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的00后·三下乡丨青春扎根乡土:中南林科大实践团解码油溪桥村“蝶变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4 15:51 2

摘要:红网时刻新闻8月14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雷小慧 姜纯妍)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溪桥耘智”实践团来到娄底市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深挖其从深度贫困村到全国示范村的蜕变密码,开启一场扎根乡土、服务乡村、锤炼本领的实践之旅。

油溪桥村。

红网时刻新闻8月14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雷小慧 姜纯妍)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溪桥耘智”实践团来到娄底市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深挖其从深度贫困村到全国示范村的蜕变密码,开启一场扎根乡土、服务乡村、锤炼本领的实践之旅。

三下乡的第一步是“读懂乡村”。在油溪桥村,实践团亲身感受到清代石拱桥的岁月沉淀,见证了油溪河漂流景区的新业态活力,记录下从泥土路到水泥路的硬件升级,并积极探究“党建+数字化积分制+产业融合”模式如何实现集体增收。

实践团成员与村干部对话交流。刘慧鑫 摄

实践团实地考察了当地供销社、民宿、甲鱼基地等特色产业,在走访中触摸乡村发展的脉搏。此外,通过与村干部座谈交流,实践团成员系统梳理了油溪桥村积分制从1.0到4.0的迭代历程,尤其关注其从简单的“行为奖惩”升级为“治理+产业”的联动机制。

在调研中,实践团成员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在村级服务中心,队员们与工作人员共同测试事务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并针对老年村民使用难题,提出了“志愿者结对教学+简化操作界面”的改进思路。针对油溪桥村数字化积分制实践,队员们聚焦积分规则的公平性设计,提出“动态调整基础分权重”;分析积分与甲鱼养殖、四季水果种植等产业的联动效果,为“积分入股分红”提供数据支持;对积分兑换的财务核算提出优化方案,确保分红池精准分配。

在此基础上,实践团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成果及优化建议,切实将课堂所学转化为乡村所需。实践团成员通过梳理积分制与产业融合的逻辑链条,绘制出“党建引领-积分量化-产业挂钩-分红激励”的闭环模型;重点分析积分核算的准确性与可持续性,提出“积分动态调整机制”;聚焦农文旅融合,建议“将游客好评纳入村民服务积分”,丰富积分制的应用场景。

“三下乡让我们明白,青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更应是经验的传播者。我们计划通过高校乡村振兴论坛、社会实践分享会等渠道,让油溪桥村的案例为更多偏远乡村提供借鉴,将‘点上的经验’转化为‘面上的成果’。”实践团成员说。

此次实践既是一次对乡村振兴的“解码”,更是对“三下乡”活动时代意义的生动诠释。实践团用脚步丈量乡土,以智慧赋能乡村,在实践中锻造本领,通过成果共享延续服务价值,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