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剂量调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3 17:46 2

摘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及多利培南等。常用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盘点如下,仅供参考。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及多利培南等。常用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盘点如下,仅供参考。

一、碳青霉烯类的适应证

(1)使用指征

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需氧菌与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度感染的经验治疗。

(2)具体感染

败血症、脓毒症;重症肺炎,包括返流吸入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复杂性腹腔感染等。

注意:轻症感染及局部感染不推荐应用。

二、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谱:

对革兰阳性菌(G+)敏感:链球菌属(A、B、C、D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敏感金葡菌等。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对肠球菌无效。对革兰阴性菌(G-)敏感: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厄他培南除外)、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美罗培南>比阿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对厌氧菌敏感:绝大多数G+和G-厌氧菌。对某些快速生长的分支杆菌敏感(如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美罗培南、比阿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无效。诺卡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无效。无活性或天然耐药菌包括:屎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RSA等,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较弱,对非典型病原体(衣原体、支原体)无效。

三、碳青霉烯类临床应用注意点:

(1)厄他培南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厌氧菌都有效。尤其对产ESBLs、AmpC的革兰阴性菌活性高。与其他碳青霉烯类比较,抗菌谱窄,对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肠球菌、李斯特菌无效。可被金属β-内酰胺酶水解。

(2)厄他培南不得使用含有葡萄糖的稀释液;不得与其它药物混合或与其它药物一同输注。

(3)亚胺培南在骨组织中的浓度较高(2.6ug/g),被批准用于骨关节感染。

(4)美罗培南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可达到有效浓度,被批准用于脑膜炎。亚胺培南、厄他培南说明书中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适应证。碳青霉烯类药物中亚胺培南最易引起神经毒性,对中枢神经系统γ-GABA 亲和力最大,与亚胺培南相比,美罗培南的中枢神经系统 ADR 发生率较低。

(5)美罗培南比较稳定,可延长滴注时间至3小时;美罗培南2g q8h可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所致脑膜炎。

(6)妊娠患者可使用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不推荐选用亚胺培南、比阿培南。

(7)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会导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下降,不推荐合用。美罗培南可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80%-90%;厄他培南降低60%;亚胺培南降低30%-40%。

(8)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是经验性治疗 CAP 的一线药物。在 CAP 经验性治疗中,我国指南推荐以下情况可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①需要住院治疗(包括入住 ICU)的老年人(≥ 65 岁)或有基础疾病的 CAP 患者;②需要入住 ICU 的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由于此类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能性小,首选厄他培南。有铜绿感染风险者选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

(9)除厄他培南可用于直结肠择期手术的预防用药外,碳青霉烯类药物无其他预防用药指征,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10)对社区获得性腹腔内感染中的低危患者,推荐选择厄他培南单药治疗;对于高危人群 [(APACHE)Ⅱ评分 > 15、高龄、低蛋白水平、无法清创或引流等],可选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成人医院获得性相关腹腔内感染,推荐使用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

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特点比较

药理作用

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结合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致使细菌胞浆渗透压改变和细胞溶解而杀灭细菌。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此类药物的影响,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MIC与MBC接近,为时间依赖性且具有PAE。。

原研上市时间泰能1985年首次在德国上市克倍宁1993 年首先在日本上市美平1994 年首先在意大利上市怡万之1998 年首次在美国上市

结构特点

与β-内酰胺类的区别:在青霉素类化合物的母核骨架上4 位硫原子以碳代替,2、3 位以双键结合(二氢吡咯环较杂环稳定,耐β-内酰胺酶),6 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空间位阻增大,耐β-内酰胺酶)。

C-3: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重要的化学结构修饰部位,其氨基与抗绿脓杆菌活性相关,但其稳定性、神经毒性和肾毒性与其碱性强弱正相关(氨基酸较氨基取代碱性降低,稳定性提高)。C-6位上反式羟乙基侧链,β-内酰胺环和二氢吡咯环并在一起:耐β-内酰胺酶。C-4 位上有β-甲基:耐肾脱氢肽酶(DHP-1)的结构,增加对DHP-1稳定性且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也有增强(亚胺培南、帕尼培南无)。亲脂性基团与碱性基团:亲脂性基团抑制革兰阳性菌的活性,碱性基团抗革兰阴性菌活性。

结构区别

C4,C2无取代基团,对DHP-1

不稳定

C2 位有(乙酰亚胺吡咯-3-基) 硫键取代,增加了对肾脱氢肽酶的稳定性。但由于其单独使用时会在肾皮质蓄积,并导致肾小管坏死,需联合倍他米隆

C4 位有β-甲基,增加对DHP-1的稳定性,不需配用酶抑制剂

C-4有β-甲基,3-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吡咯烷基,使该化合物有较高的蛋白结合率,半衰期延长

脱氢肽酶

(1∶1)

西司他丁作为肾脱氢肽酶的抑制剂,可完全阻止其在肾内代谢提高疗效并降低降解产物肾毒性

对DHP-1稳定,倍他米隆为有机离子转运抑制剂,减少帕尼培南在肾皮质中的蓄积

C-4有β-甲基,对DHP-1稳定

C-4有β-甲基,对DHP-1稳定

中枢毒性反应率

不适用于脑膜炎的治疗。

机制:抑制脑内

GABA与其受体结合,导致肌颤、肢体抽动、惊厥、癫痫等中枢毒性反应。

较少(<0.1%),用于中枢感染

用于中枢感染。FDA已批准用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但与疫苗合用可使疫苗失败,与丙戊酸钠合用,导致癫痫发作

较少,未推荐用于中枢感染

神经和肾毒性比较__C-3碱性最弱,神经和肾毒性最小_抗菌谱共性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厌氧菌以及多重耐药的细菌均具有很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铜绿有差异,对MRSA和嗜麦芽耐药,非典型菌无效,碳青霉烯类最突出的抗菌与药理特点在于耐酶,对产ESBL稳定,可作为首选药物。
粪肠球菌(敏感)+±±0屎肠球菌耐药铜绿(AMP-c除外)+++无效嗜麦芽天然耐药非典型病原体无效MRSAMRSE对酶不稳定,不敏感ESBLs稳定,为产ESBLs 菌株的首选药AMP-c(部分沙雷菌、脆弱拟杆菌)不稳定

适应证

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脓毒血症(不宜用肌肉注射剂型);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等

呼吸系统感,腹腔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肺炎及院内获得性肺炎,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

腹腔内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并发症的泌尿道感染;急性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在新的感染治疗指南中厄他培南可以作为单药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用法用量

对于医院内感染的轻度病人,亚胺培南的用量为每6 小时250 mg,中度感染为每6~8 小时500

mg,严重感染为1 g,q8h。儿童每次12.5mg/kg。每日最高剂量4g

给药量为0.5g ,每日2 次,静滴。重症及难治性感染增至每次1g ,每日2 次,静滴。每日最高剂量2g ,每次静滴需30min 以上。儿童10~20mg/kg,每日2~4 次,静滴。

每次0.5g~1g ,每6~8h 1次,静滴。儿童为每6~8h 1 次,每次10-20mg/kg。该药不仅可静脉滴注,还可以肌注给药。

每次1.0g ,每日1 次,静滴。肾功能损伤者为每日0.5g,输注时间为30min。。

耐药机制

1. 产生碳青霉烯酶,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

2. 外膜孔蛋白减少或丢失

3. 主动泵出系统过度表达

4. 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产生耐药的主要是外膜孔蛋白的缺失,其次是β- 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

内毒素诱导较弱强强强T1/21 h左右1 h左右1 h左右4 ~5 小时

临床特点针对产ESBL s菌感染的治疗,临床主要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除外泌尿道感染)对菌血症、HAP及腹腔内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
适合刚入院感染患者的早期经验性治疗, 可部分替代第三代头孢菌素,对HAP细菌较其他同类差。

更多数据参见:国家指南: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参考(手机查询)

来源:重症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