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越来越多湖北人回老家当老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14:06 2

摘要:“相关部门在土地流转等方面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在项目建设中进行现场指导、政策讲解、项目推介……”公司负责人张建军是广水市十里街道人,在深圳经营一家上市公司,今年4月在家乡投资近10亿元创建新公司,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回乡创业这步棋,我是走对

8月的随州热火朝天。广水市化工园区内,广利沣压敏胶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项目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一派繁忙。

“相关部门在土地流转等方面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在项目建设中进行现场指导、政策讲解、项目推介……”公司负责人张建军是广水市十里街道人,在深圳经营一家上市公司,今年4月在家乡投资近10亿元创建新公司,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回乡创业这步棋,我是走对了!”

湖北以更大力度支持返乡创业、以更优生态服务返乡创业、以更好舞台吸引返乡创业。今年上半年,5.78万人回湖北创业,带动就业15.3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5.9%和4.2%。从政策创新到情感纽带,一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化学反应”正在荆楚大地悄然发生。

政策真金白银,不玩虚的!

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双坪村“90后”村民邓超,曾在武汉、广东等地干过搬运工,在流水线上值过夜班。近年来,家乡发展巨变及优惠政策,点燃了他创业的火种——依托本村丰茂林木养殖山鸡。

起步时,邓超资金紧张,宜昌市农业农村局以20万元村集体入股资金。养殖规模壮大之后,兴山县人社局送来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政府帮扶资金38万元新建鸡舍,带动36户村民销售禽蛋,实现“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三赢。“六贴一惠政策包就像及时雨!”邓超说。

“六贴一惠”是湖北整合人社、农业农村、发改、税务等多部门资源构建的返乡创业支持体系,涵盖补贴、平台、贷款等服务。全省17个市州已发布政策包。上半年,全省共发放培训补贴3679.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99.7亿元。

“一条龙服务”,返乡创业不再难!

“通过培训,我们也可以找到创业就业的路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真的蛮开心!”这两天,恩施州巴东县残疾人龙小琴,正忙着参加当地组织的残疾人创新创业培训班。这期培训班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指导、电脑软件操作、面试简历制作及AI+办公应用等内容,“挺实用的。”

上半年,湖北已组织开展创业培训4.6万余人。宜昌市统筹培训项目资源,推出“红油包子+创业”“直播带货+网创”等特色创业培训,举办创业训练营41期。

创业培训,仅是湖北返乡创业的服务举措之一。到哪里创业?湖北全面梳理发布各级各类返乡创业平台载体,包括园区名称、地址、产业定位、服务内容等,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

创业项目怎么选?湖北聚焦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劳务品牌等五大领域,遴选推介近1000个优质项目。黄石市推行“劳务品牌+创业”孵化模式,依托“阳新鞋匠”劳务品牌新增鞋服类市场主体167家。

创业过程中,缺钱、缺人、缺场地咋办?今年来,湖北根据返乡人员创业意向、创业领域,分门别类制定创业需求清单,全省千名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提供政策咨询、用工指导、社保接续、维权保障。

在家乡当老板,真能搞到钱!

武汉市新洲区的凤娃古寨景区,曾是荒芜的山丘。返乡能人余红梅投资1.2亿元打造的明清古建筑群,不仅成为国家4A景区,更创造出“文旅+非遗”的就业链,成为集古建展示、民俗体验、文化传承、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如今,凤娃古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成为就业的“蓄水池”,直接带动30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4万元,间接带动2000多人就业。这种“一人创业带动一村致富”的乘数效应,正是湖北力推乡村产业振兴“头雁模式”的缩影。

清晨五点,宜昌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旁的“大福包子”铺蒸汽升腾。这是返乡创业者、“大福宜昌红油包”主理人韩鄂从部队退役后开设的三家大福包子门店之一,生意异常火爆。

然而,2019年回宜昌创业初期,由于资金匮乏,韩鄂只能租下一间狭仄的店面。“最困难时店面月租都凑不齐,只能靠拍短视频‘吆喝’。”在韩鄂创业的关键时期,西陵区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部门主动上门,协助他申请创业补贴,帮忙对接电商平台资源,助力开辟线上销售渠道等等。如今,韩鄂转型创办的包子工厂将美味销往全国,商品累计曝光400万人次,日营业额轻松突破万元……

从上市公司大佬到退役军人,从养鸡小哥到非遗景区主理人,湖北老乡们用实力证明:在家乡搞事业,真香!补贴、贷款、培训一条龙安排,政府给力!开工厂、做文旅、玩电商各显神通,创业者争气!这场返乡创业“双向奔赴”的结果是:上半年直接带动15.31万人端上饭碗,还把家乡经济盘得风生水起。网友喊话:“快别说了,我明天就买票回老家!

来源:长江新闻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