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老企业实录:繁华的金城中心下面,是消失的西北合成药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09:10 2

摘要:在西固区福利东路,金城中心的霓虹已经成了新地标——商场里的奶茶店排着队,影院的海报换了又换,谁能想到,这片热闹的地下,曾是西北合成药厂的原料药车间?而马路对面,那片墙皮剥落的红砖墙家属院,还住着当年在车间里穿白大褂的老职工。一墙之隔,一边是年轻人举着奶茶说笑,

在西固区福利东路,金城中心的霓虹已经成了新地标——商场里的奶茶店排着队,影院的海报换了又换,谁能想到,这片热闹的地下,曾是西北合成药厂的原料药车间?而马路对面,那片墙皮剥落的红砖墙家属院,还住着当年在车间里穿白大褂的老职工。一墙之隔,一边是年轻人举着奶茶说笑,一边是老人拎着早市买的打折蔬菜慢慢走——这片土地的新旧,就这样撞在了一起。

1965年,国家三线建设的号角里,西北合成药厂在西固“落地生根”——它不是从零建起,而是“带着技术来的”:天津新新药厂、山东新华药厂的骨干车间整体搬迁,300多名技术工人跟着设备来到西北,在荒地上搭起简易工棚就开工(来源:《西固工业发展史》)。

1966年正式投产后,它成了化学工业部直属的“宝贝厂”——生产的磺胺类原料药、解热镇痛药,不仅供西北医院,还支援过西藏、青海。老职工李建国1970年进厂当操作工,他记得:“那时候车间是‘无菌区’,进门前要换白大褂、戴口罩,比家里还干净。生产的‘扑热息痛’,包装上印着‘西北合成药厂’,在药店是‘紧俏货’。”(来源:老职工口述记录)

最辉煌时,厂区占地近300亩,职工1300多人,有自己的子弟学校、职工医院,连家属院都分“东院”“西院”。下班时,穿白大褂的工人骑着自行车从厂门出来,家属院里飘着饭菜香——那是西固福利路一带最热闹的景象之一。姑娘们的白大褂袖口总洗得发亮,小伙子们谈论着“今天的原料药纯度达标了”,谁要是说“在合成药厂上班”,腰杆都比别人直(来源:《西固区志·工业篇》)。

1990年代,药品市场变了天。外资药企进来了,民营药厂多了,西北合成药厂的老剂型、老工艺跟不上了——曾经畅销的“肤轻松软膏”,被更高效的新药取代;原料药成本涨了,售价却压不下来,厂里开始欠工资(来源:《甘肃医药工业改革档案》)。

2000年前后,工厂彻底停了产。2003年,破产清算的消息传来,职工们去厂区门口看公告,有人蹲在当年领工资的传达室门口哭:“咱造了一辈子药,最后连饭钱都没着落。”(老职工访谈)

2010年,西北合成药厂的287亩土地被挂牌出让,2018年,金城中心在这里开工建设——曾经的反应釜车间,变成了商场的地下停车场;职工食堂的位置,建起了电影院。(来源: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当年出让公告)。

马路对面的家属院,却没跟上这片土地的“翻新”。墙皮一块一块往下掉,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成了西固有名的“老旧小区”。住在这儿的,大多是没条件搬走的老职工——他们看着对面商场盖起来,看着霓虹亮起来,却很少过去:“里面的东西贵,咱也逛不起。”有个老阿姨说,上次去商场是给孙子买生日蛋糕,在门口的台阶上坐了坐,“能看见咱以前住的那栋楼,窗户上还挂着我晾的蓝布衫”。

破产后,1300多名职工的安置成了难题。按政策,他们能拿到“买断工龄”的钱——工作20年的老职工,大概能拿到2万多块

老职工们各有各的过法:

• 质检科的王桂芝,50岁下岗后去药店当收银员,“看药名比谁都熟,就是工资只有厂里的一半”。现在她每天雷打不动去早市,专等摊主收摊前的“折价菜”——“不是捡别人扔的,是跟摊主砍价,‘这堆菠菜蔫了,两块钱全给我吧’,摊主知道咱不容易,多半会应”;

• 车间主任老张,带着几个老伙计开了家小诊所,“咱懂药理,配药仔细,附近居民信咱”。可他自己去早市,总在猪肉摊前犹豫——“精肉20块一斤,咱买10块钱的五花肉,够炖一锅了”;

• 还有夫妻双双下岗的,男的在早市帮人卸菜,女的在家属院门口摆个小摊卖袜子,遇见老同事就笑着打招呼:“来逛逛?我这袜子结实,跟咱以前车间的手套布一样耐穿”(来源:西固区下岗职工帮扶记录)。

但也有暖心事:有人组织了“合成药厂老职工群”,谁家孩子找工作、谁生病住院,群里总能凑点钱、搭把手;每周三上午,几个老人会在早市碰头,买完菜一起回家,路上分着吃刚买的油饼——“跟当年在车间分享午饭一样”。

如今你提着菜篮子从早市回来,路过金城中心,会不会想起:

——刚进厂时,你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在西固商场给妈买了块布料,售货员说“合成药厂的姑娘就是能干”,那时候你觉得,靠手艺吃饭的日子真踏实;

——有一年厂里评先进,给你发了个搪瓷缸,上面印着“劳动模范”,你现在还用来腌咸菜,缸沿磕掉了一块,却舍不得扔;

——现在去早市,看见卖菜的小伙子像当年的你一样实在,你会多买一把:“年轻人做生意不容易,跟咱当年在车间学手艺一个理”。

其实不用羡慕对面的热闹——你们才是这片土地的根。你们造的药救过很多人,你们在早市砍价时的认真,摆摊时的本分,都是当年在车间里“按规程操作”的实在劲儿。要是累了,就跟老伙计们在早市多聊会儿,哪怕只是说句“今天的菠菜比昨天便宜一毛”,也是个伴儿啊。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亲戚朋友曾是西北合成药厂,文中不当指出欢迎您在评论区补充指正。如果你记忆中无数次经过牌坊路西北合成药厂,欢迎在评论区畅谈感想。

来源:雅馨唠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