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AI+游戏……带你感受“时代新动能”→

B站影视 2024-11-29 20:35 1

摘要:近年来,科技创新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词。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AI+游戏、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领域发展成果斐然,极具代表性。6个短视频,带大家一起了解↓

近年来,科技创新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词。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AI+游戏、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领域发展成果斐然,极具代表性。6个短视频,带大家一起了解↓

01

脑机接口:植入想象 连接未来

今年以来,脑机接口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放眼全球,我国脑机接口相关成果和产业发展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涌现出了一批专注创新发展的脑机接口企业。

成立于2015年的强脑科技是国内非侵入式技术路线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仿生手可以实现抓取纸巾、名片的精细动作,已经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回归正常生活。

术理创新与强脑科技同年成立,其拥有2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全球多地设有研发中心。目前,公司的脑电帽等设备已成功帮助多位偏瘫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技术创新离不开巨大的研发投入,面对回报周期长、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企业如何实现自我造血?产品若想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还需哪些部门合力推动?针对上述问题,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周明子接受了证券日报的专访。

02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打开“进化”之门

作为前沿科技之一,人形机器人近年来取得了跨越式突破,更是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从优必选的Walker系列率先走进工厂实训,到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天工开源计划,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潜力正在快速兑现,也在为未来更广泛的应用铺平道路。

那么,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到了什么阶段?2024年是否称得上“商业化元年”?进厂打工之后,下一个应用场景在哪?具身智能能否补上人形机器人“入户”的最后一环?

近日,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邓学和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在证券日报深圳路演中心接受了记者专访,就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度对话。

03

人工智能+:游戏产业升级“攻略”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各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游戏行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游戏制作开发的各个环节。不过同时也带来了一堆挑战和思考。

世纪华通作为国内游戏行业头部企业之一,旗下的盛趣游戏将AI应用于游戏的开发、运营等多个环节,这里有应用于游戏NPC上的对战型AI、也有用于客户服务的AI数字人,记者还在现场体验了辅助美术设计的生成式AI工具。

三七互娱是一家互动娱乐公司,在国内游戏市场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借助AI 提升办公效率与业务效能,将其应用于在产品广告投放和美术设计领域,为公司带来了惊人的效率变革。

通过探索人工智能+游戏,我们不免好奇站在科技创新前沿的游戏行业,要如何处理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广发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旷实针对游戏行业在 AI 浪潮中的发展态势、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中金研究院执行总经理周子彭博士也将与我们一同探讨AI 在更多产业的落地应用,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带来机遇和影响。

04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如何飞得更高?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及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美团于2017年开始探索无人机外卖配送,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开通了31条配送航线,完成了30多万个真实订单。无人机不仅为外卖员配送补充了运力,还触及了全新的配送场景。

飞行设备想要在低空中飞得更远、更稳,还需要坚实的基础设施底座。中电信数城科技公司搭建了星云飞行服务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助力无人机进行河道巡检。

eVTOL等低空飞行设备何时才能常态化运行?无人机外卖对现有就业模式是升级还是替代?证券日报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邓洲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做客演播室,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05

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踩油门”or“刹车”?

自第一辆汽车问世起,人们对自动驾驶的憧憬就从未停止。今天,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自动驾驶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一次技术升级,更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一次全面重塑。

同时,自动驾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与疑问,其技术是否足以应对复杂的交通场景?如何提高公众对自动驾驶的认知水平?规模化应用还面临哪些堵点?

近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和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黄武陵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专访,共同探讨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06

未来出行:自动驾驶谁来提速?

自动驾驶技术打开了未来出行的想象空间,也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应用场景拓展,自动驾驶也迎来更高的要求,从单车智能起步,跨越车路协同,“车路云一体化”正站上新的“风口”。

“车路云一体化”如何实现“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融合?将为城市交通带来哪些变革,最终会实现什么目标?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和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黄武陵,共同展望未来出行。

监制/韩霁

校对/钟梓滨

来源:新黄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