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将军的娇贵夫人:二十八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10:19 2

摘要:等过了年,就如云铮说的那样,他开始忙碌起来,两三日才回家一次也是常有的事儿。

​​​

第180章 你好香啊

等过了年,就如云铮说的那样,他开始忙碌起来,两三日才回家一次也是常有的事儿。

庭州的冬日十分漫长,即便在屋里看着是艳阳高照的好天儿,在外头多站一会儿也觉得刺骨的冷。

即便,云铮在庭州生活多年,习惯了这边儿了,但骑马回家免不了还是被冻得手脸发红,特别是如今军营里忙碌,云铮到家时常常天都已经黑了,这就更冷了。

今日又是如此,云铮进门时,崔琳琅看外头天都黑透了,还没有月光照亮,她都不知云铮是怎么骑回来的。

刚到家时,崔琳琅不说他,让人端了晚膳来让他吃过了,也洗漱完之后,才开口说这事儿。

“今日都这么晚了,还赶回来做什么?多危险。”

“我这回都三日没回来了,今儿说什么都得回来一趟看看你们娘俩。”

“珠珠这会儿都已经睡了。”

崔琳琅将云铮按在自己的妆台前坐好,从桌上的瓶瓶罐罐中挑出两样来,打开就往云铮脸上抹。

“这是什么呀阿留,还挺香的,油润润的还挺舒服。”

“香膏。这罐你带在身上,以后晚上睡前还有早上起来自己往脸上抹点儿。”

“我在家的时候抹就行了,不用带着。”

“你看看你这脸,再不抹点儿就该吹裂了,到时候你闺女不认识你了,你可别跟我哭。”

听到这话,云铮答应了带上,不过还想讨价还价:“这太香了,有没有不香的?”

“没有,你不想用就算了。”

这香膏是崔琳琅刚让人做出来的,用的羊油蜂蜡杏仁油还添加了香料,费了不少工夫呢。

“用用用,你都给我了哪里还有往回要的道理,我带在身上保证天天用。”

第二天,云铮照旧一大早就起来,被窝掀开热腾腾的扑出来都是昨夜抹的香膏的香味。

崔琳琅听到他起床的动静,即便困倦得睁不开眼也没忘记嘱咐他:“记得抹脸,晚上太晚了就别回来了。”

听到媳妇儿的声音,云铮恨不得立马再回被窝里去抱着媳妇儿睡到天昏地暗的该死的克丹!

云铮蹬上靴子,在心中怒骂道:这账全都算你们头上。

回过头,又在媳妇儿脸上亲了八九上十下才轻手轻脚地出去了,迎着寒风,云将军香喷喷地出门了。

上午,云铮在营帐内跟众将商讨着出兵安排,毕竟这回不是紧急情况之下的迎敌,他们这次有机会做好准备和计划。

“好了,上午就到这儿吧,还有人有要说的吗?”

“将军,属下还有话说。”

“说。”

廖旬清了清嗓子,在众人的视线下,开口了:“将军,您好香啊。”

“哈哈哈哈哈哈!”

同在营帐中的元焘十分不客气地直接笑出了声,在看旁人,虽然没有笑得像元焘那般肆无忌惮吧,但是看肩膀抖动的样子,也知道他们憋笑憋得很辛苦。

云铮就知道这帮家伙会来这么一出来他冷哼一声将香膏掏出来放到桌上。

“有什么好笑的?这可是我媳妇儿心疼我整天被冷风吹特意给我制的,你们一个个连媳妇儿都娶不上还好意思笑话我。”

特意给他制的,这话确实是云铮吹牛了,崔琳琅依旧惦记着铺子的事儿,这回这个香膏配方不算复杂,材料里头除了那味特殊香料,别的在京城也易得。

于是制出之后,崔琳琅就将方子并香料一块儿送往京城交给她娘,且这香料也留了种子下来,等到开春了崔琳琅还想试试能不能在地里种出来。

等到了三月,天儿开始慢慢回暖,往年过冬,崔琳琅就盼着开春了但是今年,她反而希望这冬天能再长一点。

虽然云铮什么都没说,但是作为枕边人,崔琳琅并非什么都不知道,光看他从两三日回一次家,变为五六日都不一定回来一次,晚上睡觉时嘴里都会念叨冲锋布阵,就知道这些日子,他在准备什么。

三月初五,这一天很是例外,崔琳琅睡醒,才发现云铮还没有走,而是侧躺在床上,撑着胳膊看自己。

她的心沉了一下,面上却若无其事地笑问他:“你怎么还没起?”

“今日我在家陪你和珠珠,忙了好些日子了,得歇一天。”

“那起来吧,珠珠应当也要睡醒了。”

崔琳琅准备起身,却被云铮拉住了手腕搂进怀里:“待会儿再起,我就想这么抱着你睡会儿。”

云铮紧紧抱着崔琳琅,满足地叹了一声:“早就想这样了,有阿留在,我每天都不想起来。”

两人今日直躺到了日上三竿,快到了用午膳的时候才起来。

乳母抱着珠珠过来时,珠珠一下子就扑到了崔琳琅怀里,以往上午崔琳琅都会抱她陪她玩儿。

“想娘了呀?”

“娘上午陪你爹呢。”云铮蹲到母女俩面前,给珠珠做鬼脸,逗得她咯咯笑。

“珠珠,叫声爹听听。”

珠珠这会儿满打满算才七个月,说话肯定是没到时候,顶多咿咿呀呀两句大伙都听不懂的话,但今天云铮说完让她叫“爹”之后,她还真动了动嘴看起来是在学说话的模样。

“咱们家珠珠说不定是个天才呢,七个月大就会说话的孩子也不是没有吧?”

于是,云铮更乐此不疲地教女儿叫爹,就是一声声的“爹”都不知道是谁叫谁了。

“珠珠,我是爹。”

“哒!”

“阿留!你听见了吗?珠珠真叫爹了。”

“哒!”

“你听。”

这声儿要说是叫爹确实有点儿勉强,但是珠珠确实以前都没有发出这个音过,所以云铮十分兴奋地宣布了,女儿这就是在叫“爹”。

“珠珠,再叫声娘试试。”

看孩子有些困倦了,崔琳琅抱起女儿准备哄她睡觉了,对云铮道:“娘太难叫了,咱们得慢慢儿学。”

没一会儿,珠珠就睡着了,崔琳琅本想让乳母来把她抱回去睡,但是云铮却轻声道:“就让珠珠在这儿睡吧,小孩子一天一个样儿,让我多看看她。”

第181章出征

崔琳琅没说话,轻轻将孩子放在了榻上两人中间,夫妻俩一人坐一边看着她睡觉,孩子不知事,睡得香甜,两个大人却心事重重。

“你是.……明日就走吗?”

崔琳琅问完之后,看见云铮摇头时,还在庆幸也许明天还能在家待一日,却不想云铮下一句就是:“今晚就得走。”

崔琳琅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答案,她鼻头一酸,连忙低下头,不想叫云铮看见自己的眼泪。

但是眼泪它不听话,头一低下,水珠便砸到了她的手背上,云铮看见她哭,立马起身走到她这边儿来。

“阿留.……”

云铮想安慰,但是安慰的话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崔琳琅有话想说,又怕吵醒孩子,于是站起身来往里走了走,云铮连忙跟上。

“今晚就要走,你现在才告诉我?要不是我问你,你是不是打算要走了才说?”

“我.....”

云铮想说很多话,最后也只是伸手将人抱紧,崔琳琅本来是生气的,生气到想将他推开,但终究还是没能狠下心来。

“阿留,我舍不得走,也舍不得说。”

“我今晚就要走”这几个字,从昨天开始就像鱼刺一样卡在云铮的嗓子里。这个家现在太好太温暖了,他舍不得说出要走的话。

“什么时候能回来?”

云铮再一次低下头,愧疚道:“不一定。”

崔琳琅忍住嗓子的涩意,艰难开口:“珠珠周岁,你总能回来了吧?”

“我尽力…….我尽力在那之前回来,好吗?不要哭,阿留。”

云铮小心翼翼地伸手想擦掉崔琳琅脸上的泪水,却怎么也擦不干。

“我会平安回来的,就像以前那么多次一样。就是你今年的生辰,不能陪你过了,生辰礼到了四月十七那日,会有人送来的。”

“你好好的回来,就是给我最好的生辰礼了。”

“别担心,我肯定能好好回来,以前有算命的说过,要是我能娶到一个姓崔的媳妇儿,以后就能活到一百岁。”

“净瞎扯。”

看到媳妇儿破涕为笑,云铮松了口气:“没瞎扯,有阿留这么好的媳妇儿和珠珠这么好的闺女,我怎么舍得.……”

崔琳琅捂住云铮的嘴巴,没叫他说出那个字:“晚膳能在家吃吧?”

“能。”

“好,你去看着珠珠,我去让秋果晚上多做几个菜。”

丫鬟们看见崔琳琅红着眼睛的模样,都吓了一跳。等听到说将军今晚就要出征时,秋果立马拍着胸脯保证今晚一定多做些将军爱吃的菜。

剩下的时间,两人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还像之前那样,一人一边坐着看女儿睡觉,黄昏时分,珠珠才睡醒,刚哭了两声便被云铮抱起来哄了,就连吃饭时,都没放开。

“这回,周高周远还是留在家里,你去哪儿记得都带上他们俩。家里的事儿尽管交给大山叔,等开春了你也多出去走走,珠珠带着不方便就别带她,反正她这么点儿大也不记事儿。”

“我知道,你顾好你自己吧,我在家有这么多人照顾我呢,能出什么事儿。你在外面别老惦记我们了。”

云铮却摇摇头:“我就喜欢惦记你们,不叫我惦记还不行了呢。这回楚毅会带军留守庭州,有事儿你找他也行,我已经跟他说过了。”

“我知道,你放心吧。吃饭,晚上做这么多都是给你做的,你不吃就只能便宜小饼了。”

“小饼都吃成大饼了,得每日叫周高带它出去跑跑才行。”

崔琳琅闻言,笑他说:“你操心的事儿还真不少。”

这顿饭,崔琳琅吃了不少,都有些撑了,只是再怎么吃,也有吃完的时候,吃完饭,云铮就得走了。

崔琳琅给他换上了之前刚做的新衣裳。

“新的现在穿是不是可惜了,要不先放着等我回来再穿吧。”

“闭嘴。回来了自然有新的给你穿。”

“好,那我先谢谢阿留了。”

云铮低头看着正在给自己整理腰带的崔琳琅,垂首在她脸上偷了个香,崔琳琅整理好腰带之后,踮起脚尖也在云铮的嘴角印下一个吻。

“一定要平安回来。”

“我答应你。”

换好衣裳,崔琳琅便抱回女儿送云铮出去。

“珠珠,再叫声爹听听。”

“哒!”

“真乖。”

崔琳琅没有去大门外送他,而是就在房门外,像从前目送云铮去军营的时候一样。

“阿留,我走了。”

云铮还是像从前一样,笑着回头跟她挥手,小饼也还是像从前一样,摇着尾巴将云铮送到院门口,再被云铮赶回来跑到崔琳琅脚边蹲着。

“主子,起风了,您别在外头站着了。”

崔琳琅如梦初醒,低头看了看女儿,她正乖巧安静地抠着衣裳上的绣样。

“珠珠。”

崔琳琅唤她一声,她便会抬头看娘亲,聪明极了,崔琳琅将女儿抱紧,回到了屋里,屋里突然一下子安静得让人难以适从。

晚上,珠珠吃完奶后,崔琳琅便让乳母又将她抱了回来,她晚上带着珠珠一块儿睡。

三月初十,善州,崔知节整理完案卷起身回家时,天都已经黑透了。

善州是个小城,晚上虽不宵禁但也没有京城那般通宵达旦的夜市,百姓们大多入夜了就回家,并不会在外逗留。

他从县衙回家,一路上也只遇到两个巡逻的捕快,他还是像往常那样,走到家门口后就拍拍门等着家中小仆来给他开门。

只是不知为何,今日这小仆开门动作慢了不少,他敲了好几下门才打开。

“怎么了? 睡着了吗?”

进门之后,崔知节随口问了一句,黑夜里并没有注意到小仆有些怪的神色,忙了一天实在劳累,他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抬步往里走,余光却瞥见斜刺里冲出一个黑影。

崔知节下意识抬手阻挡,并扬声喊小仆过来,结果……

下一瞬黑影冲到面前,开口道:“儿子!你爹来啦!”

“爹?! 您怎么......”崔知节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都是你出的鬼主意,把儿子都吓坏了。”

“娘?!”

第182章催婚

一家三口坐在堂屋里六目相对了一盏茶的工夫,崔知节才缓过神来。

“娘,爹,你们怎么忽然来了?爹你不用当值吗?”

崔博言清清嗓子,深沉道:“此事说来话长啊......”

他停顿了一下,发现儿子根本不搭腔,只能自己又接着说:“那爹就长话短说吧,你爹我辞官了。”

“辞官?您先前不是才升任,为何这就要辞官?”

崔知节觉得他爹才刚升任太常寺丞,完全没道理在这种时候辞官。

“嗐,一言难尽。”

崔博言先前还以为,朝上不太平但是暂时也轮不到他们太常寺,太常寺就是管管礼乐祭祀之类的事儿,什么世家清流之争也轮不到他们嘛,但是还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光是之前,荣贵妃生的小皇子的满月宴就出了一堆幺蛾子,寺卿大人一心只想明哲保身,嘴上从来没有一句确定的话,但是人家寺卿能躲,崔博言这个寺丞可躲不掉。

这个满月宴期间遭了多少绊子,崔博言都不想说了,也说不清,最后有惊无险的结束之后,他觉得身心俱疲。

恰好这个时候,关于西北战事的事儿又被重提,崔博言在家听见妻子说担心女儿这才刚生了孩子,女婿就得出去打仗。

夫妇俩瞪着眼睛一整晚没睡,第二天崔博言上值就去辞官去了,虽则寺卿大人一再挽留了,但是崔博言心意已决,最后还是辞了。

“阿留见了您跟娘,一定很高兴。”

“这话说的,阿留见了我跟你娘高兴,你见了我们就不高兴了?”

“儿子当然高兴的!”

李攸竹看儿子都急了,伸手拍了崔博言一巴掌,对儿子道:“你爹逗你玩儿呢。”

李攸竹起身站到儿子跟前,心疼道:“娘瞧你都瘦了,可是日日都这样晚才回来?晚膳吃过了吗?”

“不是的娘,凑巧这几日忙碌才回来晚了,平日里并不这样。晚膳已经在衙门里用过了,娘您跟爹吃了吗?”

“我们俩吃过了,你别操心我们了,时辰不早了,你先去歇下吧,有什么话咱们明日再说。”

李攸竹也不是头一回来这儿了,她熟门熟路的也不需要儿子再来照应她,便把儿子赶回屋去睡觉了,自个儿也回房歇息了。

这回,她跟丈夫打算在这儿待个三四天的,再启程去庭州,一个月足够他们在女儿生辰前赶到庭州了。

因父母来了,次日崔知节特意早了些回家,到家时天还大亮着,刚走到门外,就闻到了饭菜香气。

“娘,爹,儿子回来了。”

“回来啦?正好饭菜也好了,去把手洗洗,娘今日让人做的都是你喜欢的菜。”

“好,谢谢娘。”

“跟娘还客气什么。”

饭桌上,李攸竹看着儿子清瘦了不少的脸,心疼得一个劲儿给他夹菜:“这公务再忙,饭也得好好吃才是,你看你爹,就从来不亏着自个儿,吃得脸都圆了。”

崔博言听见这话,连忙拿手摸上了自个儿的脸,崔知节看到父亲的样子,忍不住笑道:“我知道的娘,儿子并没怎么瘦,您放心吧。”

“你娘我眼神好着呢,瘦没瘦我能看不出?娘已经交代过厨娘了,日后你晚上回来,得再让你吃一段宵夜。等从庭州回来,娘还要来你这儿,你要是没胖起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娘,我一定多吃。”

吃过饭,李攸竹又忍不住操心起儿子的婚事:“你在这儿,有认识姑娘没有?”

迎着母亲期待的眼神,崔知节也只能摇摇头:“娘,儿子还不急成婚的事儿。”

“你不急我急。你看看你的妹妹孩子都有了,你弟弟的亲事也谈妥了,只等他考完试就能成亲了,现在可就剩你了。”

“知礼的婚事定下了?”

“这事儿我昨儿没说吗?”

李攸竹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自己还真是忘了说了:“你弟弟婚事定下了,是他同窗的妹妹,工部员外郎洪大人家,你可有印象?”

李攸竹原先从庭州回京时,就想着这回定要给儿子把这亲事定下来,结果都用不着她操心了,小辈自个儿看对眼儿了,两家大人又都不是那等迂腐的,坐下来一商量这事儿就算是定下了。

洪......

崔知节点点头说自己有印象吗其实都不止是有印象了,洪越秋跟自家弟弟好得都快穿同一条裤子了,之前在国子学的时候,他也没少见过。

“……娘,儿子的婚事您就先别操心了,我给阿留准备了生辰礼,本来打算找人送到庭州的,正好您跟爹来了,就一起带过去吧。”

“行,我跟你娘给你的一块儿带过去。给阿留准备了什么呀这是?”

崔博言一边问一遍悄悄用手捅了捅身边的妻子,让她先别说成亲的事儿了。

等夜里回了屋,夫妇俩自然又说起这事儿。

“你老捅咕我什么意思?我话还没说完呢。”

“你现在说有什么用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大看着脾气好其实犟得很,你还能把他绑去成亲不成?”

“你也知道你儿子犟啊,我要是再不催着点儿,他得打一辈子光棍儿了。”

两人吵吵嚷嚷的,吵到困了便闭了嘴睡觉,这段日子以来都是如此的照李攸竹的说法,这段日子他们俩赶路,白天夜里都待在一块儿,看得厌倦了,有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儿都得吵两句嘴。

因为父母的到来,崔知节的小院儿也热闹了几日,不过两人也没在这儿多待,才住了三个晚上,就要启程去找女儿去了。

“不用送我跟你爹了,你好好上县衙当差去吧,娘又不是头一回去了,不用担心。”

“娘,那您到了庭州,记得给儿子写信。”

“知道了,你去吧。”

李攸竹和崔博言将儿子送到县衙门口,看着他下了马车,挥了挥手才让车夫接着往前走。

“这一年有半年我都是在路上跑,才回来没多久,这又去了,你说阿留看着我俩不得吓一跳啊。”

李攸竹看着这善州街上的景儿,尚还觉得眼熟呢。

“当时就不该听你的,说什么给儿子闺女一个大惊喜。”

“当时你不也同意了,怎么这会儿又怪我了?”

第183章 爹娘来了

两人吵吵闹闹继续赶路,但崔琳琅现在是做梦都想不到父母竟然马上要到了。

到了四月,园子里云铮移栽回来的那些个杏花树也开了,树林边上扎了有秋千,崔琳琅时常在午后抱着珠珠去那儿看花,珠珠现在有八个月了,最近也越来越爱说话了。

而且现在都会叫“娘”了一个就像现在她就一边指着树林子里头跑来跑去的小饼一边抬头叫“凉”。

“珠珠也想去玩儿吗?等咱们再长大一点儿就能去跟小饼玩儿了。”

崔琳琅抱着珠珠起身走到林子边上,带着女儿的手去触摸枝头的花瓣。

“这叫杏花。”

从发觉珠珠现在开始学说话之后,崔琳琅就会有意地教她多说话。

“跟娘说,花一-”

“汪一一”

珠珠一张嘴,就把崔琳琅给逗笑了,除了叫娘叫爹,珠珠学会的第三个字就是“汪”,跟谁学会的不言而喻。

看女儿可爱的模样,崔琳琅忍不住从枝头摘了一朵花别在了闺女耳朵上。

“咱们珠珠真漂亮。戴上花待会儿让娘画幅画好不好,等爹回来了给爹看看。”

"爹......”

珠珠跟着崔琳琅学了一声“爹”,但是过去一个月了,她现在大概已经忘了她爹了,学了一声之后就对着树叫“爹”。

李攸竹和崔博言就是这个时候来的,两人进府的时候还特意说叫人先别去喊女儿,问了丫鬟之后两人就直奔园子这儿来了。

崔琳琅抱着女儿准备转身时,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她“阿留”,听到这声音,她不可置信地回头,待看到不远处站着的父母时,她直接愣住了。

“阿留,爹来啦!”

“爹,娘…你们.……”

“汪汪汪一一!!”

崔琳琅还没来得及上前迎接爹娘,小饼突然就从林子里窜了出去。

“哎呦我的娘呀! 狗狗狗!!”

这可把怕狗的崔博言吓得够呛,直接原地跳起来下意识就要往回跑。

崔琳琅方才一心都是见到父母的惊喜,压根儿没想起来小饼这回事,反应过来之后才赶紧出声将小饼给唤了回来,又让人来把小饼给抱了回去。

“爹,您没事儿吧?”

崔博言捂着胸口惊魂未定,不过女儿问起他还是摆摆手说没事儿。

李攸竹毫不客气地“嘲笑”丈夫:“还说要偷偷上前给阿留一个惊喜,结果自个儿先吓着了。”

“爹您别害怕,小饼它不咬人的,这段日子我让人把它带去别的院子养。”

“没事儿没事儿,爹躲着它点儿就行了。”

李攸竹笑话完丈夫,回过头对外孙女儿张开手:“珠珠还认识外祖母吗?让外祖母抱抱你好不好?”

珠珠看了一会儿,就扭过身抱住了崔琳琅不撒手,不给人抱。

“最近珠珠开始认生了,除了我跟乳母,都不让别人抱了。您跟爹怎么突然来了,怎么没提前写信告诉我一声,我好让人去接你们。”

“是你爹说,要给你一个惊喜。再说了娘又不是头一回来了。熟门熟路的不用接。”

“啊?叫我啊?”

崔博言正聚精会神看着外孙女儿呢,听到媳妇儿说话才反应过来。

“是,说您呢。您跟娘过来,我真是惊喜得不得了。”

“嘿嘿,我就说吧,惊喜才有意思呢。咱家珠珠长得可真好看,跟阿留你小时候长得像极了。”

崔博言看到外孙女儿就想到女儿小时候,顿时一颗心都要化了。

“珠珠,我是外祖父呀。”

珠珠一会儿看看外祖母一会儿看看外祖父,脑袋转来转去,可把她给忙坏了。

“娘,爹。别在这儿站着了,咱们回去坐着说话吧。”

“好,回去吧,你这一直抱着珠珠站着也怪累的慌。”

李攸竹看看外孙女儿说:“这孩子我看长大了身量小不了,随了铮哥儿了。”

“是,萍姨也这么说,说看着比同龄的孩子要大一些。”

“挺好,长得高高大大的,日后肯定没人敢欺负咱们珠珠。”

等回了院子坐下,崔琳琅就迫不及待问:“爹,您是辞官了吗?”

“是啊......”

崔博言也没细说,只说自己干得不愉快,不想干了。

“这辞了官正好,还能跟你娘一块儿来庭州陪你。”

方才两人刚到时,就听丫鬟说了云铮已经出去一个月了还没两人都很庆幸,庆幸他们过来了,女儿就不至于带着孩子孤零零一个人在庭州担惊受怕了。

“您跟娘来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听说铮哥儿走了有一个月了,有什么消息没有?”

“战事吃紧,也不方便往外递消息。前些日子托人来说了一声说他一切安好,叫我放心。”

就在三四天前,楚毅还到府里来了一趟,给她带了这句话。

崔琳琅怕父母担心,还反过来安慰他们:“你们别担心,这个时候没消息才是好消息呢。”

“阿留啊..…苦了你了。”

“爹,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女儿没觉得有什么苦的。”

不想气氛变得沉重,崔琳琅干转开话题,说起别的事儿:“娘,您跟爹来的时候去看过大哥了吗?”

“当然去了,还住了好几日呢。你大哥公务忙得很,起早贪黑的。不过娘看他自个儿倒是挺乐在其中的,左右他自个儿喜欢就成。”

“是,大哥不是很早之前就说读书是为了为百姓做事嘛。”

“是,你大哥就是那么个一本正经的性子。”

崔琳琅点点头笑了,她到现在还记得大哥当初说这话时的样子呢。

“娘,爹,你们要不要去歇息会儿?方才我让人把娘您之前住的屋子又收拾了一遍。”

“娘不累。昨夜在驿站住了一夜,睡饱了才出发进城来的,一点儿没累着。娘还有事儿跟你说呢。”

“什么事儿?”

“你二哥的事儿,你二哥的亲事已经定下了,只等你二哥明年考完试之后就成亲。”

“定下了?这么快?谁家姑娘?”

崔琳琅方才就想问呢,之前娘走的时候还说这回一定得回去给二哥定下亲事,她就想呢这么快,娘又回来了二哥的亲事如何了。

“工部员外郎洪家,他家小子跟你二哥是同窗。”

“这么说这门亲事是我二哥自己相中的了?”

第184章婚姻调解师云铮

“是啊,正好人家也相中他了。人洪家那头也说了,只要小夫妻俩在一块儿,就算日后你二哥外放不在京城也不打紧。”

崔琳琅细细回忆了一下,洪家这位姑娘她以前好似也见过的,还说过话,虽然不算很熟悉,但她记得对方是个活泼可人的姑娘。

“洪家姑娘我也想起来了,性子活泼,想来跟二哥很合得来。”

李攸竹也高兴地点点头,定亲前她自然也是见了那姑娘的:“那姑娘性子确实不错,你二哥这儿我算是能放下心了,现下的事儿就等他考完了。”

“那娘跟爹您这回打算在庭州待多久啊?”

李攸竹不答,而是笑着反问女儿:“你想我跟你爹在这儿待多久呢?”

“要女儿说,你们俩一直待在这儿不走了才好呢。但是您跟爹不是还得回去给二哥娶媳妇儿嘛?”

“我跟你爹商议过了,这回来呢就多待一段时日,陪你过了年再回京城去。娘想着现在珠珠还小,你带着孩子这几年都没法回京城了不是,娘跟爹就多陪陪你。”

母亲的一番话说得崔琳琅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云铮走后,她都没有掉一滴眼泪,一直在心里头说服自己要习惯,要好好生活,但如今看到父母为了自己这样奔波,原本那些被憋在心里的眼泪就再也忍不住了。

“怎么好好儿的还哭了呢,是娘说错话了?你看珠珠都看着你呢。”

“没….…没有。”

崔琳琅尽力止住眼泪,借口说:“我就是想您跟爹了,你们来了我高兴。”

李攸竹掏出手帕来给女儿擦眼泪:“傻孩子,高兴怎么还哭呢?”

“凉~”

珠珠像是感受到了母亲的情绪,一直在叫“娘”,坐在崔琳琅的腿上也开始不安分地扭动起来。

“你看看,珠珠都在担心你了。”

“娘没事儿。”

崔琳琅将珠珠抱起来拍了拍,哭过之后,好像这些日子心里头憋着堵着的那股气一下子就放出来了,人也畅快了不少。

正好这个时候,春樱过来添茶,李攸竹看见春樱就问:“今年咱们是不是能喝上你的喜酒了?”

春樱被说得不好意思,红着脸不说话,崔琳琅笑道:“我跟云铮也说过的,等他回来了就让春樱和周远把婚事办了。”

“挺好挺好,小周侍卫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奴婢这是托主子们的福了。”

“不说这些,你从小跟我是一块儿长大的,我自然也希望你能过得好。”

崔琳琅都想好了,等过段日子,就将春樱的身契还给她,日后是要出府去还是要接着在府里做事,都随她,说到这儿,李攸竹不免又想到:“也不知这战事几时能结束。”

“这种事儿自然谁也说不准的,咱们只能盼着早点儿结束了。”

此次战事起得突然,克丹那边自然准备不够,云铮和祁州将军乌信各率五千精骑作为先锋,一开始很顺利,克丹守军节节败退。

但克丹一族世代游牧,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马背上长起来的,兼之现下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这仗打得自然越来越艰难。

但是,对云铮他们来说,最好是要速战速决,等到开春之后,克丹又有了新的粮草补给,到那时就更不好打了。

“想媳妇儿呢?”

乌信从营帐中出来,看到云铮坐在外头看月亮,这段日子两人也算是熟识了,乌信都不知道听云铮念叨多少回媳妇儿了,所以有此一问。

“想我媳妇儿和我闺女呢,我出来时我闺女就能叫爹了,也不知道等我回去了还认不认识我。”

云铮想着他家阿留和女儿的样子,脸上浮出笑意。

“你难道不想?”

乌信思考片刻,诚实道:“我没闺女,只有儿子,臭小子成天跟老子作对的没什么好想的。媳妇儿嘛,我不想。”

他都是今日听到云铮这么问,才分神去想了想自己的妻子,最近的记忆就是他走那天她牵着儿子在门口送他。

她当时是什么表情来着?乌信皱着眉头想了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云铮抬起屁股挪远了些,好似在说:跟你这种不想媳妇儿的人没话说。

许是云铮脸上的神情过于明显了,把乌信都给气笑了。

“干什么?你也不能让人人都跟你似的,整天把媳妇儿挂在嘴上吧?”

乌信跟妻子也算是父母之命了,而且是在他祖父那一辈就定下的婚事,年纪到了他就把人娶了。成亲之后两人感情马马虎虎,反正过日子不都那样。

“人家背井离乡大老远嫁给你,又给你操持家里,教养孩子,你也不说对人家好点儿。”

“我也没对她不好啊,家里的事儿都让她做主了,我也不跟她吵架,也没有要纳妾。”

乌信拍了拍云铮的肩膀:“老弟,不是人人都跟你跟你媳妇儿一样的。”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你也试试跟你媳妇儿讲讲感情呢,也许这日子更有意思了呢。”

云铮可是两种日子都过过的,一开始他知道自己要娶妻的时候也是跟乌信一样的想法,等到后来真正上了心,才知道什么叫甜。

云铮把乌信聊得开始沉思了,自己倒是拍拍屁股先站起来了。

“想我媳妇儿了,给我媳妇儿写信去。”

乌信忍不住回头朝他喊:“写完信早点儿睡,明儿可还有一场硬仗呢。”

“知道了。”

云铮给崔琳琅写的信已经攒了厚厚一叠,虽然暂时不方便送出去,但是他就是想写。

一方面,他每天都有好多话想对他家阿留说,一方面也是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了就把信送出去,让阿留能知道知道他的近况,也能放心些。

这边儿将士们正在为朝廷卖命,尚不知道朝上又为攻打克丹一事争吵不休,甚至在大朝会上,还有御史直指圣上穷兵黩武,有背大熙礼仪之邦的名声。

给圣上气得当场就让这御史滚出去了,好在是门口的侍卫眼疾手快,否则今日这大殿外又要见血了。

下了朝之后,皇上面见丞相太傅等人,再一次提出自己要亲征。

“克丹蛮夷小族都敢进犯我大熙!此番不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朕就不姓元!”

第185章亲征

丞相正欲开口谏言,就见一小太监喜气洋洋地跑进来,嘴里还喊着:“皇上,皇上大喜啊!”

小太监上前双手呈上奏报:“皇上,西北大捷。”

皇上一听这话,都没让身边人去取奏报来,自个儿就等不及走下去一把抓过奏报打开,待看清奏报上所写内容之后,抚掌大笑。

“好!”

随即他又将奏报递给丞相等人:“你们都看看吧。”

事到如今,丞相太傅等人看过奏报,互相对视一眼,便齐刷刷跪下高呼“圣上英明”。

谁都看得出皇上这回是铁了心的,而且现下形势大好,这个时候跟皇上唱反调,早晚挨收拾。

如今,大熙大军势如破竹,眼见着不日便能拿下克丹,皇上又再一次提到了亲征一事。

可以想见,朝中自然是反对的声音居多,圣上亲征,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太后也再一次来规劝儿子:“煦儿,你是大熙的皇帝,身上肩负着天下万民,怎可如此任性?!”

“母后觉得儿子在任性?”

朝臣不敢说的话,做母亲的可没什么不敢说的。

“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去了若是出了什么意外,难道就要将这大熙江山拱手让与他人吗?”

见儿子油盐不进,太后又放软了语气道:“如今焘儿已经在西北了,你又要去,母后就不知道那西北究竟有什么!你们兄弟俩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叫母后怎么活?”

“母后……儿子此次是非去不可的。您放心好了,即便是亲征也轮不着我真的到前线上去拼杀。”

都说到这儿了,皇上挥手屏退了屋里其他人,对太后剖白道:“儿子现下急需在朝中树立威信,眼下这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此外,正好趁这次机会看清楚有些人到底是人还是鬼。”

“当真只是在后方?”

皇上听到这话,就知道母后这是松口了。

“当真,儿子总不会傻到拿自个儿的性命和我们元家江山开玩笑。不仅是我,就是元焘,他那官职也就是个文官,尚战场且轮不到他呢,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唉......罢了。”

太后叹了口气,不再劝说,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知道,从小就主意正,更何况现在是一国之君了,再不仅仅是她的儿子了。

“需要母后做什么吗?”

“母后慧眼!!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太后赏了儿子一记嗔怪的眼神:“得了,别拍马屁了,有事儿就直说。”

“儿子确有一事相求。”

皇上凑到太后耳边,小声说了自己的计划。

半月后

“太后懿旨:着大皇子元晔,大公主元晨,二公主元曦即日起入护国寺为国祈福。”

皇上前脚带人马前往西北,太后后脚就传了懿旨将皇子公主送进了护国寺,且从自己手上派了人手过去贴身照料。

越往西北走,目之所及就越是辽阔。少年帝王的野心在此刻也越发的“膨胀”,西北从来不曾平静过,这里的风好似都有刀剑的铮铮之声。

“皇兄……”

“微臣参见皇上!”

“爱卿们请起。现下情况如何了?”

几人对视一眼,然后由云铮站出来禀报了现在的战况。

“诸位爱卿辛苦了。”

“皇兄既然知道大伙儿辛苦,回头别忘了给大家涨点儿俸禄就是。”

皇上无奈地看向弟弟:“顺道也给你涨点儿是吧?”

元焘立马假模假样地作了个揖:“那臣弟就笑纳了。”

皇上摇摇头将弟弟拨拉到一边,又朝几人问道:“之后又有何计划?”

这回上前回话的是伊州将军高川,现下克丹军队节节败退,大熙自当乘胜追击,计划好了五日后冲锋,直指克丹王庭。

皇上和众人说完话,单独将弟弟元焘留了下来。

“在庭州待得挺高兴?”

看似是在问元焘,实则语气笃定。

“这怎么说呢,还成吧。母后说什么没有?”

元焘顺手就拿桌上的糕点吃,一点儿也不把自己当外人。

“母后问你何时娶媳妇儿。”

“我上哪儿娶媳妇儿去?之前不是让你给我赐婚赐一个呗。我看皇兄你眼光挺好,给云将军赐的婚事就很好。”

“唉,我也不能为了自己弟弟就随便让人家姑娘嫁给你不是?这段日子在庭州学到什么没有?若你还是从前那般,那为兄可不好意思赐这个婚。”

元焘自信道:“自然学到了不少。”

他说完,便见兄长微微一笑,说出一句要吓死他的话。

“若是让你治国,可能做好?”

元焘听到这话,立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还差点儿叫糕点给噎死,灌了大半壶茶才能开口说话。

“皇兄,您可别跟我开这样的玩笑。”

“没跟你开玩笑。”

“弟弟有几斤几两你又不是不知道。”

“少大惊小怪的,你是我的弟弟,这事儿只能你来做,附耳过来。”

听完皇兄的话,元焘好像松了一口气,又好像没有,心情十分复杂。

“皇兄,你胆子可真大呀,竟然敢相信我。”

“我是相信我自己。”

到了五月时,珠珠说话也越发清楚了,还见天儿的想出去玩,常常小手指着门外,嘴里说着“去”。

不过,现在带珠珠出门玩儿的活计都不怎么轮得着崔琳琅这个当娘的了,珠珠现在最喜欢的是跟外祖父一块儿出门去,因为外祖父能用肩膀驮着她。

有时候,一个上午见不着娘都不见她找的,让崔琳琅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失落了。

“不缠着你你该偷笑了,咱们家珠珠多好的孩子,这是给你省心呢。不然你也甭想去什么铺子了,整天在家待着吧。”

让母亲这么一说,崔琳琅也觉得女儿是不可多得的好孩子,她平日出门时不哭闹,等她回到家抱她的时候呢,又高高兴兴叫“娘”。

崔琳琅上个月生辰当天,收到了云铮给提前准备好的生辰礼一-一张房契。

他知道崔琳琅一直在打算铺子的事儿,所以提前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给盘了间铺子,所以崔琳琅最近这段日子,就是在忙活铺子的事儿。

原先,从不曾这般从头到尾自个儿打理铺子的大小事儿,这会儿正是新鲜的时候,一天大多精力都放在上头了。

“铺子也收拾得差不多了,过后就能找个管事管着店里的事儿,我就不用常去了。”

崔琳琅抱起女儿,柔声道:“以后娘多陪我们珠珠玩儿。”

第186章疑云

五月二十八,大熙军队在克丹大捷的消息传到了庭州,百姓们知道后无不欢欣鼓舞,觉得此番是报了上回的仇了。

崔博言听说这事儿之后,还兴冲冲地跟女儿说:“这下好了,女婿应当快回来了吧?说起来我这个老丈人还没见过女婿呢,这回总算是要见着是什么人娶了我的宝贝闺女了。”

崔琳琅闻言便笑道:“等云铮回来了,定然让他多喊您几声,让您好好过把当岳父的瘾。”

得知打了胜仗的消息后,家里人就在等着云铮回来,崔琳琅还特意教女儿多喊了几声“爹”,免得她一段日子没喊到时候忘了该怎么说。

但是五月过去,六月来临之际,崔琳琅没有等到云铮回来,而只等到了面色凝重的楚毅。

崔琳琅看到楚毅手上拿着一沓信封进门时,明明已经入夏的天了,她的心却像是一下子掉进了冰窖,这一刻,崔琳琅甚至想到了楚毅手上是云铮的遗书这种可能都想到了。

“夫人,克丹大捷,但圣上在克丹受了伤,说是因为将军的疏忽,因此将军暂时还不能回来,得入京受审,现下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听到这个,崔琳琅反而松了口气,虽然是个坏消息,但起码说明暂时云铮人还是好好的。

“圣上如何,伤得重吗?”

楚毅为难地摇摇头:“消息瞒得紧,伤势如何打听不到。”

他将手上的信奉上:“这是将军托祁州的乌将军送来的,将军说让您务必看完这些信。”

崔琳琅伸手接过厚厚的一叠信件,紧紧抓在手上。

“嘉荣郡王呢?”

“嘉荣郡王也回京了。”

听到元焘也回京的消息,崔琳琅的心又沉了两分,原本还期盼着能从他那儿知道什么消息。

崔琳琅握着信慢慢往后坐到了椅子上,随后强打起精神谢过楚毅。

“楚副将先回去吧,麻烦你了。”

“夫人不必客气。属下会接着打听的,若有新消息属下再过来………您多保重。”

“好,多谢。”

楚毅走后,方才一直在边上的春樱立马上前来扶住了崔琳琅。

“主子…”

“春樱,你去将周高和周远叫来,记得这事儿先别告诉我爹娘。”

“是,奴婢这就去。”

春樱得了令,立马就跑出门去找周高和周远过来,崔琳琅则是拆开了方才楚毅送来的信。

周高周远来得很快,崔琳琅才堪堪看完两封信,他二人就到了。

崔琳琅简单将事情说了,之后便吩咐两人:“你们再去打听打听此事,记得要细细打听清楚,最好是打听到圣上受伤当时的情况。另外,此事暂且保密,除了你们俩谁都别透露。”

周高和周远跟着云铮多年,听说这事之后自然也慌,得了命令立马就去了,不曾耽搁片刻。

随后,崔琳琅便让春樱也退下了,自己接着看云铮写的信。

云铮的信写得絮叨,崔琳琅却看得认真一个字都不曾落下,信上不仅是字,还有画,虽然他的画技还是一如既往,崔琳琅却看得湿了眼眶。

一直到黄昏时分,母亲催她用晚膳,这些信才将将看完。

崔琳琅打算手里这最后一封看完就去用饭,她不能让父母跟着一起担心,暂时还不想让他们知道。

最后一封信字上倒没有什么,就是让她照顾好自己,还问女儿好不好,但是看到最后的画,崔琳琅看出来不对劲,最后这幅画显然不是云铮能画出来的,画得有些太好了。

为了不让母亲察觉出不对劲,崔琳琅也来不及细想,便把信先收起来去用饭了,想着吃过饭了再细看看。

但做爹娘的哪能看不出儿女的心事,崔琳琅在饭桌刚坐下,就叫母亲瞧出来有事儿了。

“怎的了?我听说是铮哥儿军中副将来了家里,可是铮哥儿出了什么事情?”

“没有。”

崔琳琅摇摇头,露出个笑来:“他让人送了信回来,但是那边儿还有些事需要处理,他毕竟是将领,所以暂时还不能回来,战事大面儿上是结束了,总还有些别的事儿嘛。”

崔琳琅说的话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李攸竹还是半信半疑地又追问了一句。

崔博言也道:“有事儿可不准瞒着我跟你娘。”

崔琳琅桌底下的手握成了拳头,几乎就要说出口了,但是想到最后那封信上那幅莫名的画,还是摇了摇头。

“真没事儿,不信我把他的信给你们看看。我就是原本以为他要回来了,结果这下知道他暂时回不来,心里有些难受罢了。”

“那倒不用,女婿写给你的信,我们看什么,没事儿就好。”

两人信了女儿的话,还反过来宽慰女儿:“现在战事都结束了,回来就是早晚的事儿,几个月都等了,也不差这十天半月的。”

“是啊,家里还有我跟你爹陪你呢,咱们不着急啊。”

崔琳琅点点头,装作若无其事地吃完了这顿饭,晚上回了房,她立马又将那封信拿了出来。

她能确定最后这幅画肯定不是出自云铮之手,但画上画的这个人是云铮。

崔琳琅用手指描摹着线条,一寸寸看过去,最终将目光定格在画中人的右手上的画中人的手上捏着一枚平安扣和一枚玉佩。

平安扣就是普通的样式,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拴着平安扣的络子样式,崔琳琅很熟悉。

因为就是她亲手编的,亲手系在云铮长枪上的,还有这枚玉佩,崔琳琅也觉得眼熟。

她用笔在纸上重新临摹了一遍,才想起来,这枚玉佩不就是当初嘉荣郡王送给云铮那个吗?

崔琳琅还记得,当初嘉荣郡王说这玉佩也许以后有用处,可惜她从前并未看过嘉荣郡王的画作,不然就能确认这画是不是出自他之手了。

再想到嘉荣郡王也回了京城,崔琳琅觉得是他画的可能性很大。

平安扣......平安......

所以......云铮这是在用这种方式跟她报平安吗?又为何不能光明正大地说呢?

糙将军的娇贵娘子明天就大结局了,感谢大家的喜欢,请期待一个全新的故事吧!

新书预告:浮梦如卿

因圣旨退不了的婚约,温时宁被接回京替嫁。嫡妹说:“弃女配废子,也算是天偶佳成。”

生而不养的爹娘说:“若不是这婚退不得,你连进傅家为奴都不配!”

只有那人说:“你要知道,我废的不仅仅是腿,还有我这条命。你若不愿意嫁不必勉强,后果由我承担。”

温时宁拽住他衣袖,只问:“若你死了,能放我自由吗?”

那人沉默良久 “若你嫁 我必为你安排妥当。”

起初,温时宁是因为无法反抗,后来,她只愿那人能长命百岁。

起初,傅问舟是出于怜悯同情,后来,他只愿与她能朝朝暮暮。

来源:九羽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