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0年1月的电白县海风刺骨,忠良街的码头却挤满了人。县船工委员会主任陈国栋站在木箱上,对着渔民们高喊:"乡亲们!解放军要渡海打海南,咱们的船就是他们的战马!"底下响起一片议论声。人群中,船老大李亚明攥紧了拳头——三天前,国民党溃兵烧了他家的渔船,老父在火海
潮涌琼州:电白渔民与解放海南岛的血火史诗
一、临危受命:渔民与木船的集结
1950年1月的电白县海风刺骨,忠良街的码头却挤满了人。县船工委员会主任陈国栋站在木箱上,对着渔民们高喊:"乡亲们!解放军要渡海打海南,咱们的船就是他们的战马!"底下响起一片议论声。人群中,船老大李亚明攥紧了拳头——三天前,国民党溃兵烧了他家的渔船,老父在火海中护着桅杆倒下,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跟着解放军......报仇!"
此时的琼州海峡对岸,国民党军正疯狂修筑工事,号称"伯陵防线"固若金汤。四野官兵多是北方汉子,面对滔天海浪,有人连划桨都握不稳。危急关头,电白渔民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短短两个月,全县动员大小船只262艘,船工423人,其中164人直接参战。
"这是咱家的传家宝,拿去!"南门头渔港,70岁的卓老伯将祖传的杉木堆推向解放军。像他这样的渔民不计其数,最终无偿捐献300多根杉木加固战船。博贺港的严家德在船舱里钉着最后一块加固板,妻子抱着襁褓中的儿子站在岸边,他转身时听见孩子突然啼哭,心尖猛地揪紧。
二、海上练兵:汗水与风浪的考验
翻开《电白区革命遗址通览》,记录着电白支援解放海南渡海作战训练旧址群:大榜、山前、爵山、莲头、南门头、博贺、红花尾、陈村、水东、南海,它们是自东到西分布在电白沿海的10个大小渔港。
"抓紧麻绳!别松手!"清晨的忠良街油地码头,二十个北方战士被捆在晃动的杉木排上,浪花不断拍打着脸颊。船工邓家兰赤脚站在船头示范:"身子要像海带般柔,脚趾要像锚般扣住船板!"这个曾在台风中救过整船人的汉子,此刻正手把手教战士们在颠簸中射击。
暗夜里,水东港湾的灯火彻夜不熄。船工们用最朴素的智慧改造战船:把渔网浸油制成防火帘,将虾篓改造成弹药箱。某天训练时,战士小王失足落水,船工梁大福纵身跃入寒潮,捞起人时自己冻得嘴唇发紫,却笑着说:"等打海南岛,我教你在浪里翻跟头!"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渔民们捐出赖以生存的渔船,甚至拆下自家门板修补战船。至渡海前夕,电白渔民共协助修造木船500余艘,培训水手18000余人。某日暴雨突至,船工们自发用蓑衣盖住机枪,自己却淋得透湿。四野某连长在日记里写道:"渔民兄弟的蓑衣,比钢盔更让人心安。"
三、渡海作战:血火交织的琼州海峡
1950年4月16日深夜,琼州海峡狂风大作。电白船工李亚明掌舵的"海鹰号"突在最前,船舷两侧捆着的杉木排被浪头打得吱呀作响。突然,照明弹划破夜空,国民党军舰的炮火如暴雨倾泻。
"左满舵!"李亚明嘶吼着,船身几乎贴着炮弹激起的水柱掠过。战士们在晃动的甲板上射击,船工陈阿水突然扑向舵轮——块弹片擦着李亚明的耳畔飞过,在陈阿水肩头炸开血花。"别管我!掌稳舵!"这个平日沉默的老渔民,此刻死死抵住舵柄,鲜血染红了罗盘。
在船队右翼,邓家兰的船中弹起火。他抢过水手长的救生圈套在小战士身上,自己却抱着燃烧的帆绳跃向敌舰。最后的火光中,有人听见他高喊:"告诉俺娘,儿子没给电白丢人!"同船的严家德带着满船弹药冲向敌舰,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将海峡照得亮如白昼。
四、碧血丹心:永不沉没的忠魂
战役结束后,电白县善后分会的登记簿上,凝固着触目惊心的数字:参战船只损坏83艘,3名船工长眠海峡——邓家兰、李亚明、严家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博贺港的追悼会上,李亚明的妻子抱着幼子,将丈夫的渔网轻轻覆在棺木上:"他总说渔网能网住大鱼,现在网住太平了......"
凯旋的渔民们收获了至高荣誉:94人被评为渡海功臣,其中47人记大功。在庆功宴上,船工梁大福捧着军功章喃喃:"要是老邓他们能看见......"话音未落,四野首长突然起身举杯:"这杯酒,敬永远留在琼州海峡的兄弟!"
五、尾声:永不褪色的渔火
如今站在水东湾畔,仍能听见老渔民讲述当年的故事。那些绑过麻绳的杉木,化作了纪念馆里的展品;船工们发明的"土炮艇",静静停泊在军事博物馆。2012年8月,当"启德"台风中11名电白渔民获救时,90岁的梁大福颤巍巍来到码头,对救援人员说:"当年我们送解放军过海,今天你们救我们回家......"
潮起潮落间,电白渔船的号子声永远回荡在历史长河。他们用最朴素的木船,摆渡了一个新时代;用最滚烫的热血,在琼州海峡筑起了不朽丰碑。正如四野将士在感谢信中所写:"电白渔民不是坐在船上的旁观者,而是站在历史潮头的摆渡人。"
主要数据来源:
- 参战船只262艘,船工164人直接参战
- 3名烈士:邓家兰、李亚明、严家德
- 94名功臣(大功47人,小功47人)
- 损坏船只83艘
- 动员渔民18000余人参与训练
- 无偿捐献杉木300余根
注:核心数据与事件脉络均引自权威史料。欲了解完整历史档案,可查阅《电白县志》《广东南路人民支援海南岛战役纪实》等文献。
来源:清华秋实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