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4 20:49 2

摘要: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5年2月27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画溪街道包桥中心幼儿园青年党员志愿者,用网络直播销售新鲜草莓。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赖以存在、发展和完成使命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成为独立政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条件,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组织的统一和巩固,并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健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为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组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强大支撑。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之所以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托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保证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实践反复证明,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的强大优势,就能够形成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前进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迈不过去的沟坎。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关键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根本在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既要“造形”,更要“铸魂”。继承和弘扬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这一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不断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不断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组织引领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善于用党的奋斗目标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共同致力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全面建立和执行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深化拓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工作成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好“四下基层”经验,健全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制度,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组织实施新兴领域党建攻坚。准确把握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坚持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同步推进,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同向发力,建立健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新经济组织党建重在分类推进、扩面提效,持续向纵深发展;新社会组织党建重在理顺工作机制,强化作用发挥,促进整体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重在落实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考准考实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立场、思想觉悟、价值取向等情况,确保新发展党员政治合格、质量过硬。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领域发展党员,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适当加大调控力度,防止党员总量增长过快、党员队伍规模过大。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实施好新一轮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完善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抓好分级分类党员专题培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健全落实党员管理监督机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员在岗离岗、网下网上、平时应急作用发挥机制,促进党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加强社会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深入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选树一批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典型。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