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江苏省江阴市司法局长泾司法所把“法治诊室”搬进企业,把“坐诊”改“巡诊”,一张体检表、一支流动队,围着企业转、盯着风险跑,让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家门口”就能避开“雷区”,以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江苏省江阴市司法局长泾司法所把“法治诊室”搬进企业,把“坐诊”改“巡诊”,一张体检表、一支流动队,围着企业转、盯着风险跑,让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家门口”就能避开“雷区”,以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线送法——骑行路上有“护身符”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长泾司法所精准把握这一群体的特点与需求,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送法进一线暖‘新’更暖心”主题体检活动。把体检车停到平台站点,工作人员随车“巡诊”,15分钟完成“三查”:一查用工合同是否有法律漏洞,二查电动车保险是否过期,三查平台协议是否暗藏免责条款。与外卖骑手们面对面交流,详细讲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围绕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同时,针对外卖骑手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人身损害赔偿等法律问题,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圈里立规——个体行业开进“法治正轨”
为规范美容美发行业市场秩序,长泾司法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行业“法治体检”,针对矛盾纠纷高发的预付式消费问题进行专项体检。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商家开展专项普法,调解预付式消费纠纷2起。食用农产品质量关系到群众的饮食安全,司法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将“体检车”开进长泾农贸市场,将法治体检与执法检查有机结合。工作人员在完成商品质量、食品安全检查后,“体检”队员将一份份备有民法典、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宣传材料、法治文创礼品的法治“菜篮子”送到经营者、消费者手中,同时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让群众在赶集买货的同时也把法律知识带回家。
法进小微——企业发展添“新翼”
长泾司法所将“法治体检”的触角延伸至小微企业,确定“疑难问题上门办、一般问题集中办”的体检策略,确保 “法治体检”运转高效不走过场。对接“12345”指挥中心,梳理投诉问题较多的小微企业名录,研判矛盾突出方向,联合法律服务所、人社、工会等专业力量提供“点对点”上门 “诊疗”,开具个性化 “处方”,7月以来走访企业8家,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0余个。联合各村梳理需求企业,精准导向开展“法治体检”集中评估,现场审核劳动用工合同,工资发放,企业规章等,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现场开方,通过当场查验形成25份法治体检表、劳动法律监督服务检查表,对评分较低的企业出具劳动法律意见书3份,列明存在问题和整改建议。(江司萱)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