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脚在《德云斗笑社》刚说郭麒麟是唯一继承人,后脚又在《伟忠哥来串门》上把话说死。
德云社的事啊,总有人说看热闹多过看门道。
特别这两年,郭德纲三句话不离“传位”这事。
前脚在《德云斗笑社》刚说郭麒麟是唯一继承人,后脚又在《伟忠哥来串门》上把话说死。
德云社早晚是他儿子的,没得跑,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气势十足。
就像在门口挂了块牌子,“未来掌门人,郭麒麟”。
可这话刚落地,外头风声立马起了,说什么的都有。
尤其是岳云鹏那边,一波又一波的声音,估计连德云社后台都震三震。
岳云鹏这人啊,谁都知道,十几年前连个像样的段子都说不上。
扫地、端水、给人打杂,啥活没干过,可人家就能熬,熬到今天。
大舞台站着,观众一看见他,想笑都忍不住。
2014年春晚那一出《扰民了你》,整个人火得不行,多少人家里看电视都记住了那个圆脸孩子。
后头综艺、演出、专场一个接一个,哪儿有岳云鹏哪儿收视率就往上涨。
2016年《欢乐喜剧人》那会儿,岳云鹏直接成了年度总冠军。
微博热搜一连串,节目还没完网络讨论就爆了,娱乐圈谁都想找他,综艺节目组更是抢着要。
说到相声专场,岳云鹏那绝对是德云社的“摇钱树”。
就拿今年五月长春那一场“岳享十年”来说,2000多张票,三分钟卖光,二级市场票价翻五倍。
沈阳那次也是,4000张票,抢都抢不到,演出现场气氛炸裂,观众都乐翻了。
别说上海、杭州这些大城市了,哪儿都一样,爆满成常态。
算票房,岳云鹏一场下来几百万,德云社有他,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可你说他只会自己红?
不,岳云鹏自己火了还带新人,尚筱菊、刘筱亭,太原那场干脆一口气带上“三筱”。
观众一次看好几个年轻演员,觉得票价值,这种事儿别的小剧场真学不来。
岳云鹏台前台后都给德云社添砖加瓦,用流量拉新人,用名气养团队,谁看了不说一句“有担当”。
再看郭麒麟,这两年相声舞台见得少,影视圈混得风生水起。
2019年《庆余年》演范思辙,大家都说这孩子有点意思。
电视剧点播量飙到天上去,郭麒麟粉丝数量跟着水涨船高。
后面《赘婿》热播,演技一天天被认可,连电影圈也混得顺风顺水。
导演曹保平都夸他,金爵奖那边也有提名,知名度、资源一把抓。
不过就是回德云社的次数越来越少,舞台上少了点存在感,老观众多少有点想念。
德云社内部传承的事,外头议论多,坊间还说有“双轨制”。
岳云鹏这条线,综艺、商演、票房,个人收入占了德云社经纪板块三成多。
为公司挣了大钱,可公司股权、管理权却没他啥事。
反观郭麒麟,影视、话剧资源优先,收入没那么高,却有德云文化5%股份,地位稳稳的。
有传闻说王惠力挺小儿子郭汾阳,搞得郭麒麟的路也没想象中那么平坦。
郭德纲为啥非要把“家业”交给郭麒麟?
家族生意,长子继承,这思路在中国一点都不稀奇,传统嘛,很多企业都是这么走的。
郭麒麟在外头闯荡,带回来新资源、新视野,说不定以后德云社真能靠他打开新局面。
影视、综艺双开花,把相声卖给更多年轻人,平台更大,舞台更广。
可岳云鹏呢,真金白银给德云社赚,粉丝一茬接一茬,台下的徒弟也带。
舞台的活儿一个不落下,商业价值、传承价值都扎扎实实放在那儿。
结果传承名单里,压根没他,心里会怎么想,外人不清楚,观众却都明白。
有人觉得岳云鹏“吃亏”,也有人觉得家族企业讲究血缘,没啥可说的,反正争议就这么一直在。
德云社的未来,估计没人能说得绝对清楚。
岳云鹏和郭麒麟,各有各的本事,谁都少不了。
岳云鹏把相声的热闹气氛带到天南海北,把新人推到台前。
郭麒麟把德云社的人气送到更远的影视圈,两条路,也许都对,也许都不完美。
反正观众关心的是,有没有好相声看,有没有新鲜段子听,有没有新故事能乐一乐。
谁能走到最后,谁能把德云社带得更远,估计还得看时间。
家族传承和师徒情分,到底哪个更重要?
没人给答案,只有舞台上、后台里那些年年岁岁的热闹,才能慢慢看出个名堂来。
德云社的牌子还在,岳云鹏继续演,郭麒麟继续拍,台上灯亮,观众还在笑,这就够了。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