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1日,央视《财经调查》直击触目惊心的农业骗局:河南某文化传媒公司批量制造农业专家账号,通过1000多个虚假人设收割农民,单条视频最高获利超50万元。这些精心设计的套路,正在掏空种地人的血汗钱。
8月11日,央视《财经调查》直击触目惊心的农业骗局:河南某文化传媒公司批量制造农业专家账号,通过1000多个虚假人设收割农民,单条视频最高获利超50万元。这些精心设计的套路,正在掏空种地人的血汗钱。
在郑州某写字楼,史老师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小麦抽穗期必须用这款增产剂,三天见效。视频里,他身着白大褂,身后农药瓶整齐排列,俨然一副农技专家派头。但镜头一转,同一人在另一个账号里化身帽子哥,宣称25年主持培训经验 。
这家名为河南维欧文化传媒的公司,正是这场骗局的核心。负责人坦言:我们就是流水线生产专家,10块钱网购的白大褂一穿,谁都能演。团队拥有1000多个农业账号,出镜者大多从未接触过农业,甚至分不清小麦和韭菜。他们的培训内容不是农技知识,而是表情管理、台词节奏,甚至精确到眼神该看向镜头左上方还是右下方。
这些账号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导流至祥禾农资总店。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家网店登记的河南濮阳某村地址,实际是一间布满灰尘的空房,货架上连一包化肥都没有。
在史老师的视频里,频繁出现这样的"种地秘籍":
啤酒+白醋喷叶增产20%
味精+红糖自制叶面肥
洗洁精+盐水杀灭蚜虫
这些看似省钱的妙招,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引流陷阱。农业农村部早有明确提示:此类偏方可能破坏土壤结构,导致烧苗 。但主播们故意忽略风险,反而用P图制作对比视频——左边喷洒神药的玉米郁郁葱葱,右边未使用的则蔫黄枯萎。
更令人咋舌的是评论区的"托儿:老师说得太对了!已下单,求发货!这些虚假好评,配合主播农资店老板不会说的秘密话术,成功营造出万人追捧的假象。
当某账号因投诉过多被封禁,团队立即启用备用方案:换个名字、换张面孔,重新包装成农大李师兄返乡创业小张。最近推出的祥禾助农团",更是将一群从未摸过锄头的年轻人包装成农大学生,视频里他们背着包下乡调研,实则全程照着提词器念稿。
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模式,让监管部门头疼不已。团队负责人直言:哪天农资不好卖,我们就改名'祥禾袜子',换个赛道继续玩。目前,其旗下账号已渗透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单条爆款视频可带来超百万播放量。
农业农村部特别提醒,识别骗局有三大关键点 :
1. 查资质:通过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产品登记证,正规农资均有明确标识
2. 验身份:真正的农技专家会主动提供所属机构信息,而非回避溯源
3. 看效果:要求商家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警惕三天见效等虚假宣传
现在看见穿白大褂的就害怕。河南农户老张的话道出了许多农民的心声。这场骗局最深远的危害,在于透支了农民对知识的信任。当真正的农技人员下乡时,反而被质疑是不是来卖货的。
数据显示,仅2024年,全国因假冒农资导致的农业损失就超过200亿元 。如何让科技真正赋能农业,而不是成为骗子的牟利工具,值得全社会深思。
来源:认真的风铃UT8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