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秋后天气日渐转凉,植物花粉传播也进入高发期,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各种不适再次来袭。如何帮助过敏性鼻炎度过这个“多事之秋”?8月7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眼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朱冬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谷庆隆教授,京东集团副总
入秋后天气日渐转凉,植物花粉传播也进入高发期,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各种不适再次来袭。如何帮助过敏性鼻炎度过这个“多事之秋”?8月7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眼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朱冬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谷庆隆教授,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医药业务部总经理宋志瑞,以及浙江仙居制药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文辉,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直播间,多角度答疑解惑。
朱冬冬教授建议,对于因换季或是规律的过敏性鼻炎,可以提前使用鼻喷激素类药物预防,比如立秋前1~2周提前用药,可避免立秋后因气温骤降或是蒿草类、花粉等大量传播突然出现不适,这个时候其实身体的炎症反应急剧升高,出现症状再用药并不会马上见效。
找规律提前用药同样适合儿童过敏性鼻炎。谷庆隆教授认为,家长要给孩子记个“日记”,了解孩子症状发作的时间规律以及症状,比如发现孩子每年都在8月、9月发病这个规律后,可以提前用药,在早期给少量药物控制住后,能避免因过敏性鼻炎控制不佳引起孩子的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哮喘等一系列并发症。
孩子的用药,家长最担心的是“激素”问题。谷庆隆教授强调,鼻用激素总体是安全的,对于规范用药的孩子,家长担心的影响生长发育、肥胖等副反应在临床上几乎看不到。对于哮喘伴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上下呼吸道同时用激素也符合“共病共治”的理念,目标是有效控制上下气道症状,而总体激素用量是减少的。
“我们国家临床指南推荐的过敏性鼻炎一线用药还是鼻喷激素,两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使用。”朱冬冬教授认为鼻炎总是反复发作,与患者不规范治疗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鼻喷激素一般要求每天早上7点左右使用,每个鼻子都要喷1~2下,有的患者喷两天不管用就停药了;有的患者倒是坚持了一段时间,觉得症状好了也自行停药了。因此,建议轻症患者持续使用2~4周;中重度或合并哮喘等疾病者,需持续使用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过敏性鼻炎是不能“根治”的,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是为了控制症状,减少发病,因此患者的教育、全病程的管理很关键,互联网医疗可弥补此短板。“AI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推送过敏性鼻炎防治的科普知识,还能根据大模型算法通过症状描述初步分诊,同时AI用药助手会提醒规范用药,提高患者依从性。”宋志瑞强调,以过敏性鼻炎为代表的慢病化管理,在京东健康可以实现“在线诊疗+到家检测+药品保障+用药管理”的全链条健康服务,通过数字化工具完成预防、诊断、治疗、管理的连续服务,比如从花粉季的预防提醒,到居家过敏原检测的精准诊断,再到药师随访的规范用药,都可以通过健康管理工具来实现长期症状监测。
邹文辉也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全病程管理不仅强调早期预防、精准治疗和长期管理,还要重视提高基层医疗诊疗水平和药物可及性,以满足更多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健身慢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