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他把摇滚唱出民谣的拖沓感,毫无激情,像中年大叔在 KTV 嘶吼。
有时候,
输,未必是祸。
赢,未必是福。
单依纯输了,不是坏事。
陈楚生捧起 “歌王” 奖杯,单依纯输了。
赛前,她是最被看好的人。
前十一期,八次压过陈楚生。
首期登顶,二期再夺冠。
三到五期稳坐前三,六期跌至第五,七期立刻弹回第四。
十一期,她又以绝对优势站回榜首。
陈楚生呢?
排名起起伏伏。
除第六期赢过她,多数时候在二到四名打转,甚至掉过第五。
总决赛分两轮。
第一轮帮唱,单依纯找了王力宏。
两人唱《叶落归根》,弦乐缠人声,乡愁漫满台。
有人哭了,也有人说她低音气不稳。
最终拿了第二。
陈楚生搭档郑钧唱《赤裸裸》,第三。
那时,大家猜冠军会在她和米奇・盖顿之间。
第二轮独唱,定了输赢。
单依纯唱原创《有趣》,亮出 D6 哨音,技巧拉满。
投票一出,第六。
陈楚生唱《获奖之作》,歌像为他写的,词和旋律都贴。
现场拿了 23.02% 的票,云端 18.9%。
两轮相加,他逆袭成歌王。
镜头拍单依纯,脸上没落寞。
年轻的脸,倔强刻着,嘴角扬着,眼神里是 “这又怎样”。
丁太升说,输了未必是坏事。
《有趣》太小众,难共鸣。
她的 “常式唱腔”,稳是稳,少了新意。
“沉下来想想,或许是转机。”
舞台从不论铺垫多厚,只看最后一锤够不够响。
天赋是翅膀,可风向不对时,再硬的翅膀也难逆风飞。
陈楚生赢了,麻烦来了。
比赛刚结束,网络便炸开了锅。
争议源头,是一张在直播期间流出的照片。
照片中,后台导播台屏幕清晰显示最终排名,陈楚生位居榜首。
随后主持人宣布的结果,竟与照片丝毫不差。
这 “神预言” 般的巧合,有离谱。
观众们纷纷质疑:比赛结果难道早就内定了?
当主持人念出陈楚生名字时,镜头捕捉到他一脸平静。
既无惊喜若狂,也没激动落泪。
这淡定,在网友眼中,成了 “心里有鬼” 的铁证,质疑声愈发汹涌 。
比赛中,陈楚生的表现也饱受诟病。
第一轮帮唱,他与郑钧合作《赤裸裸》。
表演一结束,“陈楚生 难听” 话题火速冲上热搜第二。
网友疯狂吐槽:
说他把摇滚唱出民谣的拖沓感,毫无激情,像中年大叔在 KTV 嘶吼。
有乐评人指出,他演唱时压着嗓子,听感与人声感染力都有待提升。
可令人咋舌的是,这被批得 “体无完肤” 的表演,竟拿到第三名。
与此同时,彭佳慧耳返无声、ALin 话筒音量出问题,严重影响发挥,名次却远低于陈楚生。
这让观众坚信比赛有 “猫腻” 。
第二轮独唱,陈楚生带来原创《获奖之作》。
歌词温情,唱出普通人生活的坚持与美好,引发不少共鸣。
但仍有观众觉得,这首歌从音乐技巧和舞台震撼力上,不足以支撑他夺冠。
争议愈演愈烈,陈楚生夺冠背后的商业账越算越清。
三个月,8 个新代言,6 个扎在芒果生态里。
节目里,地方文旅宣传曲唱了又唱,和芒果台缠成了商业闭环。
资源堆得太满,观众难免犯嘀咕:
这歌王桂冠,是不是芒果台给自家艺人铺的路?
剪辑更露骨。
他的小失误,镜头轻轻带过。
别人呢?
一点小瑕疵,被镜头抓着放大再放大。
这种厚此薄彼,做的也太明显。
面对汹涌舆论,陈楚生赛前曾回应 “内定冠军” 争议。
他无奈表示,近三个月压力大到要靠安眠药入睡。
“我也希望我是‘皇’啊,那就不用这么累了。”
可这回应,没能平息网友怒火。
大家依旧紧咬不放,要求节目组给个说法 。
节目组官方账号评论区彻底沦陷,满屏都是质问:
“把观众当傻子呢?”
这场 “歌王之争” 的风波,让陈楚生陷入舆论困境。
也让《歌手》这档老牌音乐综艺的公信力岌岌可危。
音乐比赛,本应让优秀歌手凭实力绽放,给观众带来纯粹视听享受。
可如今陷入信任危机,实在令人惋惜 。
未来的路,得用实力来铺。
这场争议,给陈楚生的形象来了记重锤。
有一部分忠实的粉丝,认为陈楚生夺冠是实至名归。
但质疑声浪滔天,路人缘受损。
对于节目组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信任危机。
曾经凭借真实、专业的音乐竞技在观众心中树立起良好口碑。
如今却因这场争议被贴上 “黑幕”“操控” 的负面标签。
公信力?折损大半。
给不出让观众点头的解释,这档王牌综艺,怕是要凉。
对于单依纯,这次在《歌手》舞台上的 “失利”,看似是一次挫折。
实则更是一个独特印记。
她的音乐理念、她对自由随性的追求,远远超越了一场比赛的胜负。
或许,这就是单依纯的魅力所在。
她的态度依旧是:
输了又何妨,坚持自我,才是对音乐、对生活最大的尊重 。
对于陈楚生而言,这个 “歌王” 头衔如今显得格外沉重。
但未来的路,得用实力铺。
毕竟,麦克风只对实力低头。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