着这条线索比对,共计9名女孩的照片被成功找到。

从最初仅知的13个名字,到如今已找到的9张照片。周莉说第10张疑似“女娃兵”王志云的照片,因照片背面的姓氏字迹模糊,具体信息还需进一步核实确认。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师生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学籍档案显示,她们中大多数仅13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十多岁的孩子,为何有勇气奔赴前线?在四维中学的档案里,工作人员找到了答案。档案中记载,学校的教育理念是“遵照部章,实施抗战教育,适应地方需要,培养建国人才”,还提到“学校家庭化,加强民族意识等”。正是这样的教育,把爱国深深刻进了学生的心里,让她们明白有国才有家。

如今,在四维中学旧址(现资中县吴仲良第三初级中学),阳光洒在教学楼的窗沿上,校园里立着“女娃兵”的事迹展板。退休副校长肖映富说,几十年来,每届学生都会听到这个故事:“这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最好的爱国课。”

跨越81年的寻找

只为让更多人记住这些名字

目前,13名“女娃兵”的学籍档案、10人的毕业成绩、9人的照片已被找到。其中,曹达容、卢崇阶、钟开慧3人已确认离世,她们后人的线索正在核实中。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工作人员高潞西说,“找到她们,听听当年的故事,对现在的人们是一种激励和传承发扬这样的爱国情怀。”

这段历史不会被遗忘,这份热血更该被铭记!记住这13名“女娃兵”的名字:周义容、刘眉清、张进维、杨俊明、卢崇阶、曹达容、罗念伦、姚志纯、李兴彬、李兴蕙、钟开慧、姚仕竹、王志云。如果你知道她们或其亲属后人的任何线索,可通过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邮箱dsyjk208@163.com反馈信息。

81年了,我们未曾忘记。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