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暑假爱心托管这道题——武汉倾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爱心托管服务典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10:28 2

摘要:武汉是全国最早开始实施青少年公益性托管项目试点的城市之一,自2009年起由团市委牵头组织开展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2016年开始,该项目连续10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2024年开始连续两年纳入省十大民生项目。

(记者:方天威 通讯员:汪鑫、熊佳星)

这个夏天,武汉暑假爱心托管频频出圈。何以出彩?只因少年儿童成为全城关注焦点,青年站上“C位”奋力追梦,高质量发展成果化作甘霖润泽千家万户。

武汉是全国最早开始实施青少年公益性托管项目试点的城市之一,自2009年起由团市委牵头组织开展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2016年开始,该项目连续10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2024年开始连续两年纳入省十大民生项目。

今年暑假,全市共计开设378个爱心托管班,重点打造品德修养、科学素养、体育锻炼、艺术熏陶、劳动教育、安全自护六大课程类别。在武汉奋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时代背景下,团市委聚力答题,全方位链接政、企、社、家,推动青少年公益托管扩面、提质、延时,锚定不负所“托”,必有所“获”的目标,以实际行动回应青年在教育、婚育等方面的关切,以暖心的公共服务关心青年,以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生态吸引青年,倾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爱心托管服务典范。

■ 少年有梦初长成

武汉,这座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的城市,正将“三个优势转化”的磅礴势能,化作滋养青少年成长的绵绵春雨。

在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展厅里,超材料、柔性电子、智能传感等前沿科技成果琳琅满目,来自沌口街道永济社区的45名孩子围着科研人员问个不停:“这个材料真的能像皮肤一样感知温度吗?”“未来的手机会不会像纸一样可以折叠?”充满童真的问题里,藏着对科学最纯粹的向往。

50名来自武汉经开区绿岛社区托管班的孩子走进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流线型的岚图电动超跑、智能炫酷的驾驶模拟舱,孩子们沉浸在光与电的世界里,创新的种子悄然播撒。

在光谷青年之家托管班的课堂上,孩子们头戴脑机接口接收器,当志愿者将他们的脑波信号实时投射到大屏幕时,一双双眼睛闪烁着惊奇的光芒。

在关东街道南湖锦城青少年空间,随着孩子们清脆的语音指令,两个小机器人在《少年》的旋律中同步挥臂,整个教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产业探秘+职业启蒙”是这座创新之城的托管特色。围绕优势产业,团市委倾力打造暑假爱心托管特色课程体系,孩子们在触摸前沿科技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产业的现在,更窥见了自己可能的未来。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任敏教授表示:“当城市产业与青少年成长同频共振时,创新的种子自然破土而出。”上完特色课程,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拿起画笔描绘心中的未来汽车,有的用积木拼出大飞机模型,还有的写下“我的科学梦想”日记……

少年有梦,城市发展可期。

■ 青年追梦长才干

今年,团市委创新设置托管课程,充分发挥在汉高校人才优势,面向全市“立项选课”。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15所高校精心打造的17门市级特色课程,累计开课5544节次,覆盖全市全部托管点位,志愿者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也增长了自身才干。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志愿者带来了“‘电’亮未来,‘磁’趣共享”课程。动手实验时,志愿者引导孩子用磁铁去吸铁粉盒里的铁粉,当原本杂乱的铁粉突然沿着磁铁的轮廓排列成一道道弧线时,他们对磁场的形状有了具象的认识。

这堂90分钟的课程耗时两个月筹备,历经立项论证、框架设计、试讲打磨、模拟演练四个关键环节。为了让小朋友听得懂、感兴趣,志愿者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反复推敲和优化。“这是一次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我们打磨的不仅是课程,也是自己。”

“小朋友反复调整磁铁方向时的认真,比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还执着。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所谓科普,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守护这份不掺杂质的好奇心。”志愿者张坚磊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在收获育人快乐的同时,回望看见了自己当初投身科研时的向往与热忱。

暑托班不仅是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也是大学生的实践阵地。今年,团市委以团中央“七彩假期”项目为引领,面向在汉高校开展区校结对共建,组织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驻点托管班开展特色志愿服务达20余万小时。

“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把书本知识真正用了起来,更懂得了‘责任’二字的分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队与东湖高新区结对,承担起光谷所有暑托班的日常管理工作,从每日的签到点名、秩序维护,到孩子们的课间照料、安全保障,这种区校共建模式让大学生走进社区、楼宇、产业园,切身感受武汉的发展脉动。

■ 城市圆梦共托举

武汉暑假托管服务的成功实践,源于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庭协同”的责任共同体,为新时代“全城共育”写下了鲜活注脚。

“央视春晚主持人主持我们的结业式”“警察叔叔反诈小妙招爆笑全场”“消防员哥哥带我们‘穿越火线’!”……这些充满童趣的呼声,正是武汉托管服务举全城之力、育时代新苗的生动写照。

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团市委加强统筹谋划,联动社工部、文明办、国安办、网信办、工会、妇联、科协、关工委、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城管执法局、文旅局等19个市直单位提供师资、课程等支持,形成既有统一标准又具区域特色的托管服务体系。多方联动为青少年搭建了多元成长平台,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中拓宽视野、启迪心智,实现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衔接。

今年创新实施的可视化智能安防体系,生动展现了城市治理的协同智慧。在筹备阶段,团市委联合中国电信部署智能设备,所有信息数据实时汇聚至武汉市青少年宫指挥调度中心,并有专人值守。运行期间,各级团组织加强与公安、消防、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通过技防物防等手段,全方位守护孩子健康安全。

今年,爱心托管在全市160个街道(乡镇)实现全覆盖,开办的托管点位中,有114个为首次承办,占比约为三分之一。这一突破性增长,离不开各社区(村)、商圈、楼宇、产业链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充分彰显了武汉“同心护苗”的温暖底色。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动员中,不少负责人主动表态作为,让服务半径持续延伸,青少年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服务。

17年来,服务不断升级,以系统思维整合碎片化资源,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把事干到实处,这就是独具特色的爱心托管“武汉模式”。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浇灌下,托举起的不仅是孩子们的假期,更是一座城市对未来的期待。

■ 同一个梦想与城市共生共荣

暑托班为少年儿童打开了一扇认识武汉的窗户,更是武汉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每一位青年奋斗者都能共享城市发展红利。

“忙工作顾不上孩子,暑假在家没人管总担心安全问题,暑托班为我们带娃出了份力!”快递员陈浩朴实的言语道出了万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今年团市委开设39个关爱新兴领域群体暑托班,精细化满足不同群体托管需求。

陈浩在武汉做快递员有6年了,今年第一次将孩子送到暑托班。他欣喜地发现,社区志愿者不仅建立了家长微信群,每天分享孩子的活动照片视频,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世界羽毛球冠军李茵晖现场教学、参观武汉亚心总医院急救直升机基地、为小朋友过集体生日……“想不到免费的托管班还能有这么多惊喜,孩子开心,我们放心!”翻看着手机里的活动照片,陈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中海中心工作的郑郭荣如今可以从容地安排日程:早上她与女儿一同抵达楼宇,一个送托,一个上班;下班后“同楼接娃”,两人一起牵着手回家。“以前暑假总要麻烦老人来帮忙,现在孩子就在眼皮底下成长。”郑郭荣说,有了暑托班,不仅对孩子的安全和学习放心,自己和爱人上班也更安心。

一个个温暖故事背后,是这座城市对青年发展需求的精准把握。团市委在深入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主动激发基层活力,着力在园区、商圈、楼宇及产业链上拓展新点位,突出对双职工子女、新兴领域青年子女、留守儿童、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的服务覆盖,有效破解青年群体“工作带娃两难”的现实困境,让更多青年轻装上阵、安心追梦,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当爱心托管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标志性场景和标准化配置,当“15分钟托管服务圈”织就城市经纬,当“政企社家”四方联动绘就育人同心圆……暑假爱心托管不仅“托”起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更承载了青年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一个梦想,与城市共生共荣,武汉与青少年双向奔赴的精彩故事,未完待续。

来源:逐浪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