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最迷茫的一年。”一位品牌CMO最近对我感叹,一边眼见着6元一杯的奶茶、“19.9 代 100” 的大牌火锅店代金券,让内卷价格战加剧…… 另一边一些竞品却借着抖音热搜,打中消费者心智,卖到飞起。
“2025年是最迷茫的一年。”一位品牌CMO最近对我感叹,一边眼见着6元一杯的奶茶、“19.9 代 100” 的大牌火锅店代金券,让内卷价格战加剧…… 另一边一些竞品却借着抖音热搜,打中消费者心智,卖到飞起。
8月8日,MindSight品牌心智营销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似乎一切都有了答案。
会上发布的白皮书《巨量引擎品牌心智营销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在价格战的硝烟之外,一场品牌心智攻防战正在打响。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抖音日均热点话题中与品牌相关的比例达42%,较三年前提升27个百分点。每条热搜背后,都是品牌与消费者心智的激烈争夺。
消费者行为正发生深刻转变:流量红利见顶、媒介粉尘化、决策链路碎片化,让“被看见”不再等于“被记住”。年轻一代(Z世代)更倾向于15秒短视频内容,注意力时长平均缩短至8秒,传统“漏斗式”流量经营逐渐失效,预算停滞即销量归零。
白皮书显示,当前消费需求呈现显著细分特征,不同人群的偏好与诉求差异鲜明。
年轻一代(Z世代)偏好15秒以内的短视频内容,注意力时长仅8秒,更青睐“平等对视”的沟通方式,热衷“清冷新中式淡妆”“多巴胺生活态度”等潮流,追求兴趣圈层共鸣,如“Citywalk”“盲盒社交”等场景化内容……
健康养生人群需求多元,乳品冰淇淋领域追求无糖低脂、植物基等健康属性,同时期待新口味带来的情绪价值……
汽车人群分化明显,科技先锋派关注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等技术标签,家庭用户重视空间、露营供电等实用场景,商务人士则看重品牌调性与便捷办公功能,对“通勤省油”“户外露营”等场景化体验需求强烈……
这些细分需求印证了消费市场的“精耕”趋势,品牌需依托人群洞察,通过精准内容触达不同群体,将细分需求转化为心智占位,才能在竞争中突围。
在消费需求细分化的时代,品牌需结合人群洞察来引发心智变化。以佳沛为例,其锚定“维C”心智,针对有娃家庭、健身人群、养生党等不同细分人群,拆解成不同场景,如游戏间健康零食、运动后补充维C、晨间焕活等,传递契合的内容,以此打动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人群不喜被灌输,更需沟通共鸣,这带来抖音上品牌与用户关系转变,从“权威发布”到“你我定义”,往往趋势内容由达人与用户一同发酵,同时,心智激发还能让用户创造传播更多内容,品牌借助这些,能更好地通过内容连接用户,构筑品牌心智护城河。
在抖音平台,“平等对视”的内容让用户易产生零压力共鸣,优质内容受平台流量激励,且有众多达人创作优质内容,为品牌提供心智打造的内容场。
与此同时,AI大模型和巨量云图的普及,使心智首次可实时观测、量化与迭代。
越来越多的品牌相信,与其无止尽的投流和促销,不如争夺用户心智,积累“认知资产”,这甚至关系到很多新消费品牌的生死存亡。
中国消费品数据显示,新品牌1年淘汰率超50%,但挺过18个月后的品牌有更高爆发潜力。一旦在起步阶段滥用“促销”,反倒毁掉了品牌力。“寻找差异点,主打用户心智”成了新的业界共识。
白皮书显示,占领心智的品牌销售份额是普通品牌的9倍,溢价能力高出1倍,增长潜力提升4倍。在CPI与PPI低位徘徊18个月的背景下,价格战难以为继,心智成为品牌穿越经济周期的护城河。
“谁能率先将‘价格战’ 转为‘价值战’,谁就能在存量市场中找到新增量。”发布会上,巨量引擎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应该不仅追求技术领先或效率优化,更要通过情感联结、场景共鸣或价值观认同,赋予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独特的心智印记。”
过去十年,传统品牌广告投放被BHT(Brand Health Tracking)模型快速取代,但BHT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尽管能监测认知、考虑、偏好等指标,但受限于样本滞后和ROI模糊,BHT更像年度体检而非实时治疗。
巨量引擎提出的Brand MindSight Solution(BMS)则提供了一种进化路径,将心智营销从静态监测转向动态优化。
BMS通过“确定-创造-放大-度量”四步闭环重塑流程,用我们的理解来看就是:
先选词:平台里躺着 2000 多条“心智词”,系统告诉你“健康即食”最近噌噌往上涨,那你就别再做普通饮料,直接做功能性饮料。
再做内容:AI 写脚本,达人加梗——把“健康即食”翻译成年轻人爱听的段子和挑战,Z 世代看完愿意转发。
再放大:用 TopView、FeedsLive 这些“黄金广告位”一起上,刷短视频、看直播、逛商城……哪儿都能撞见你的广告,形成“包围圈”。
最后看效果:打开后台,能看到实时显示“提到你品牌的比例涨没涨”“行业里排第几”,好就加码,差就改词,再也不用拍脑袋猜。
与BHT相比,BMS更注重实时性与消费者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2025年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的提升与心智份额增长的相关系数达0.75,远超传统模型。
今天,品牌竞争的本质是 「心智差异化竞争」,发布会上,巨量引擎相关负责人表示:“ 谁能先找到别人没占的心智、用户需要的心智、自己能守住的心智,谁就能在用户大脑里 ‘钉牢钉子’,让用户想到某类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你。”
从现场展示的最新案例看,心智营销正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从“讲品牌”到“种心智”的转型中,多个品牌通过精准策略实现了心智份额与商业效益的双重突破。
海龟爸爸则通过“品星云四步法”构建了内容驱动增长的闭环。
第一步“确定”,聚焦核心人群的防晒需求,梳理本品优势心智词;
第二步“制作”,围绕日常出行、露营野餐等户外场景,产出针对性内容;
第三步“放大”,借助开屏/TopView、巨量星图、内容热推等触点定向触达人群;
第四步“度量”,通过心智数据监测,海龟爸爸的人群资产与心智词联想占比显著提升,其中心智本品联想增幅超过10%,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这种聚焦长效的策略不仅提升了心智效率,更推动人群总资产同比增长,核心人群渗透率显著提升,为品牌在存量市场中找到了差异化增长路径,印证了心智营销的长效复利效应。
这些案例共同揭示:心智营销的本质,是通过精准的内容锚点、系统的执行路径与科学的效果度量,让品牌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最终实现从认知到转化的可持续增长。
发布会现场,许多品牌CMO都在感叹,流量成本逐年上涨,消费者注意力被切割成15秒碎片,品牌始终面临“被记住”的终极挑战。
巨量引擎相关负责人提到:“通过调研发现,61% 的广告主都认为建设心智能沉淀高质量客户资产,实现长期复购。”
品牌心智如何实现长期主义?众多行业品牌的心智案例让现场许多广告主眼馋,纷纷讨论如何将营销重心转向长期用户关系构建,而不是短期促销。
“我们发现,促销心智持续加深,反倒让品牌力日渐减弱;集中导向卖货的策略是在消耗品牌,而不是建设品牌。”平台方表示:“越来越多的广告主终于意识到,营销不是一次性‘卖货’战役,而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进行战略性的长期规划。”
2025年,面对流量成本上涨,品牌需让用户在有需求时首选自己。BMS将曝光转为心智投资,是构建认知护城河的方法论,助力品牌从“被看见”到“被首选”。
来源:肖明超-趋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