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午节那天,刚吃完中饭的老张就觉得头晕目眩,右腿一软就栽倒了地上,儿子见状,赶紧开车把老张送往医院。就在入院的途中,清醒过来的老张,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医院看,经过好说歹说才顺从了家人的意愿。
端午节那天,刚吃完中饭的老张就觉得头晕目眩,右腿一软就栽倒了地上,儿子见状,赶紧开车把老张送往医院。就在入院的途中,清醒过来的老张,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医院看,经过好说歹说才顺从了家人的意愿。
入院经过检查,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神经内科的医生告诉老张,你这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就像“汽车仪表盘上的故障灯预警”一样,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大卒中,必须立即住院治疗……。老张心想,我就是过节这两天没休息好而已,晚上好好睡一觉就行了,还想吓唬我,门都没有。不顾孩子们的劝阻,执意签字离院。
哪知道第三天晚上,老张就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不止,随即昏迷。入院后,MRI检查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然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老张为此感到懊恼不已。时常含糊不清的和老伴念叨“,那天要是听医生留下住院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把你和孩子们都拖累坏了”。
那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小中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应该如何防范“小中风”?建议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问题的朋友一定要看看。
“小中风”,指的是症状比较轻微的中风。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正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恢复都会比较理想,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严重的伤害。但是出现第一次中风以后,短期内就可能会再次发作。《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诊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明确指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近期有很高的脑卒中发生风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病后第2天、第7天、第30天和第90天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分别为3.5% 、5.2% 、8.0%和9.2%。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小中风”的危害,一旦出现“小中风”,不要心存侥幸,应该及时就诊,以免病情恶化。那么“小中风”发作有什么症状和哪些主要特征呢?
一、“小中风”发作有两个明显的主要特点:
第1个就是发病突然,毫无预兆;
第2个就是持续时间短,多为几分钟,通常在一个小时内,患者就能完全恢复正常。
二、“小中风”发作时的常见四个症状:
①四肢突然出现明显的疲乏无力,若发生在单侧,比双侧发作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②突然舌头发麻,言语含糊不清。
③一过性眼前发黑,看东西视物模糊,甚至出现重影。
④突然感到头痛头晕、天旋地转,站立不稳。
"如果您曾出现过上述症状,即使目前症状已经好转或者完全消失了,也建议尽快就诊评估,以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早期脑卒中的可能。
除了影像学的检查以外,《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诊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指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2~7天是脑卒中的高风险期,因此建立了风险评分工具,以及以影像学为基础的急诊医疗模式,尽早启动对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进行评估和二级预防。
ABCD评分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评分,并且在我国人群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ABCD²评分的总分是0~7分:
1、如果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得1分;
2、如果血压≥140mmHg/90mmHg,得1分;
3、临床症状:
①如果有单侧肢体无力,得2分,
②如果没有肢体无力、但存在言语障碍,得1分;
4、症状持续时间:
①如果症状的持续时间≥60分钟,得2分,
②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在10~59分钟之间,则得1分;
5、如果患有糖尿病,得1分。
将所有得分相加汇总,ABCD²评分在0~3分之间,属于低危人群;总分在4~5分的患者为中危人群;总分在6-7分的则属于高危人群。
一项为2893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低危人群(0~3分)、中危人群(4~5分)和高危人群(6~7分)的患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两天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分别为1.0% 、4.1%和8.1%
因此,对于中危和高危的患者,医生一般都会建议患者住院治疗,通过早期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中风的发生几率。
总之,"小中风"不是小毛病!老张的教训己经足够深刻!如果你不久前曾有过突然无力、说话不清、视物模糊、头晕跌倒等类似症状,哪怕现在已经好了,也要立即就诊检查!别让同样的悲剧发生在你或家人的身上!
来源:董德春谈健康