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收与利润双降:Q1 销售收入4154亿日元,较2024财年同期的4495亿日元减少341亿日元(降幅7.6%);营业利润(特殊项目前)266亿日元,同比减少36亿日元(降幅12.0% );净利润更是大幅缩水,从203亿日元跌至57亿日元,近乎“腰斩”,较20
8月7日,三井化学发布 2025 财年第一财季(以下简称 “Q1”)合并财报,多项核心财务数据出现下滑,化工业务面临多重挑战:
营收与利润双降:Q1 销售收入4154亿日元,较2024财年同期的4495亿日元减少341亿日元(降幅7.6%);营业利润(特殊项目前)266亿日元,同比减少36亿日元(降幅12.0% );净利润更是大幅缩水,从203亿日元跌至57亿日元,近乎“腰斩”,较2024财年第一财季净利润暴跌约71.92%。
外部环境冲击: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56贬值至145,国内石脑油价格从79000日元/KL降至66300日元/KL ,原料成本与汇率波动双重挤压利润空间。
从业务细分看,与交通、汽车等关联业务成“重灾区”:销售收入从1403亿日元降至1302亿日元,降幅超7%,量价齐跌(销量降0.7%、价格跌10.8%),或与汽车产业链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有关。
Specialty chemicals domains( 特种化学品领域 ) 同样承压,收入2555亿日元,同比减少97亿日元,价格端下滑14.4% ,虽靠4.7%的销量增长勉强支撑,但高端化学品市场遇冷迹象明显。
仅Life & Healthcare Solutions( 生命健康解决方案 ) 等少数板块微增,整体业务 “跌多涨少”,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工厂事故 “雪上加霜”,TDI供应格局生变
祸不单行!7月27日,三井化学大牟田工厂突发氯气泄漏事故,装置紧急停车。该工厂是三井化学唯一TDI生产基地,事故前刚完成检修,产能从12万吨/年调至5万吨/年。
此前,日本TDI产能因东曹装置关停已大幅收缩,三井化学“独苗”停工后,日本 TDI 直接进入“零产能”状态 ,未来将100%依赖进口填补需求。这不仅会冲击日本国内TDI下游产业(如涂料、聚氨酯制品等 ),还可能引发亚太地区TDI市场供需再平衡——中国、韩国等货源或将加大对日本出口,全球贸易流向面临重塑。
一边是业绩报表的 “红红绿绿”,核心业务增长乏力;一边是工厂事故引发的供应链震荡,TDI业务陷入停摆。三井化学既需短期内解决:
事故善后与复产:如何快速修复大牟田工厂、恢复TDI供应,降低对下游客户的影响,是保订单、稳口碑的关键;
成本与市场博弈:应对石脑油价格波动、汇率风险,还要在特种化学品、 mobility业务中重拾增长,需重新校准产品策略、开拓新兴市场;
从长期看,化工行业 “安全+可持续” 转型迫在眉睫。三井化学需在事故中总结教训,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同时加速布局绿色材料、生物基化学品等赛道,才能在业绩复苏与产业变革中找到新支点。
来源: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