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沙琅镇谭儒村微工厂的腌制菜加工中心,车间里弥漫着浓郁的龙眼香甜味,烘干设施持续轰鸣运转,工作人员正忙着盘点村民们刚送过来的新鲜龙眼,认真安排好新一轮烘干排序,现场一幅热闹而忙碌的景象。
在沙琅镇谭儒村微工厂的腌制菜加工中心,车间里弥漫着浓郁的龙眼香甜味,烘干设施持续轰鸣运转,工作人员正忙着盘点村民们刚送过来的新鲜龙眼,认真安排好新一轮烘干排序,现场一幅热闹而忙碌的景象。
谭儒村微工厂有关人员介绍,该厂腌制菜加工中心的主要业务是腌制萝卜干、梅干菜、酸豆角、酸竹笋等,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今年又增加了荔枝、龙眼烘干业务,按照每斤1元的加工费用,目前已为当地群众烘干新鲜龙眼6万多斤,多渠道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的加持下,去年以来,沙琅镇远近闻名的“萝卜村”——谭儒村主导成立了广东宇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起占地20多亩的谭儒村微工厂,在继续做大做强萝卜种植和加工特色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谭儒大米、谭儒花生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不仅让100多名群众轻松实现“家门口”就业,乡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示范合作社”称号。
获得感更强
群众轻松实现“家门口”就业
47岁的村民朱大姐就是第一批走进微工厂的人。“以前我只能在家种地,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好了,在加工厂上班,每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朱大姐笑着说。在谭儒村微工厂,像朱大姐一样做到了顾家、务农、打工三不误的村民一共有100多名,他们通过“土地租金+工资报酬+股金分红”在村里过起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谭儒村微工厂设有水稻烘干中心、大米精细化加工中心、古法花生油加工中心、萝卜腌制菜加工中心等,主要对萝卜、大米、花生等本地30多种农产品进行种植和加工。微工厂还拥有1100多亩种植示范基地,一年四季不停轮作,种植水稻、萝卜、玉米、豆角、花生等作物。
微工厂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产业升级,还为村民提供了超过100个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了300多人就业,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同时,微工厂还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了农作物的稳定供应,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收益。
“我在微工厂做田间管理工作,原本每个月挣3000多元,后来在微工厂里参加培训,掌握了无人机操控技术,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施肥作业,现在月收入5000多元。”谭儒村村民张大哥说。
为助力乡村振兴“微工厂”发展提质增效,沙琅镇积极开展人才培育工程,持续激活乡村发展动力,不断为“微工厂”凝聚起新的“微动力源”。“我镇认真实施‘新农人’返乡计划,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年轻人返乡创业,形成‘数字新农人+技术能手+返乡创客’的人才矩阵,为微工厂运营管理提供持续智力支撑。”沙琅镇农业办负责同志说,去年以来,该镇开展“网络强村”数字赋能计划,组织开展多起直播电商培训,仅谭儒村就培育本土“村播达人”86个,助力“微工厂”产品销售。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达到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发展空间拓宽、特色产业做强,谭儒村微工厂做得有声有色只是沙琅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一个生动写照。
备受市场青睐
谭儒“土特产”做得有声有色
在富有乡土气息的谭儒村微工厂农产品展销厅内,摆满了鲜明“谭儒”商标的各类农产品。工作人员介绍说,村微工厂加工生产的谭儒萝卜干、谭儒大米、谭儒花生油凭借良好的品质,赢得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场份额持续拓展,如今谭儒这些“土特产”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与认可。
谭儒萝卜干是谭儒村近年来乡村振兴打造最靓丽的招牌。微工厂依托当地生态优势,联合谭儒村委会引进华南农业大学专业技术力量,打造“合作社+企业+科研高校+农户+基地”模式,制定了《萝卜标准化种植规程》,现如今“谭儒萝卜”特色农产品加工做得有声有色,产业发展蓝图加速绘就。
谭儒花生油、谭儒大米的市场走俏热度,同样也映射出了谭儒村微工厂高质量发展的红红火火。“我们厂加工生产的花生油,是卖完一批,再安排生产加工下一批,积攒了良好市场口碑,这不,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刚不久与我们厂签订合同,一次购买花生油10万斤。”微工厂有关负责人难掩喜悦地说:“我们生产加工花生油、大米的初心,就是让消费者真真切切体验到一份‘儿时的味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百千万工程”加速落地见效过程中,沙琅镇各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琅西村打造沉香公社沉香加工车间、坡富村打造红糖加工厂、广金钱草加工厂等一批乡村振兴微工厂,充分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超1500人,帮助从业人员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尽显典型镇村的风采。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