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后路又断了,怎么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17:22 1

摘要:美国商务部正对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太阳能进口产品展开反倾销和补贴调查,理由是过去两年来这些产品的出货量大幅增加、涉嫌不公平定价以及补贴优惠。此举是应美国太阳能公司的请求而采取的,理由是中国企业规避出口的地区有所扩大。

事实证明,中国光伏企业通过第三国寻求对美国的出口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了。怎么办?

01“双反”调查,在印度、印尼和老挝三国重演

面对东南亚四国双反调查的压力,中国光伏企业被迫向印尼、老挝等国家转移产能。然而,现在看来,这样的转移可能是徒劳的。

美国商务部正对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太阳能进口产品展开反倾销和补贴调查,理由是过去两年来这些产品的出货量大幅增加、涉嫌不公平定价以及补贴优惠。此举是应美国太阳能公司的请求而采取的,理由是中国企业规避出口的地区有所扩大。

据此,美国商务部于8月7日对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太阳能电池板启动反倾销关税和反补贴税调查。根据该部门的声明,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对各国家的倾销幅度分别为123.04%、94.36%和123.12%至190.12%。

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的价格出口产品,倾销幅度是指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出口国销售价格)时产生的利润。倾销幅度超过100%,意味着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一半。

美国商务部援引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称,印度对美国的出口量从2022年的232MW增长至2024年的2.3GW,出口额也从8390万美元攀升到7.926 亿美元。

数据显示,印尼对美光伏出口量从2022年的500MW增长至2024年的1.8GW,出口额则从1.775 亿美元增长至4.152亿美元。

老挝在2022年没有对美国的光伏出口,2023年仅为45MW,但到了2024年,出口量达到了1.9GW,出口额为3.357亿美元。

此举可能使韩国韩华Qcells公司受益,该公司一直在扩大美国垂直整合制造能力,以应对特朗普政府期间对中国进口产品的持续限制。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定于9月2日作出初步裁定。如果裁定维持原判,美国商务部将于10月13日前就反补贴税作出初步裁定,并于12月26日前就反倾销税作出初步裁定。届时,美国可能加征关税,以抵消倾销和补贴的影响。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对来自亚洲的太阳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AD)和反补贴税 (CVD)。

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设定了高达250%的反倾销税率和反补贴税,称这些产品是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的。

2023年至2025年,美国发现中国企业通过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运输以逃避关税,因此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扩大到这些国家。2025年4月公布的最终反倾销税率达到约125%,反补贴税则超过3400%。

02韩华与第一太阳能,是背后始作俑者

美国商务部对新三国启动调查的背后,是韩华和第一太阳能在使坏。

据韩国媒体7月18日报道,包括韩华 Q Cells 和 First Solar 在内的太阳能制造商联盟向美国商务部提交请愿书,要求对从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老挝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指控中国企业通过将产品转至第三国来规避现有的贸易限制。7月17日,美国太阳能制造与贸易联盟向美国政府提交的请愿书指控,这三个国家的政府向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提供财政援助,损害或威胁了美国制造商,并寻求对来自这三个国家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征收反补贴税(CVD)和反倾销税。

该行业组织在请愿书相关文件中提交了相关证据。美国商务部已认定,申请人代表美国法律定义的国内产业,并且获得了美国制造商的充分支持,可以启动调查。

请愿书中列举了43家印度公司、54家印度尼西亚公司和8家老挝公司作为涉案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商或出口商。

就在一年前,类似的请愿书导致美国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进口的太阳能征收新关税。在该决定作出后,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进口量激增,填补了新限制国家留下的缺口。此案凸显了全球太阳能供应链的持续波动以及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贸易紧张局势。虽然投诉的核心公司位于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老挝,但请愿书声称它们最终由中国母公司拥有或控制,而这些母公司正试图逃避美国现行关税。该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倾销和补贴太阳能产品通过其他渠道进入美国,持续损害国内产业。这些措施对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至关重要。”

03围追堵截之下,中国光伏何去何从?

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四国已经不行了,现在印度、印尼和老挝这三国也将马上不行了。围追堵截之下,中国光伏企业现在还能去哪里呢?

时间已经越来越短。一家头部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外第三国输美的时间周期最近被大大缩短,从中国光伏企业转移阵地,到彻底被美国同行盯上以及美国商务部启动“双反”调查,前前后后也就两年时间。很显然,两年时间对于产能投资成本(若有)、渠道搭建成本来说,远远不够。

东南亚不行了,像阿曼、土耳其、埃及这些中东非国家的转能转移,又能坚持多久呢?能不能找到一条稳妥的光伏产品输美的路径呢?

赶碳号提个拍脑袋的建议,既然从远处不行了,那索性就到近处,既然光明正大不行了,那索性就来个暗黑策略。从短期来看,赶碳号认为,墨西哥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靠近美国边境的墨西哥北部州(如奇瓦瓦州、新莱昂州)。

当然,不要想歪了,并不是墨西哥毒枭走私鸡蛋的故事,还是合规合法。

墨西哥凭借《美墨加协定》(USMCA)的区域价值含量(RVC)规则,已经成为规避美国高额关税的关键节点。

墨西哥是美国重要的光伏(太阳能)组件进口国,尤其是组件组装。尽管美国已对这些进口产品征收“保障性”关税,但 墨西哥一直在积极谈判豁免,以支持其太阳能产业和北美供应链。2024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了621.4MW的太阳能电池板。

墨西哥目前拥有约10家本地太阳能光伏制造商,总年生产能力仅为1.5GW。最近,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墨西哥产能落地。

仕净科技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建设的5GW TOPCon 电池及组件产线预计2025年达产。

今年1月10日,隆基“Hi-MO X10”新品发布会在墨西哥举行,为当地乃至拉丁美洲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来源:赶碳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